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悟初心使命
2021-01-15王娟
王 娟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1],知史才能爱史,知史才能爱国。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而言,只有弄清楚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只有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规律,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始终坚定方向,挺立潮头;才能勇挑重担,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史为镜,引导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对中国共产党认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苦难辉煌的过去与光明美好的未来贯通起来,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一、正当其“时”: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习党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和掌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与我们党科学分析历史形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汲取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唯物史观要求我们要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历史。历史总是在前进与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是党和人民的主体选择性与尊重历史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为鼓舞革命斗志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判党内错误思想,提出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同志为鼓励经济发展提出“黑猫白猫”论,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指导下,汲取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一系列实践成果。学习党史对坚定历史思维,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历史观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学习党史是牢记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
“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4]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却本心,不因时代或环境改变而动摇,我们走的再远再辉煌也仍然是持之以恒的最基本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源,而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历史的沃土,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1921年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于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内忧外患、国破山河碎的民族悲惨局面。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的勇气和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领导中国人民同中外反动势力进行英勇斗争,使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真正“站起来”。1978年,中国共产党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迄今为止,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使中国人民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变。学习党史,就是要求我们时时叩问初心,谨记使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精神养分,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三)学习党史是坚定理想信念、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忆往昔峥嵘岁月,从一大建党的“南湖红船”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航船,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现在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百年风雨路程,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回望过去,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政权来自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来自于二万五千里的蜿蜒崎岖长征路,来自于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顽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革命勇气。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从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共同铸就的红色政权和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和革命信仰追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文化的认同感。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学习党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需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从八七会议肃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到古田会议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强调思想建党的重要性;从遵义会议结束“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到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总结党在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到十八大以来实行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因为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提高,锤炼政治品格和责任担当,才能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开展,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和治国理政新的考验,中国共产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可以让每位党员在思想上进行检视和反思,学习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乐章。
二、十分必要: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每一代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际遇和时代机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精神状态,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5]。党的历史是当代高校学子最好的清醒剂和教科书,加强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旨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充分发挥中共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一)明理、增信——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不是一层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永续开放。[6]正因为如此,通过学习党史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全世界最优秀、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成为指导近代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利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学史增信就是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以筑牢信仰之基,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并非随意或盲目的,而是充满底气的。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奋斗,付出了宝贵的心血乃至生命。清朝末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开展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这一系列的救亡图存运动虽然取得过一定成就,但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首先,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未能与敌对势力做根本斗争;其次,未能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和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不畏艰险的民族气节,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群众同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做了最彻底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回顾党的历史,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在无数次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是中国人民最信赖、最可靠的主心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只有以信仰为支柱、以信念为航标、以信心为力量源泉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创造出百年辉煌。
(二)崇德——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了过去,指引着现实和未来。百年岁月峥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哪里掉下来的,而是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生长出来的,是党领导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探索中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百年奠基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结晶。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强大的精神谱系,如: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设、改革时期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将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风范和精神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学史崇德重在修德正身、守德致远,正所谓“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广大青年学子学习党史,不仅要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在思想和道德境界上始终为民的质朴情怀、敢于攻坚克难的无畏勇气,更要将其升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中去,传承红色基因,识良莠、明是非、坚守道德底线,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做出表率,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三)力行——深刻领悟大道之行,实干为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最终要回到实践中来。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站在百年历史的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全局,为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意味着学习党史是为了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学深弄透百年党史的深邃内涵和内在要求,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学党史不能够简单停留在讲故事、说理论层面,而是不断将党史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为党和国家办实事、干成事的内在动力。学习党史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因此,要避免学习和工作中出现“两张皮”现象,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践履知行合一、锤炼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三、路径选择: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艰辛奋斗历程的最好见证,既凝聚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光芒,又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文化多元的时代,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与激荡,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史育人、以史铸魂、以史为师,做到以史为鉴,以此为着力点激励大学生能够明大势、知己任,不断增强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主动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续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一)坚持以史育人:整合红色资源,强化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7]红色资源形成于动荡不安的革命时期,淬炼于百废具兴的建设时代,发展于翻天覆地的改革岁月,是党和人民最宝贵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财富。我们要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变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强化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一方面,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如:制作宣传栏、榜样引领、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等多重维度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传播途径。教育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频繁的现象,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热门手段,实现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双管齐下,既能激发学生热情,感悟红色文化熏陶,又能有效扩展红色文化宣传的教育途径。
(二)坚持以史铸魂: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曾将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之“钙”,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8]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只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近年来,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用一系列错误的观点扭曲或否定中国的国史、党史,进而歪曲事实,否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灭人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性和迷惑性之强,极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点造成消极影响。为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亟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应对。一方面,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引导学生辨别历史虚无主义,树立科学历史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校园要加强对相关网络媒体的监管,坚持正确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坚持以史为师:用好教学主渠道,牢抓思政课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9],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与高校思政课有效结合起来。思政课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涌现的红色故事与伟大精神既体现了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又体现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过程。因此,讲好党史就意味着讲好了一门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推动思政课与党史教育融合发展:一是要不断提升思政教师对党史国史的掌握情况,提升教师讲故事的水平与技能;二是要让党史学习走出教室,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理论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更能体会到党的艰辛与磨难,更能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借助翻转课堂,使教学主体与客体发生转变,增强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参与度与自觉性,优化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谓恰逢良机、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新起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史育人、以史铸魂、以史为师,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广大青年学子要做到以学思悟践促知行合一,戮力同心,在奋发有为中永守初心、勇担使命,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