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
2021-01-14张锦滢
张锦滢
同桌是我们班班长,品学兼优,堪称“学神”!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依然使人不得不佩服。
记得那是一次数学单元测试,同学们都不在意,而我的同桌,那个被大家公认的“学神”却比任何同学都重视,课间大家都三三两两一起玩,他却像往常一样,一会儿翻翻课本,一会儿翻翻笔记,还对我们说只有重视每次的小考,大考才有保证考得好。
考试即将开始,同学们个个端坐课桌前,双手并拢,低着头,嘴里默默念叨着:“考神保佑……”大家都指望用这种方法考个好成绩,而一旁认真复习的同桌望着大家,不置可否地摇摇头。
“丁零零……”随着一阵铃声响,考试开始了,卷子发下来了,那些拜神的同学慌张地看着试卷,一脸茫然,只能挑选会做的题做,不会做的靠蒙答案碰运气,但见同桌满面微笑,一脸从容。
三天之后,成绩公布。老师说:“咱们班这一次没有100分,最高分99.5。”接着宣布了同桌的名字。
这个看似很好的成绩,却让全班同学都镇住了。过了两三秒,讲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怎么会,他怎么可能不是100分。”我转过头看向同桌,但见他一脸从容。
我好奇地问他:“你哪道题错了?”他不说话。直到下课,他才转过头对我说:“是老师错了,这道题应该有两个答案,但是老师没理解我的意思。”说完,他微笑着起身走向老师。和老师一番这样那样的解说后,老师竟然欣慰地对他点了点头,拿起红笔,划掉了“99.5”,写上了一个大大的“100”。这下子,我心里简直是“跪拜”了。
编辑小语
考试前,同学们的“不在意”与同桌的“重视”形成对比;考试中,同学们的“一脸茫然”与同桌的“满面微笑”再次对比;成绩公布后,同学的“窃窃私语”与同桌的“一脸从容”终极对比。三个场景,三次对比,同桌胸有成竹的“学神”形象深入人心。
【作者系陜西西安交大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置评:张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