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家人写小传

2021-01-14沐春风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小传经历家人

沐春风

文题速递

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提示:1.与你要写的家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

2.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3.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做些修改。

写作指津

1.确定人物,收集材料。在写作之初,我们先确定所要写的人物,如写爷爷奶奶等祖辈,写爸爸妈妈等父辈,写兄弟姐妹等平辈。不同的写作对象,收集材料的方式也略有不同。如果为祖辈写小传,可以让其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采访其他家人、他的朋友等,记录祖辈的爱好、经历;如果为父辈写小传,可以制作一张简历表,父辈认真填写后,针对简历表的填写情况与其对话交流,整理出父辈的爱好、经历;如果为平辈写小传,可以让其写一段自我介绍,然后将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与他的自我介绍综合对比,再整合到一起。

2.善用细节,突出特征。无论是叙述家人的事迹,还是记录他的言行,都要重视对细节的描写。细节描写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不必也不可面面俱到。如写奶奶经历过饥荒年代,她有节俭的习惯,她吃过饭的碗中从来不留一粒粮食,家里的剩饭每次都被单独装袋喂给小区里的流浪狗……看似是人物的日常行为,我们却能从“不留一粒粮食”“單独装袋”的细节中体会到人物对粮食的珍惜,而人物的这一特征又与其人生经历有关。

3.借用技巧,增强趣味。人物小传要遵循传记真实性的原则,以客观叙述为主,切不可捏造事实、弄虚作假。当然也可以兼顾文学性。如用幽默、形象的语言来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借助一些技巧,比如首尾呼应、结尾点题、卒章显志等,让作文的构思精巧一些,无形中作文的可读性也会增强。

4.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我们在给家人写小传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对于人物的情感渗透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这样写出来的小传才更加动情,作文的感染力会更强。

习作展示一

清明同志传

◎汪闵欣

清明同志是我老爸。他的皮肤跟常年在田里劳作的农民的皮肤一般黑,在男生里面算“残疾”身高。他就快花甲了,法令纹、抬头纹、鱼尾纹一样不落地镶嵌在他脸上。

清明同志走路呈外八字,脚踏出45度后落地,却又不像鸭子一样难看,整个姿势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虽是外八,但我看着十分有老板的架势,颇有凛然之正气。

清明同志整个就是一副养生老大爷的模样。他的养生是由内而外的,你绝对能看出他是个挺会养生的主。他坐在沙发上,一定会把脚架起来,用手熟练地揉搓他的膝盖,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一遍一遍,乐此不疲。他的嘴总是停不下来,即使刚刚撂下饭碗,他的嘴里也会嚼着这样那样的东西。他说,这里藏着养生的大学问。

说清明同志爱看书,那是一点儿也不假。他确实有许多书,大多都与养生有关。清明从小有个当医生的梦想,后来不得已辍了学,便自己买来一些医书看,但终究未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水平。

不知道是养生的后遗症呢,还是由于年过半百真的老了,抑或是心态平和的缘故,清明同志做事很慢,几乎可以用“拖”字来形容。他走路慢,刷牙也慢,要数最慢的那就是起床了。随着一声长长的“啊”,他起来了。第一步揉揉眼睛,第二步伸一个大大的懒腰,第三步就是他的招牌动作——揉揉膝盖。做完这一整套动作,他才会下床。因为这,我读小学时,让他接送总要迟到。如果他在部队的话,肯定是待不下去的。也许是一把年纪了吧,清明同志的眼睛老花了,不管是看书还是看手机,他都得把手臂伸得直直的,皱紧眉头,嘬起嘴,死死地盯着书上的字或手机,仿佛跟它们有仇似的。

清明同志十分爱跟我讲大道理,他是辍过学的人,所以他总是劝诫我要好好读书。尽管他自己没读多少书,但说话时语气平缓,话也很有道理。这一点,我是很佩服他的。

然而,清明同志也有很尴尬的时候。一次,他和我就内蒙古属于哪个地区争论不休,待我拿出地图,他语塞了,尴尬得说不出话来。他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又冲我笑了笑,咽了几口怀疑的口水,又拿起地图,伸直了手臂,看了又看。“这不可能呀!”我想清明同志那一刻肯定是怀疑人生的。

清明同志只是中国千万父亲中普通又渺小的一个,他无学历,还有点老,可是他永远都是唯一的一个。我唯一的爸爸,不多不少,仅此一个。

(江西上高县锦阳中学)

点评

本文是为父亲写的一篇小传,介绍了父亲的年龄、外貌、喜好、梦想、性格特征、尴尬事等,语言轻松幽默而又真挚深情。小作者重点描述了父亲热衷养生这一特点,他揉膝盖养生,咀嚼养生,看书学养生,三步起床养生,其他则三言两语带过。文中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也生动传神,如“清明同志走路呈外八字,脚踏出45度后落地”“皱紧眉头,嘬起嘴”“他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又冲我笑了笑”等。“我”的评价起到侧面衬托父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但我看着十分有老板的架势,颇有凛然之正气”“这一点,我是很佩服他的”。

(罗群英)

习作展示二

走出乡村的父亲

◎韦松杰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家人一番庆祝后,我躺在床上,却抑制不住思绪飘飞,想到父亲之前一段段生活的往事,遂提笔写下下面的文字。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是我心中的高山,有他在,我便安心,学习做事都有了一份底气;他呵护我,宠溺我,让我倍觉温暖,时时感动;他的人生经历,指引着求学中的我一路奋进。

父亲出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不宽的道路蜿蜒盘曲,直至消失在天的尽头。天上,有漫无目的的流云;山上,绿草地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那是羊群。在多少辈山民的心中,生活就是种地放羊,娶妻生子;儿子再种地放羊,再娶妻生子……而父亲却渴望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打拼。

在不长的学习岁月里,他奋力拼搏,奈何祖父思想落后,终觉得父亲读书是糟蹋家里的钱,因此父亲读完初中后,求学经历便戛然而止。

结婚成家后,父亲走出大山的梦想被重新点燃,他带上母亲,以及一床被子,几件破旧衣服,义无反顾地搭了一辆去省城的车。父亲每每回望一路走来的岁月,自豪之中总带有无限的感慨。

初来西安,父亲和母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推销老家的红枣。虽然红枣是老家的特产,但是他们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固定的摊点,售卖起来很吃力。最初是将一箱枣铺在地上卖;后来,借钱买了一辆三轮车,把一箱箱枣放在三轮车上卖。生意好的时候,父亲的脸上会溢出开心的笑容;生意欠佳时,父亲双眉紧锁,精打细算一天的开销。卖枣子的父亲和他的三轮车,寒来暑往,不知穿过多少大街小巷。父亲累了,便将车子停在天桥下,倒头便睡;遭遇大雨,父亲便将车子停在避雨处,任自己成了“落汤鸡”。

当然,这些都是听父亲母亲说的,我没有亲见,父母在说这段往事的时候,脸色晦明变化,言语中感慨良多。在忆苦思甜的日子里,父亲希望我更有出息,更加奋进。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店面,不断增加的顾客和熟人能让我们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来西安十几年,父亲的打拼终于有了成绩,生活也有了起色。

岁月带走了年轻力壮的父亲,代之而来的是中年发福又有点佝偻的身影。父亲的双鬓已有星点华发,为了不让我们看出他的苍老,一向不拾掇头发的他竟然偷偷去理发店将头发染成了黑色。

亲情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漠,尽管我已经没有了骑在父亲脖子上看风景的兴致,但我依然爱他如初!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

点评

小作者为我们讲述了父亲走出乡村,来到城里,白手起家的故事。叙述客观真实,语言质朴动人,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父亲形象,也看到了一位懂事的儿子形象。这位父亲是广大父亲的缩影,也是千万劳动者的缩影。

猜你喜欢

小传经历家人
哇忍波小传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A Brief Re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s of George Kao’s Chinese Version of TheGreatGatsby
夏字小传
“疾病”小传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