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2021-01-14李晓青

健康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手术室指标

李晓青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运用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效果。方法是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的患者病例情况进行分析,于2020年12月开始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探寻问题原因并进行持续改进管理。结果显示,在适当干预后,实验室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在相关综合评价指标中有多项指标有所降低,证明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得到的结论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使用效果,能够降低差错发生率并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字: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差错发生率

引言

手术室作为医院治疗过程的关键部门,其护理质量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全面的评测方法对手术室质量持续改进、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在传统的手术室质量管理中,大多侧重于项目管理,存在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評价指标的综合性不够,因此不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改进过程中进行参考。本文的研究中,结合本院收治的具体病例情况,对相关综合评价指标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共有住院床位1500余张,各类手术室20间,年手术量达到20000余例。

1.2方法

对不同病例的前后情况进行对照比较。

1.2.1对照组

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274例手术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相关缺陷、差错和问题进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2.2实验组

将2020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924例手术为研究组,通过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并进行失效模式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管理,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建立手术室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由责任护士、专科组长和护士长共同完成质量控制体系构建,落实好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和工作质量监察过程,实施全方位质量监督,对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制定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并准确实时记录护理质量情况,通过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且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对照既有研究资料和病理情况,确定15项内容作为手术室不良反应的主要指标,对高危指标进行重点监控,找到根本原因,制定明确细化的考核方法和工作职责,将其具体内容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内,带动护理人员责任心提升,通过适当加大处罚力度,将相应防范措施推广落实。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中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比较,包括十五项指标:压疮、异物遗留、错误手术(病人)、术后手术器械数目不符、漏签医嘱、错收手术费、高危药物外渗、病人意外受伤、护士锐器损伤、漏查抢救药物、贵重仪器损坏、手术器械准备不齐延误手术、病理标本漏送、输血反应、错误用药。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21274例患者中出现压疮、异物遗留、错误手术(病人)、术后手术器械数目不符、漏签医嘱、错收手术费、高危药物外渗、病人意外受伤、护士锐器损伤、漏查抢救药物、贵重仪器损坏、手术器械准备不齐延误手术、病理标本漏送、输血反应、错误用药例数分别为48、42、20、30、28、10、10、8、24、8、3、20、6、0、0,共计257例,占比1.21%;实验组的21924例患者中出现压疮、异物遗留、错误手术(病人)、术后手术器械数目不符、漏签医嘱、错收手术费、高危药物外渗、病人意外受伤、护士锐器损伤、漏查抢救药物、贵重仪器损坏、手术器械准备不齐延误手术、病理标本漏送、输血反应、错误用药例数分别为22、18、6、6、10、4、0、0、8、4、4、6、0、0、0,共计88例,占比0.40%,两组数据相比P<0.05。

3讨论

3.1传统质量控制管理存在不足

传统的手术室质量控制过程一般按照管理模块进行分类分析,将护理过程分为教学组、消毒组、管理组、书写组、隔离组等组别,每组分别有各自的质量标准与要求,并用相应的分值加以衡量,但是对于出现的问题难以进行相比较,对问题的持续改进也很难进,无法突出检查结果的重点,也在基础数据收集方面比较薄弱。因此亟需运用全面、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对传统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行优化。

3.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重要性

手术室作为医院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需要对其关键环节进行持续监督与控制,才能够真正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3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意义

本文的研究中,通过15项手术室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将手术室护理的关键环节纳入到护理质量安全基础项目当中,科学动态反映手术室护理质量变化情况,有助于推动持续护理质量监测和改进工作的开展,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有助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指导。在综合评价指标的运用下,本研究中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整体有很大好转,15项指标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综合评价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基本情况,实现监测和改进护理质量和护理过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万江.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5):91+93.

[2]宋涛,吴永红,苏丽婧.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5):186-187.

[3]鲁爱秀,丁珠华.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04):68-70.

[4]刘慕华,张玉清,朱碧颖.分析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9):157-159.

[5]柏贵红.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7):9+198.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手术室指标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