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发现

2021-01-14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南怀瑾郑渊洁助理

人物故事

赴偶像之约

1993年,郑渊洁去郑州做签售。当时,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问郑渊洁:你身边这个姐姐是干什么的?郑渊洁说:这个姐姐是我的助理。小女孩问:助理是干什么的?郑渊洁答:就是帮我打理事情。小女孩又问:那我长大后能给你當助理吗?郑渊洁就鼓励她:我的助理不会英语,现在也有外国出版商找我,你要是学好英语,上完大学还愿意给我当助理,我就欢迎你来。小女孩希望郑渊洁把这段话写在书的扉页上,郑渊洁就写了。

2006年的一天,郑渊洁的助理告诉他:门外有个你的助理要找你。郑渊洁很奇怪:我只有你一个助理,怎么又出来一个?随后,助理领进来一个年轻的女孩,竟是当年那个小女孩。

原来当年,小女孩的成绩是班上倒数几名,因为郑渊洁的这段话,她的学习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十几年过去,她已经长大,并且真的带着广外英语系的大学文凭来找郑渊洁了,她一起带来的,还有郑渊洁当年写下那些话的那本书。

郑渊洁没有食言,留下女孩做了自己的助理,直到如今,已经15年。

素材解读

郑渊洁无心的话激励了小女孩,让小女孩正向地成长。她认真对待自己说出的话,也认真对待郑渊洁说出的话,于是,她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一个承诺,是对自己,对他人,也是对这个世界的承诺。同时,“追星”需要正确的姿势,“追星”最好的结果是让自己也变成夜空中最亮的星。

一分钟的价值

袁焕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佛学家。1934年的一天,袁焕仙正在街上和朋友聊天,一个少年走上来告诉袁焕仙,父母总逼他读书,他就偷跑出来玩。“现在我还年轻,要先玩个够再读书。”“如果你愿意听我的意见,那你就明天早上来我的书斋找我吧。”第二天袁焕仙起床后,故意把书扔得满地都是,然后坐到书桌前看书。

那个少年果然来了,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还没等他开口,袁焕仙就对那少年说:“真是难为情,你先出去一下好吗?一分钟后,你再自己推门进来吧。”然后,袁焕仙把门关上,不到一分钟时间,就把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少年再次推门而入时,看到书斋里整整齐齐,吃惊地说:“先生,你整理书斋的速度可真快呀!”“我只用了一分钟就整理好了。孩子,我想告诉你,如果你把一分钟用来玩乐,那么一分钟什么也不算,如果把一分钟用来读书做事,却可以做很多,所以你必须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呀!”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国学大师南怀瑾。

素材解读

一分钟能干什么?很多人会提出质疑。然而,很多事情就是在这不起眼的“一分钟”里完成的。少年时期的南怀瑾贪玩,没有时间观念,袁焕仙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不要认为一分钟不足挂齿,如果你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每一分钟,那么你的人生也会因为这一分钟而改变。”南怀瑾后来在教导学生时经常这样说。

社会万象

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尊重

河南郑州一位老奶奶被网友称为“励志奶奶”。老奶奶今年96岁,坚持摆摊卖菜馍30年,每天晚上11点出摊,一直卖到早上五点收摊,然后还要去菜市场买菜。本该颐养天年的她依然如此辛劳,只是为了找一点有价值的事情做。

老奶奶的故事让人心生敬佩,不少市民自发前去捧场,但麻烦也接踵而至。大批网红和主播从全国各地奔赴此地,他们将老奶奶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不停地开着直播,围着老奶奶问东问西。有路人报警后,警察赶来将主播劝离。

网友被老奶奶圈粉,事实上是被她极具正能量的故事和观念感染。但这些蹭热度的不良网红和主播,犹如寄生虫一般,蚕食着人们的善念。他们有的围着采访对象不停询问琐碎无聊的问题,有的奇装异服、举止怪异,有的举着各类商家的广告牌蹭流量……这类行为尽管受世人唾弃,但仍可给他们和背后的经纪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

事实上,这些网红和主播也知道他们的行为打扰了当事人的生活,但在他们看来,现在是流量时代,蹭点热度没什么大不了。对他们来说,蹭热度是吸粉的有效手段,而有了粉丝就可能会实现流量和人气变现。

素材解读

“励志奶奶”意外走红,成了被“蹭热度”“蹭流量”的对象,原本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个人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无论当初多纯粹和美好的事物,只要功利蹑手蹑脚地潜入其中,那么相关生态很快就会变得污秽不堪。

老奶奶身上的品质代表了一种人性的美好,像老奶奶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我们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就是保持敬意的远观,尽量不要打扰。

尊重不是同情

从来没有一个“熊洞”能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

这是上海永康路上的一家咖啡店,不过它没有门窗、没有桌椅,只有一堵灰色的墙和一个特别的“山洞”。顾客通过扫码点单的咖啡饮品,会由一只可爱的熊爪从灰色的墙洞中送出来。这只熊爪还会与顾客互动,时而握手,时而击掌,有时还会摸摸顾客的头,引来一阵欢声笑语。事实上这不是一家因为门面奇特而走红的咖啡店,人们争相在网络上宣传的动力,是小山洞背后的暖心故事——

在“山洞”的里面,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店长莹莹是聋哑咖啡师,曾获得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大赛咖啡冲调项目一等奖;带着熊爪递出咖啡的店员面部被烧伤,曾经在技术学校受过专业训练。咖啡馆的创始人为了给残疾人提供更多岗位,想出了“熊掌”递咖啡的创意。白天,他们做好咖啡,用熊掌跟客人互动;晚上闭店后,他们会在山洞口放一枝花,把灯点亮,给奔走在大城市的疲惫心灵加油鼓劲。虽然身体受限,无法发声交流,但他们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为顾客带去了暖心的服务。

熊掌、咖啡还有玫瑰花,是他们表达对生活热爱的另一种“声音”。这些故事,让市民备感温暖。前来“打卡”的粉丝,在寒冷冬日手捧一杯热乎乎的“熊爪”咖啡,感受到一份温馨和暖意,也传递出一份支持和鼓励。

店长莹莹用手语表示道:“我想让客人们知道,残疾人做出来的事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好。”这个年轻、充满活力,又有手艺的年轻人,希望别人在介绍她的时候,首先认可的是她的能力,而不是“残疾人”这一标签。

素材解读

关注残疾人,以及给予他们追求同样美好的权利,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检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弱势群体能否找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细化到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要去除对于他们身份的偏见,停止对于他们无谓的同情,并尊重他们特殊的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南怀瑾郑渊洁助理
自在如风
郑渊洁兑现诺言
助理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告密”也是慈悲
雪兔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南怀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双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