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姝色遍地诗
2021-01-14张晨珂
张晨珂
中国实在是一个诗意的国度。中国的诗意文化不急不徐地酿造了五千余年,直到今天,风韵依旧不减。生于诗歌,长于文墨,对此,我感到很幸运。
世人眼里的浅黄绿色,中国古人在其中看见了秋天疏疏的山林,绿色已不那么鲜润,染上了些微淡黄,满身是秋露的薄荷味道。人们唤它秋香色,这色彩一下子就优美起来,唇齿间尽是风情。
来自千年前桌案上的一只精巧的杯盏,温润透明,似玉非玉,浅蓝又带着月白的光泽,唤作雨过天青色。若是看着“baby blue”“light blue”这样直白的翻译词汇,我们眼前怎会出现一片薄薄的、水淋淋的、娇娇怯怯的雨后晴空呢?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情调。
“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一句中又出了一个青莲色,将本就无比梦幻的紫蓝色描写得愈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一朵花来命名一种颜色,是中国特有的温柔啊。
藕荷色、丁香色、樱草色、雪青、荼白、茜色……那么多美好的名字,都在多彩的中国历史里,容光焕发,摇曳生姿。
中国更有木色的纸张,它们单薄而脆弱,却是中国工匠无与伦比的智慧产物。它们用自己海纳百川的身躯,忠实地记录下传统文化的变迁与延续。
有黛色的墨水,是纸张的灵魂伴侣。轻轻落在纸上,立刻晕开月光质地的一小圈。乌墨柔顺地溢淌,变出极具神韵的画作,变出汉字优美绝伦的间架结构,变出流芳百世的传奇书法。墨香氤氲千年,从未消散。
我们传承祖国文化,包括但不限于阅读古代家风故事,宣扬传统美德;记住传统节日,永不丢下中国味道的习俗;欣赏古代名著,会吟诵几句喜欢的诗词。我们的文化如此美好,不应该任它们像珍珠一样坠入海底。我们要做的并不难,只要伸出手,就能将珍珠接住。
如今也有许多人,在努力地创新,自成灿烂。现代文、现代诗,同样能够风姿绰约。愿我们不只是坐在前人栽的巨树下鼓掌,而是采下树种继续往前,一路走,一路播撒,齐心协力创造出一条林荫大道。这条路会生长着祖国的气息,遍地诗意。
这条路没有尽头。
‖浙江省嵊州市剡城教育集团城关校区‖指导教师:沈晓斌
中国文化中真是诗意遍地,用美好的诗词语言为美好的颜色命名,诗意叠加,竟达到难以描摹的玄妙意境。带着秋露薄荷味的淺绿微黄,叫做秋香色;云破月出雨初霁的水淋淋的晴空,叫做雨过天青色;带着梦境炫彩的紫蓝过度,叫做青莲色;草木尖上那一点点暗红带紫的娇媚,叫做茜色……黛色的墨、木色的纸、玄色的衣带、皂色的帽冠……这些美妙绝伦的颜色,正应该生在《诗经》里,长在《楚辞》里,睡在汉赋骈散对仗的词章里,醒在唐宋浩如烟海的律诗里……它们如珍珠般散落到中国文明的海洋中,等待我们捡拾,再珍而重之地将这千般姝色播撒,让美好的诗意生生不息,花开满枝。
【适用文题】颜色之美;生活中的诗意;传统文化的魅力……(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