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刍议

2021-01-15□文/崔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领导责任

□文/崔 源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珠海)

[提要] 新时期,“审计全覆盖”的理念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对“审计全覆盖”的理解不到位、专业审计力量不足以及审计结果运用不力等问题。高校要从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合理的审计中长期规划、聚合审计资源和落实整改跟踪四个方面着手,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都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学校中层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所开展的审计。《意见》和《规定》都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对于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

高校要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对中层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对重点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每年审计,其他审计对象一个周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对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本部门本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以及“三重一大”事件开展跟踪审计。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多、反映大的部门及领导干部要加大审计频次,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全覆盖。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一)对“审计全覆盖”的理解不到位。刘家义对“全覆盖”提出了四点明确要求,其中第一点就是:要有深度,不能走马观花,一味追求数量,在面上把所有单位走一遍,要对每个项目都审深审透。但目前高校仍普遍存在为了在一个周期(一般为五年)内对所有部门的领导干部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而忽略了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关系到财务收支规模庞大、涉及事项繁杂,要面面俱到审计到位确实不易。但不少高校审计人员以此为托词,不仅在审前调查阶段没有详细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也没有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关键点来仔细查找问题。最后,提出的审计结论也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样,经济责任审计就起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二)专业审计力量不足。审计全覆盖意味着审计任务更加繁重,在刘亚男等人对辽宁省的50 所省属高校的调查中发现:没有审计人员的有 5 所(10%);审计人员为 1~3 名的有 20 所(40%),其中包含20%审计和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高校;审计人员为4~7 名的有23 所(46%),其中包含18%审计和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高校,另外2 所(4%)单位人员情况未能得知。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的专职审计人员明显不足,审计工作压力巨大。

(三)审计结果运用不力。高校中存在只重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审计意见,忽视问题整改的现象。部分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作为主要负责人未能亲自抓整改工作;或者未能建立整改工作相应的机制和方案;或者未能如期完成整改任务,甚至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部分职能部门也未能对审计报告加以重视和利用,未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实现途径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高校应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规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及时修订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为审计全覆盖奠定制度基础。

(二)合理制定审计中长期规划,采用“任中”、“离任”相结合审计。高校应结合审计力量和领导干部监督要求统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安排,形成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设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质量、确保效果”的原则,以“任中”、“离任”相结合的方式审计。经济责任任中审计比离任审计更具时效性、警示性和计划性。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年度计划应当以任中审计为主,对突发的、临时的人事调动根据干部监督管理的需要采取离任审计,统筹安排实现对重点部门及其领导每年审计,原则上实现对审计对象五年轮审一遍,形成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全覆盖的规划。

(三)聚合审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新时期,国家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各地区和高校要最大限度地统筹利用好审计资源。首先,要重视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各高校应结合内审人员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其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使其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审计站位。2020 年,国家出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关于深化审计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各地高校应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健全审计专业人员职称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促进职称评价与审计人才培养使用有效衔接,打造出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人才,为审计全覆盖提供人才队伍的支持。其次,高校应有效管理和控制外部审计服务。高校可适时购买外部审计服务,借助外部审计力量,较好地解决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足、经验缺乏、手段比较落后、独立性较差等矛盾和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也符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高校仍需对外部审计服务进行指导和管理。高校在外包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时,应承担具体的指导监督、跟踪检查、审核审定的职责,以保证审计质量,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最后,高校应注重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形成合力。高校应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审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情况;研究、协调、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困难与问题等,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在组织领导、督促指导本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面的职能作用。

(四)落实整改跟踪,深化结果运用。做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是完善审计监督的有力举措,是加强风险防控的必然要求,也是是关爱领导干部的有效方式。审计整改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具有约束和保护功能,对滥用权力的越轨行为具有防范和矫正功能。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高校落实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握方向,明晰思路。高校应把抓好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特别是党委书记要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四个融入”即“把抓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的总要求,认真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把整改与全面依法治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抓好整改和成果运用。二是要持续跟踪,优化整改措施。实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销号清单”对接机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提出审计发现问题的清单,将“整改内容”、“涉及金额”、“整改期限”以及“责任认定”等逐一明确;被审计单位在报送审计整改结果时,一并报送审计整改结果清单;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整改情况跟踪调查时将两个清单对接,形成对账销号清单。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已完成整改的,予以销号;对未完成整改的,定时“回头看”,督促被审计单位继续整改直至销号。三是要注重结果,强化成果运用。高校应把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落实到问责机制、用人制度和公开环节上。在问责机制上,高校应把好审计问责关,推动审计整改闭环,以问责倒逼履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是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价值的重要环节。在用人制度上,高校应将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纳入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检查范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范围、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围等。在公开环节上,高校应实行审计结果通报公开制度。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汇总审计整改情况,对于整改效果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适当范围内进行表扬和推广;对不积极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或屡审屡犯的单位和领导干部予以通报。对拒绝和拖延整改、整改不到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经高校规定程序后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落实整改跟踪,深化结果运用,做好“审计全覆盖”下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半篇文章”,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领导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