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
——基于2008年以来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1-01-15孙瑜琪

关键词:宅基地文献制度

董 欢,段 维,孙瑜琪

(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宅基地制度不仅关系到当代农民的居住安全和财产利益,更对后代影响甚巨,同时还负载了农民基本生存的私人权益和社会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公共利益[1]。因此,一直以来,宅基地问题都是农村改革的难点和牵动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热点。中央政府对宅基地制度改革也一直保持谨慎态度,小心探索。相关问题持续得到学界关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献不仅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洞察科学知识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2]。正值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时刻,系统性回顾和总结研究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域的文献,对于科学揭示研究动态、启发未来研究、指导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当承认,学界、政界已对宅基地制度改革展开了较丰富探讨,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一定回顾和评述,这对本文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但遗憾的是,现有综述性研究以定性评述为主,结论主观性较强,而且纳入分析的文献数量总体有限。因此,本研究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Sati、Spss26.0、Ucinet6.0、Citespace5.1等分析软件,可视化呈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并解释相关研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规律,同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动向,以期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以提出“发展和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重要方针的中共十七大为时间节点,重点将2008年以来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作为分析对象,以更专注地反映市场化进程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演化。同时,为保证研究质量和学术代表性,有针对性地选取了CSSCI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在检索方式上,采用“专业检索”,表达式(1)其中,TI表示篇名,AB表示摘要。设定如下:

TI=(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宅基地制度+乡村振兴)ANDAB=(宅基地+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变迁+宅基地流转+宅基地退出+小产权房+宅基地三权分置+宅基地置换+土地增值收益+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价值显化+放活宅基地+农户房屋财产权)

在此检索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对检索文献数据进行综述性研究、书评、会议评述、无作者、重复等特殊情况剔除,最终获得有效样本文献898篇。

2.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既能克服传统综述性研究的主观随意性,还可客观地对研究热点结构、规律及分布等情况进行可视化呈现。一是应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数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载文期刊等进行特征分析;二是应用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共词分析方法可视化呈现研究现状及关注热点;三是借助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对相关研究的内在联系及演化趋势进行探查。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现状特征

1.文献数量呈保守型持续增长态势

文献数量是衡量某一知识领域研究进展及热度的重要指标。从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增长情况来看,该领域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在时间序列上可用曲线Y=0.2123x2-849.5x+849890进行拟合,见图1。纵观该领域研究文献,其数量总体表现为保守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宅基地制度不仅是农村宅基地本身的制度安排,还是影响整个乡村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更是关系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因此,相关研究较为谨慎,研究数量并未呈现跳跃式激增。不过,得益于近年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在2019年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热度迎来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峰,文献增长率达75.7%。同时,结合中央对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以及2020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正式施行,都使得地方宅基地制度改革热情不断高涨,进一步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支撑和空间。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较长时期里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图1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文献数量拟合曲线

2.研究力量较为聚集但合作网络效应仍偏弱

表1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核心作者

进一步的作者共现分析(3)在作者共现分析中,各作者节点呈年轮状,年轮以及字体大小代表该作者的发文量,发文越多则年轮越大,字体也越大。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强度。连线越粗,表明作者间的合作越紧密[4]。(见图2)发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较明显的合作网络主要有:以陈利根为首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团队,主要包括付坚强、朱新华、龙开胜、张梦琳、喻文莉等学者;以胡银根为首的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团队,主要包括黄朝禧、关江华、吴欣、徐小峰等学者;以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研究网络,包括杨庆媛、骆东奇、王兆林、石永明、邱道持等学者。整体而言,目前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域的研究合作以机构内部、师徒之间为主,更广泛的学者互动较少,合作网络效应整体仍然偏弱。

图2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核心作者的共现图谱

3.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空间分布较广

运用Sati软件分析发现,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核心机构共99家,合计发文量555篇。可见,核心研究机构的研究主体地位较为明显。从表2中还发现,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海南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等研究机构在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中最为活跃。特别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文量累计34篇。从地理区位来看,研究机构几乎覆盖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这也表明各地都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表现出了一定研究兴趣。

表2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排名前20)

4.载文期刊总体较为集中和稳定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共分布在233种CSSCI来源期刊中,刊平均载文量为3.9。根据布拉德福定律(4)布拉德福定律,亦称“文献分散规律”,通过对某研究领域的期刊载文数量递减排序,再将载文期刊划分为核心区(N1)、相关区(N2)、离散区(N3),使得3个区的载文数量相等,从而推算每个区的期刊种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核心区载文期刊的刊均发文密度达28.3,远高于相关区和离散区的载文期刊发文量。整体来看,核心区载文期刊合计发文339篇,占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域总发文量的37.8%,这表明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在CSSCI来源期刊中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载文期刊,如表3。

表3 2008年以来CSSCI来源期刊的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域载文期刊的离散情况

详细地,《农村经济》《中国土地科学》《农业经济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体制改革》等8种期刊的载文量均大于15篇,共同组成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核心载体和情报源,如表4。

表4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核心区载文期刊情况(载文量≥9)

续表

三、基于共词分析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热点发现及评述

关键词是作者从论文中提炼出的用以反映核心内容的词。而高频关键词则是某研究领域关注问题的高度汇聚。因此,科学分析高频关键词是认识某领域研究特征,特别是对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梳理的重要路径。

1.高频关键词提取及共词矩阵构建

应用Sati软件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898篇CSSCI文献中累计出现了1 690个关键词。经过剔除明显无益于主题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等处理后,本研究选择对频次10及以上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从表5可以发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涵盖了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法学等;研究视角非常多元,既有城市/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研究视角,也有从农民主体进行切入的微观视角;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涉及了宅基地流转、宅基地退出、宅基地换房、宅基地“三权分置”等具体改革的机制、模式、实现路径等,也涉及宅基地使用权、资格权等权利剖析;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特征,有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展开实证研究,也有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制度变迁的梳理,还有宏观定性探讨等。

表5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频次≥10)

为满足后文多元共词统计方法对文献数据的分析要求,进一步应用Sati软件对以上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统计分析,并运用Equivalence系数进行转换和误差消除处理,最后得到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见表6)。其中,数值越小,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大。

表6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

2.聚类分析

利用组间联接法对研究文献进行分层聚类处理,得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见图3)。再考虑到各高频关键词的实际内涵,本文将2008年以来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热点组合归纳为4个主题分支,分别为:宅基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农民宅基地退出/流转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产权视角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与城乡一体化。从高频关键词内外部联系来看,每个热点主题内部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是较为紧密的,而不同热点主题之间的各高频关键词则联系相对偏弱。这表明聚类分析结果较为理想。

图3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谱系图

3.社会网络分析

由于聚类分析对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度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因此,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如图4所示,在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中,关键词“宅基地”的节点最大(5)社会网络分析将关键词视为结点,结点位置越居中,表明越处于核心研究地位。而结点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粗,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强[5]。。其次,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土地制度、宅基地流转、宅基地退出等关键词的中心特征也十分明显。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关键词周围,连线也非常密集,进一步汇聚了土地管理、影响因素、农户意愿、城镇/市化、城乡一体化、成员权、小产权房、乡村振兴、用益物权、宅基地管理、流转模式等热点关键词,非常直观地揭示了该领域热点主题的内部联系。

图4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

4.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热点讨论及评述

综合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本文将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聚焦点划分为以下3个主题(见表7)。

表7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主题及其关键词分布

(1)主题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流转一直是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域的持续关注热点。以宅基地流转为核心,该主题汇聚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流转模式、影响因素、农户意愿、农民权益等高频关键词。在宅基地流转的探索之路上,关于是否应当放开宅基地流转,学界曾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禁止流转、限制流转、允许流转等不同观点。反对宅基地流转的学者,主要以“宅基地承载的居住保障、社会稳定和政治功能”等为由,认为放开宅基地流转可能导致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甚至带来社会动荡[6-7]。然而,随着宅基地资产价值的日渐显化,特别是在经济活跃和区位条件较好地方,宅基地流转现象不断发生。进而,大量学者开始从现行农村住房和宅基地流转制度不合理所引发的现实问题[8-9]切入进行探讨。同时,还有学者从现实需求[10]、流转合理性[11]以及法律、政策空间[12]等视角论证放开宅基地流转的正当性。还有一些学者从权利视角出发,强调无论是否承认宅基地的保障功能,都不应当影响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13]。

逐渐地,虽然质疑声音仍然存在,但总体上看,学界关于宅基地流转已形成共识,讨论重点也从该不该流转转向怎么科学流转,如对宅基地流转模式[14-15]的讨论,以及对农户主体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6-20]。在此基础上,也有学者通过深入观察宅基地流转行为,探讨宅基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21]。

(2)主题二:城镇化与宅基地退出。中国正在实现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历史转型,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空心村、小产权房,甚至乡村衰落等现象,进一步凸显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宅基地退出日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另一热点话题。在该主题下,汇聚了退出意愿、退出机制、城镇/市化、土地发展权、农户等重要关键词。学者们首先围绕宅基地退出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意义及价值等[22-24]展开了丰富讨论。随着改革中宅基地退出案例的日渐增多,不少学者开始对宅基地退出模式展开深入案例对比分析[25-26]。还有不少学者从农户微观视角切入,运用计量模型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27-29],以及运用推拉理论揭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主要推力和拉力[30]。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学者们的关注重心又逐渐转向农户退出宅基地的补偿情况,如运用CVM法、Tobit计量模型等分析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受偿意愿及具体影响因素、影响机制[31]。

总体来看,学界对宅基地退出的积极意义还是予以了充分肯定。但遗憾的是,从改革实践来看,宅基地退出并不广受农户欢迎,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如地方政府经纪人和服务者的角色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农民利益补偿机制不合理等[32],缺少对土地发展权的经济补偿[33],面临法律和政策限制、威胁农民住房权益[23],以及存在补偿资金缺口[34]等。面对困境,学者们也从农民权益保护、农户分化、福利分配等视角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认为确立行之有效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获得绝大多数农民的自发支持,是当下我国有效开展宅基地退出行动的前提[33]。

(3)主题三:宅基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该主题涉及的关键词主要是宅基地“三权分置”、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宅基地制度改革、小产权房、制度变迁、成员权、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在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集中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机理和法理逻辑[35]、产权体系和权利边界[36]、改革要义[37]等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又开始关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困境,如所有权主体虚置和处分权缺失、资格权界定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使用权流转范围受限等权能困境[38],“资格权”创设的法律依据不足、农民享有宅基地处分权能存疑等法律困境[39]。

此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方面,学者们也是研究热情高涨,认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农村现代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39],能够有效促进人口、土地、产业、资金等城乡要素的快速流动与整合重组,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40]。另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行了探索[41],并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案例样本分析[42],提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特殊性[43]。

四、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演化分析及前沿展望

前文分析从整体上客观呈现了2008年以来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在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的知识关联结构,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相关研究文献内在的知识联系,但未能系统呈现和解释相关研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规律。因此,这里继续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动态分析。

1.2008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演化分析

进一步将时间变量引入高频关键词的网络知识图谱中(见图5),以清晰观察每个聚类中高频关键词随时间演化的具体情况。作为补充证明,本文还对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了“突发性处理”,以更准确检测高频关键词产生的起始时间信息(见表8)。

图5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表8 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的突现词

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议题,是对实践改革的思想回应和理论升华,更关键的是,相关理论研究及进展源自并依赖于现实改革。从时间线可以看出,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演化与实践改革步伐密切相关。在2008—2010年间,处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是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流转、宅基地换房、小产权房等。后来,随着实践中“被上楼”“被集中”“被失地”等现象的发生,学界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研究视角逐渐转向宅基地流转主体。特别是在2010—2013年间,大量研究集中于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探讨农户流转或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2014年关键词“用益物权”突显。根据突现词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关于农户流转或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热度一直持续至2017年。期间,关键词“宅基地退出”于2016年突现。在进入2017年之后,关键词“宅基地‘三权分置’”“乡村振兴”突显,成为新的研究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及实践改革进展的影响。2018年1月,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同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根据关键词时间线图谱也可以看出,2018年以来,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核心,汇聚了相当丰富的研究热点,包括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有偿使用、增值收益分配等。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的深入,后期会有更多研究成果围绕此内容展开。

2.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前沿展望

展望某知识领域的前沿对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帮助研究者及时把握研究的最新演化动态,还可预测该知识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近年来中央关于城乡发展、乡村治理、农村土地制度的整体改革动向以及课题组近年来对农业、农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的田野调查发现和与多位学者的讨论,本文从权利体系视角切入,认为未来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性问题或将集中在以下方面:

(1)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落实与治理现代化。农村集体是宅基地管理的最基层行政单元,而宅基地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最关键性资源约束。然而,长久以来,农村集体关于宅基地的管理权能、处置权能等的落实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宅基地隐形流转、闲置、违建、超建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因此,仍需学者们在这些难题上贡献智慧。特别地,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的深入推进,对于增量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界定其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边界,如何落实农村集体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除此之外,如何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产权改革塑造合适的宅基地现代化治理体制,如何提升农村集体的治理能力以适应乡村社会的开放性、市场性和流动性特征,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和有序共治等,也是未来努力的研究方向。

(2)宅基地资格权的权利界定、主体认定及权利义务。虽然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宅基地资格权作为政策性术语被明确提出,但是,已有研究对其权利内涵、权利属性等仍未形成共识。因此,亟待一系列法理论证和制度构建以明确界定宅基地资格权的权利地位,特别是其法律地位、设定目标、权能范围等基础性问题。进一步地,关于宅基地资格权主体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等也具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如何保障宅基地资格权的多元动态公平实现,如新老成员代际间如何动态平衡、新型农村集体成员(6)根据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不再必须是集体成员。如户籍不在本村,但实际在本村居住已超过一年的,可依法参选村委会。是否具备获取宅基地资格权的权利等问题。可以预见,随着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会更具开放性,人员构成也会更加复杂,从而,宅基地资格权引发的相关矛盾也会更加激化,因此,必须提前审视、思考相关问题。此外,在宅基地资格权权利义务方面,如何构建监督管理机制防止资格权被滥用,避免超标多占、一户多宅、肆意处分等问题;如何在保护农民宅基地资格权的同时,又真正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避免盲目保护及食利集团的出现,这些问题也亟待加强研究。

(3)宅基地使用权放活的目标、规则、风险及增值收益分配。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整体改革的核心。虽然从2008年开始关于宅基地流转的议题就广受学界关注,但时至今日,在宅基地放活目标上仍存在一定争议,是偏好最佳利用,还是应当促进乡村内部发展?特别是针对腾退置换建设用地指标的放活模式,如何在放活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利的同时,又让这种权利实现不损害农业、农村发展的长远利益,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发挥宅基地市场化配置的双向激励作用,在实现有序吸附城市资源进入农村的同时,又真正推动农村内部资源围绕宅基地集聚、优化,助力城乡要素、产业、社会和生态全面融合?这些都需要在制度构造方面予以深入探讨。进一步地,关于转让、出租、置换、入股合作、抵押等放活路径的有效实现模式,期限、用途、适用条件等具体规则及难点,关于取得主体的门槛、边界、权利义务、程序等制度设计,关于放活宅基地的综合影响及潜在风险,关于放活中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关于放活后所涉及的增值收益分配等问题,都是亟需攻克的重大难题,亟待论证。

(4)宅基地有偿退出及退后利用管理。“宅基地退出”已被写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体现了重要时代价值。但纵观来看,关于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模式和标准、资金来源、退出程序、监督管理等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经验研究主要讨论农户及其退出意愿,较缺乏对真实退出行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而近年真实退出案例的不断涌现则进一步降低了已有研究的现实适应性。因此,还需要不断拓展相关研究,对以下问题展开全方位、系统化的探讨:如何全面综合评估宅基地价值,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退出补偿资金来源机制,如何根据不同类型村庄的社会基础变动构建差异化、开放有序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等。而且,退出改革不应只关注是否退出、如何退出,更关键是退后宅基地如何利用管理、农户生存状况及社会总福利如何变化,退出中的风险产生机理及如何控制,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深入探索。除此之外,如何强化退出后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村庄发展,如何联动推进宅基地退出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问题,也是未来努力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宅基地文献制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这些情况下,不得流转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改革“春雷乍响”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