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综述及反思

2021-01-15张柏琦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纲要民办应用型

于 波,张柏琦

(山东华宇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较多。迄今为止,已有很多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1)关于“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近年来主要有包东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7期),陈金平:《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初探》(《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孙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2期),祝元梅:《“专题教学+体验实践+考核改革”教学体系探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安顺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李玫姬:《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昌吉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王振兴:《试论新形势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等。。在已有的理论成果中,涉及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的较少。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为当前的教改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 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的探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资源的配置问题上,具体包括实践教学、专题教学两个教学环节。

1.1 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究

郭曼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为例》[1]一文中,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两大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厘清了“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就是课堂以外教学这一误区。第二,提出“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应做到两方面:其一,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小组合作学习,互助、互学、互促,共同进步。其二,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在开展实践课的同时,关注到“协同育人”“三全育人”模式的有效开展。此文从课上、课下两个维度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在课下维度设计中,列举了红色讲座、参观学习、红色经典鉴赏等方式,但未阐述这些方式如何具体进行,对学生是否自主选择实践形式、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等问题缺乏一定的思考。

黄泺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践路径研究》[2]一文中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做了探讨,从相互融合的内在联系、重要性、问题、路径几方面展开论述,结构完整、逻辑严密。作者从以下两方面论述实践教学的方法:一方面,在学校内部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与课堂教学形成配合,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构建校园交流平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的动态。文章跳出“纲要”课的界限探讨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但是缺乏对各门课程特性的思考,除高校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外,未提出其他实践方案。

此外,许多学者从地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探究“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杨宗兴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论析》[3]一文中提到以下两点:第一,在整合实践资源时“以地方资源为抓手,挖掘开发校外资源”,并将地方资源细致分为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时代资源四类。地方资源有效弥补了校内资源的不足,而且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增强教学时效性。第二,此文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构建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对“纲要”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总体来说,在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实践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未得到充分提高。根本原因是实践课程改革没有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办学理念,忽视了民办应用型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引领地方发展的办学目的。

1.2 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的专题教学探究

王娟娟、行文利在《民办高校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式教学探究》[4]一文中,从教学改革目标、设计思路、达到效果、注意问题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指出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专题需要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二是教学内容需要多位教师备课,并由专人负责专题。三是专题式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施行小班课教学,改善相应的考核方式。第二,文章总共设计了从“千年奇变”到“人间正道”六个专题,内容紧扣课程逻辑,较为连贯。但对于具体的上课环节,未做更加详尽的探讨。文中提到专题式教学更适合小班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讨论和思考,但关于如何组织讨论、讨论的主题怎样拟定未做详细说明。

沈学玕在《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5]一文中,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探究了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且对于专题教学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民办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来展开,围绕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和共性问题,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第二,文中结合历史人物的事迹,设计了从“光绪与晚清政局”到“邓小平与改革开放”共十个专题讲座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结合以上两篇文章可以看到,目前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的专题教学多是对旧有教学模式的优化,还应进一步将办学理念渗透到课程改革中,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2 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参见《求是》杂志2020年第17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需要思政教师的正确引导,并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思政课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6]。因此,上好“纲要”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民办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有效弥补了公办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效益日渐凸显[7]。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民办应用型高校能否上好思政课,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培育意义重大。因此,如何上好思政课及“纲要”课是各民办应用型高校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三,当前民办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正在从注重知识传授到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转变。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民办高校难免会忽视对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完善,而“纲要”课程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受到相应影响。此外,“纲要”课程内容庞杂,主要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近180年的历史,要在有限的学时里完全按照章节讲授难度较大。因此,无论是从课程设置上,还是就课程自身实际情况而言,探讨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总之,随着国家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民办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探讨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具重要意义。

3 民办应用型“纲要”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民办应用型高校由民间团体出资办学,决定了民办应用型高校多具有地方特色,因此民办应用型高校带有适应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引领地方社会发展的办学目的。由于高校的办学目的直接影响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也应该考虑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引领地方发展的层面,使其符合民办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的。以“纲要”实践课程为例,实践课可以跳出红色资源范围,立足于高校所在地域的丰富历史资源,这对于地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践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地方,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实践课也促进了高校与地方文博机构、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高校更好地实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引领地方发展的办学目的。此外,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专题教学中,都应该紧紧围绕民办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角度出发,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例如,在“纲要”实践课程的选题、田野调查、考核等环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当前对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的细节探讨还不够深入,且缺乏关于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探讨。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学与考核过程都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而进行教学与考核。例如,在开展实践课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探究题目,在对地方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考核时,可以从实践课的选题、实践内容、PPT的制作、总结汇报等环节对实践课效果进行考核。提高实践课在总成绩中的所占比例,适当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查。通过全面、全方位的努力,不断提升课程改革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虽是热点问题,但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学者们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对实践教学、专题教学等环节的思考上,即对现有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对民办应用型高校办学目的和办学理念的思考,难以深入并渗透到课程改革中。民办应用型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引领地方发展的办学目的决定了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又决定了课程资源配置、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制定与施行。办学目的、办学理念、资源配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民办应用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应该综合考虑各个环节,进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突破,落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3)参见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的基本要求第三条:突出创新性。完善课程教材建设机制,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猜你喜欢

纲要民办应用型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