APP下载

“双高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15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高职

王 静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自1978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设立,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文化培育和素质教育课程,学界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职业发展、信息化等方面对高职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不断摸索,但课程定位不够精准、课程与行业企业实践结合不够充分、教材教法守旧等困境仍然存在。2015年,引领高职改革的“双高计划”破壳而生后,针对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优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吹响了新一轮进阶的号角,形成四轮周期性的闭合驱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开始了破冰之旅。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确立,更进一步催生了社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语文教育的顺势转型已迫在眉睫。把大学语文课程放在“双高校”建设背景下开发,旨在指导学生提升基础文化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人格,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1 “双高计划”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1]的部署,是以2035年战略发展为愿景,以专业群打造、师资队伍、国际交流、内部治理、质量品牌等搭建起建设内容体系,以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的五年一轮规划。这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定海神针”[2]。既要在顶层设计上引领职教改革发展,又要在品牌塑造上彰显职教类型特色,最后在示范带动上培育职教样板院校。

1.1 现代化历史进程催生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为十四亿中国人的强国梦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35年,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率先建成教育强国,教育改革工作进入新时代、深水区、攻坚期。国务院、教育部以一系列方案部署等顶层设计确立起职教改革的“四梁八柱”,跟跑向领跑角色的转变预示着内部“精准装修”时代的到来。国家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追求人才红利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需求驱动天平已经明显向行业企业倾斜;国家经济速度稳步提升,养老、母婴等新业态涌现,职业教育角色不断向服务引领同步;产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结构需要升级和优化;面对新型工业化洪流的冲击,职业教育更需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提质升级和内涵发展;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国际间竞争,职业教育需要提升高水平发展领跑人才的结构和比例。高职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转型需求呼之欲出,高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谋求改革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要立足育人本位,适应和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下得去、吃得苦、干得好、留得住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及智力支持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1.2 特色错位发展要求指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

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本科教育,办学模式和理念、教育教学方式都会受限于本科教育同质化的窠臼。“职教20条”等政策方针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自2011年开始,高职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学生顶岗实习等标准体系建立后,职业教育在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中确立起了新的发展范式。首先,以产业及产业链发展动态调整专业及培养模式,深化“德”与“技”双馨、“工”与“学”并修的育人模式,以共享共赢为基础积聚校企合作实力,产教融合机制大放异彩。其次,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分类招生扩展了学生的入学途径,为禀赋性格、特长潜力、能力素质异同的学生提供了畅通的学习通道,使中低收入家庭经济困境得到缓解,人力资本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再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起政、企、校、生有效联动机制体制,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职业教育的特色化错位发展,挣脱了“缩小版”的普通本科教育束缚。

1.3 “双高计划”新机遇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策略

从示范校到骨干校,再到优质校,“双高校”的发展历程不是简单的质量升级,而是以政策持续供给为基础,计划清晰、步骤明确、重点突出的职业教育发展大规划,旨在优选一批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战略,以民众关切为己任的职业院校。要持续改革创新,围绕各项指标,体现出协同性,形成合力[3],打造类型特色,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中国特色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在世界民族之林建立起一流水平教育,为高质量推动其他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示范引领,彰显榜样标杆力量。

换句话说,“双高校”建设能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质赋能,能增强教师知识、技能、情怀的厚度,拓展教学和实践育人的深度,探索探究式、体验式、启发式新型课堂的深度,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治理体系改革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应用混合式教学为支撑,纵深推进产、教、科融合与校、企、家协调合作;以多元主体办学模式为抓手,遵循现代产业新技术实现专业群协同发展,真正把焦点聚焦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上。要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奖惩机制,将利益杠杆与教师队伍水平质量双向挂钩,倒逼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行业、生产一线,将吸收的先进技术转化为育人新体系。最终,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维度发展为目标,以治理能力和体系为保障,师生良性互动、行业深度参与的智能、线上线下、多方协同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

2 “双高计划”下高职大学语文的现实困境

1998年,《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核定“八项职业核心能力”排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近年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均以此为依据。2015年,教育部明确公共课与专业课要加强融通配合。2019年,明确公共课课程设置,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4]”,承担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表达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的重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浸润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作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舞台上已存在近43年。即使如此,被边缘化的境地也透视出其现状的不容乐观,2017年中青报对其评价的“尴尬”二字可见一斑。

2.1 发展理念和课程定位模糊

职业教育要将“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是其一,注重、关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需求是其二,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促进他们成功就业和今后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双高计划”出台后,有些高校囿于传统办学经验基础,还未形成统筹全局性的规划和设计,发展理念还未达成共识,“基础支撑,特色兴校”的内涵品牌观还未形成;有些高校过度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对专业课服务的功能性和工具性,将大学语文课程调整为《演讲与口才》《普通话教学》等实用功能较强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未全面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浸润,文学素养不高,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不强。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但选用的教材大多和高中教材重复,学生兴趣不高。虽然文章体裁涵盖面广,但课堂学时有限,教学过程也是浅尝辄止,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2.2 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素质不高

“职教20条”从 2019年起对招聘新进教师有了新要求,要求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由此可见,国家想通过师资建设将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纵观高职院校的现状,由于发展平台受限,高学历人才比例较小且留任率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够高,眼界不够宽阔;大部分高职教师年龄结构无梯度,以青年教师为主,年龄断崖式断层,缺乏企业、行业、社会实践的资深教师,缺乏适应企业管理要求和向学生传播具有现代企业意识价值观的教师,致使学生不能提早将适应企业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对企业文化接受度不高,毕业就能就业的理想状态很难实现,更容易导致企业在用人时出现“回炉”现象。

2.3 课程教学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融合

为了打破原先学术权力的虚位状态,“双高计划”中的“五提升”明确了内部治理水平提升的要求,但很多高职院校依然存在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开放、行政泛化明显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然是企业、行业、社会主体的参与,若行政干预过度,会使得教学丧失活力。为迎合市场需求,有些高校调整了招生规模,以就业为导向调整“2+1”或“2.5+0.5”培养模式,而且作为考查科目没有硬性考核要求,大学语文课只能让位于专业课,被边缘化,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达不到预期成果。

3 “双高计划”下高职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

3.1 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治理,重构管理架构体系

建立起全面育人的内涵发展质量观,实行深度体系改革,重新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高校决策者要强调“职业性”的内在逻辑和“高等性”特征,以市场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大学语文的“隐形”价值,从顶层设计上施以政策支持,重新梳理其课程定位,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专业课与基础课协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二者同向同行,挖掘出科学协作模式[5]。

具体到实践层面,就是基于国家政策的基础,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经济社会需要,由校级层面统筹推进,搭建学习成果互认、转化的立交桥通道,重新修订课程标准,为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学分认证奠定基础[6]。在此基础上,创新改革大学语文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原有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素质、态度认知等为指标进行分层分类教学,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设模块化教学,结合地方区域经济文化优势,深挖特色文化项目。

合理科学划分科层化行政组织与分层扁平化专业组织,改善多头管理造成的机制不畅问题。对基础课部门针对性开展有效管理,建立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行业、企业、社会、家庭、师生多方链接的开放式内部治理结构之下,打破原先封闭的治理结构,结合语文课的特征,充分释放二级院系基础部门的办学活力。

3.2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人才保障提供支撑

随着产业链的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职业院校的育人重心应转移到以知识技能为基础,综合素质兼备的新型培养模式,语文课教师也不例外。“引”方面,要以刚柔并济政策的引入、聘用、培育来实现开放聚智,引进高水平、多经验、强技能的领军人才或大师名匠。“培”方面,构建教师职业生涯的“前、入、在”全方位研修体系,实施“头雁领飞”“蓝雁齐飞”“青雁伴飞”计划,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管”方面,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复合型、创新型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的配套机制,探索构建跨系、跨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健全兼职教师聘任办法,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教管人员相互兼职兼薪双向取酬制度,推动语文教师与企业双向流动、互兼互聘,拓宽语文教师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企业的认知渠道,找到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职业素养相关联的突破口,为分类教学制定课程标准。

3.3 创新教育教学真正实现提质培优与增值赋能

“双高计划”提到了“云物大智移”,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以微课为载体实现翻转式与半翻转式课堂教学,将“做”和“学”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将教学过程与学生今后的工作紧密对接,增加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例如: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的学习,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词类活用、语言表达等知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靠感觉、共情、联想等体悟文化精髓和人文情怀,学会“宠辱不惊”的人生哲理,学会在职业生涯中缓解生活压力,敢于面对困难。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空乘服务专业等需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学校可以安排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增设情景教学模式,再现办公情境,模拟临场问题的解决。

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增设“第二课堂”教学。语文课教学可以与团委社团活动、三下乡、企业实践活动等优化组合,形成辐射带动的良性网络。例如:团委活动可以举办人文知识竞答、主题征文大赛、古诗词讲座等,由大学语文课教师引导,搭建起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带领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提升其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是整个人文教育的核心,教材要在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应结合地方文化和特色,开发适应本地区特征的校本教材,选用辅助教材,以科学性、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为特征,切合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针对不同专业要选择合理内容,做到内容搭配比例科学,编排具有美感,并及时反映文坛最新理论、评论和创作,实现人文性与实用性、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可编写或选用《演讲与口才》这一教材,理论基础部分要涵盖口语交际的规律、要领、方法等;实际案例课可选用世界经典演说、杰出推销、成功辩论等鲜活故事;能力训练可包括社交、求职等技巧训练;素质拓展可结合团委辩论赛、朗诵、演讲等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口语实践和交往等能力。

4 结语

新时代职业教育大踏步发展,赋予了“双高计划”更加厚重的历史使命,“双高计划”的科学政策内涵也为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路径:在共建创新服务平台、校企科深度合作、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艰巨任务下,抓住历史机遇,转变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优化大学语文教学路径,切实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懂知识、有修养、善反思、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职教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