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新造林地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2021-01-14石慧峰
石慧峰
(大同市林业资源防治检疫监测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0)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新造林绝对增长面积将超过4.133万hm2。以安全生态的方式开展林地病虫害防治,对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新造林地规划情况
1.1 “一河两屏六区多廊”
加强桑干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全面推进桑干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就是协同共建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加强太行山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和恒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屏障建设,采取新造生态公益林、防风固沙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林和提升千福山森林公园、北岳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品质等方式,“建设保土蓄水型绿色生态屏障,拱卫首都生态安全”。划分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桑干河、孤峰山、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6个生态控制区,建立统一的自然保护区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1.2 国土绿化行动
通过实施宜林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水土保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农田林网绿化、森林乡村绿化、退耕还林地绿化、特色经济林产业等7大工程,实现全市宜林荒山造林面积突破15.33万hm2;恒山、云冈、平型关等景区绿化率达到或超过95%;全市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绿化率达到100%;河流沿岸林木绿化率不低于90%;建成完善全市农田林网体系;乡村森林覆盖率超过30%;栽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新造和改建枸杞、仁用杏、沙棘和核桃等特色经济林面积突破3.33万hm2。上述工程的实施,最终将使大同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5.54%。
2 新造林地病虫害风险
2.1 自然风险
2.1.1 林地原生病虫害风险
大同市规划新造林区主要集中在河流、山地、通道、乡村“四旁”地。在这些区域的土壤、植被以及生态系统中,本身就潜藏着各种林木病虫害,并会随着造林工程开展逐步传染至新栽植的林木。
2.1.2 生态、物候变化引起的病虫害风险
人工造林本身属于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因此人工造林客观上会改变荒山荒地原有的生态系统,这种改变有时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重新营造的生态系统,既可能会对林区和林木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出现有利于病虫害发展蔓延的不良影响。另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频仍,对人工林建设和病虫害防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2021年秋季,山西省部分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的降水降温,对大同市新造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管理风险
2.2.1 输入性病虫害风险
人工造林需要大量外调苗木,如果苗木本身已感染病虫害,再加上检验检疫出现失误或没有在栽植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就可能导致新造林地成为病虫害发生的重灾区,甚至会通过“四旁”树和通道绿化带蔓延至其他林区和城市绿化带。近年来,大同市部分林区发现了松梢螟、油松大蚜、油松毛虫、菟丝子等有害生物,这些都是由外部输入引发的。
2.2.2 不科学的造林方式引起的病虫害风险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最北端,处于我国传统的农牧分界线附近,干旱少雨、冬长夏短的气候特点使得适合于种植的树种相对较少。而单一树种的纯林,因建设成本和难度较低,可以迅速实现造林目标,往往成为人工造林的首选方式。但是,与天然林相比,以纯林为主的人工林,由于缺乏生物多样性的支撑,导致生态系统极为脆弱,难以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从近年的调查统计来看,大同市纯林病虫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要高于混交林。
2.2.3 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引起的病虫害风险
化学防治方法在治理大规模爆发的病虫害中,具有见效快、成本低、使用简单等显著优势,因而被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但是,长时间、大剂量、大范围使用化学药剂灭害,不仅会造成病菌、害虫耐药性和耐抗性增强,降低灭杀效果,还会对林地、林木等造成污染,且灭杀有益生物,破坏林区生态环境。
3 新造林病虫害防治思路
3.1 科学造林,提前阻断病虫害风险
3.1.1 合理选择、适地适树
纯林比例高是大同市现有森林资源易发生病虫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造人工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林分设计,坚持在树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两个层次上进行建设,在发挥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存活率高的优势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引进部分其他宜植树种,有针对性地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升抗病虫害能力。具体而言,桑干河生态防护林建设,应选择有利于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树种,营造以小叶杨、柳、油松为主的复层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多元生态格局;太行山和恒山水生态屏障建设,应立足于其土石山区种植的特点,选择抗旱抗寒、根系发达、适宜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树种,形成以华北落叶松为主,沙棘、黄刺玫、刺槐、山桃、柠条等为辅的混交林,确保混交林面积占到新造林面积的60%以上。
3.1.2 开展林地前期改造
对新造林地进行全面清理,是防治一切来源于土壤病虫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清除杂物和整理土地,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改变土壤中病虫害寄主的生存环境。当寄立减少或消灭后,病虫害就会成为无根之木,自行消亡,从而达到减少或消灭病虫害发生的目的,为林木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3.1.3 加强苗木质量管控
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治本之策,是加强对苗木实施全过程全流程管理。在苗木引进环节,要切实加强病虫害检验检疫,通过严把检疫关防止松材线虫和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入侵传播。在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基础上,对省外引进调入的苗木进行二次复检,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苗木及附属材料,严禁进入新造林区。在育苗环节,要严格执行相关苗木选择要求,坚持苗圃与造林地相隔离的原则。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苗木进行培育,并要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有病虫害的苗头,要及时采取切断病枝,防止病害扩散;对可能出现的虫害要及时灭杀,不留隐患。在种植环节,对所有苗木进行熏蒸除害和再次检疫,确保有病苗木不得进入造林地进行栽植。
3.2 科学监测,提前发现病虫害风险
3.2.1 用好监测预警技术
预测预报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建立了监测植物病虫害的“3S”预警系统,显著提高了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这些先进的科学预测系统,可以实现虫情测报的自动化,解决测报工作劳动强度大、测报率低的问题。因此,要积极推进林业病虫害“天空地”立体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要积极对接国家级和省级监控平台,及时获取宏观监测预警数据,还要全面安装林区监控设备,利用5G等现代通讯技术,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的区域监测,获取实时动态微观数据。
3.2.2 完善风险监测机制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风险监测机制。一方面,要组建符合技术和防治需要的预测预警专业团队,科学分析研判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发挥预警测报系统功效;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预警测报机制,健全各级预警测报网络体系,推行监测网格化管理,畅通信息报告机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能控制、事后可分析。
3.3 科学治理,及早抑制病虫害灾情
3.3.1 坚持以物理防治为主
物理防治就是刮除、摘除、水洗等传统的物理防治技术,这些技术方法简单、直击病害、无副作用,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适宜以小班为单位开展作业。一方面,要加强日常养护,及时清理带有病虫害的枝、叶,发现枯枝病叶和枯死苗木要及时清理,特别要注重冬季的清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抓住害虫生物特点进行灭虫,比如声频震动吸引、光线吸引等方法,可以快速吸引害虫,然后集中起来用高压电网处理、热力处理或射线辐射等方法进行集中消灭。
3.3.2 充分发挥生态防治的积极作用
生态防治就是利用大自然中的生物链,通过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新造林区科学引进易发病虫害的天敌,全面保护本地益鸟益虫,通过鸟类、寄生性天敌以及捕食性昆虫、有益微生物,能够消灭并且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