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海塘旁,与一头水牛对话

2021-01-14

大理文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立碑刮胡子万寿菊

眼前那些被阳光镀金的万寿菊

自然是山居人家言不尽的喜悦

一头水牛,在海塘边

用一根拇指粗的麻绳拴着

只能低下头

咀嚼一丈见方的衰草

海塘四周的民居

见不到半点飘动的炊烟

上方的万寿菊,花姿妖娆

下边的玉米依旧穿着绿色的衣裳

独对一头水牛

我有什么话语与它相谈

秋阳炽烈

我以虔诚的蹲姿对视

你背上的鞍罩负重着生活的艰辛

你厚实的蹄茧踩踏着日子的殷实

在日出日落的轮回里

你的眼里有光 心底敞亮

编辑手记:

诗人野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全新的切入角度抒写寻常所见之物。《为山水立碑》是不同于常规思维和传统结构的写景抒情诗,他用立碑的方式歌颂自然,立碑是为逝者撰写碑文以示纪念,山水仍然活着,而诗人用立碑比喻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渴望将自我融入自然的怀抱。《刮胡子》围绕亲情和成长的主题,从“刮胡子”这个极为日常却又极具象征意味的动作切入,刮胡子象征着父与子之间情感的传递和生活方式的延续,也象征着一个男孩蜕变为男人的过程。当儿子能熟练地刮胡子的时候,父亲早已逝去,而儿子也长大成人,逐渐变成了父亲一样的男人,继续着他的生活轨迹。

若河的组诗清新恬淡,通过描写家乡的人文和自然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爱和思念。《作下回忆》把乡愁比作火腿、蚕豆粒和蚕豆汤,使虚不可及的乡愁具象化,带上家乡独有的味道,让人更加具体、真实地感受到作者心中对家乡浓浓的回忆和牵挂。《在长新的田野里看花》刻画了新时代拼搏奋进的新农人形象,他们为实现自我梦想、为建设家乡而奋斗的身影,成为乡村田间崭新的一道风景线。

晓岸的诗歌表达了对所见所感的人与事物的感触,尤其是对那些未加修饰的荒野的挚爱,借此表达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和倾听。诗人描述了像他一样,在被生活、工作的各种规则和人际关系的重压、束缚下,失去自我、失去梦想的现代人:“不像我们,一味迁就/不敢说出真实的感受”(《无花果》),要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直面内心的孤独、不安、虚伪、狼狈、恐惧,呵护最初的梦想:“让我们把果壳收集好/搭一个坚固的房子/把梦里的那些孩子一个个叫醒。” 呼唤人类要投入自然,唤醒最真实的自我,像原野里的植物、动物那样真实而纯粹:“它们的白,或将喂养/凶猛的野兽,或将唤醒我沉睡的翅膀……”(《秋天的榛子》)。而在《造物者》中,诗人也从动植物身上学会生存哲学——自由、散漫的同时不会因外物干扰而停止“争取空间、阳光、水”,简单、纯粹、执着地生长,生如万物,长流不息。

杨卓如的《大理见闻(组诗)》通过对大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书写,表达诗人对眼前之景或对生活的感悟。《谒崇圣寺》中诗人登临古寺游览,触景生情,借歌咏大理的历史,感叹世事沧桑和时间的流逝。

字加华的诗歌讲述了大理弥渡县栗子园村在经历矿山整治之后,昔日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一座金菊飄香、风景宜人的美丽村庄的过程,展现了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当代农村的新面貌。

猜你喜欢

立碑刮胡子万寿菊
为山水立碑
王小二刮胡子
咏万寿菊庆七十华诞
金色梦幻之花
刮胡子
无名烈士墓
刮胡子
曹魏时期禁碑缘由考略
种上“发财花” 走上致富路
北方万寿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