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贫困文化论视角探析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2021-01-14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价值观政策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视角

《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15年)指出中国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6.89亿下降到2011年的2.5亿,减少了4.39亿,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何使中国剩余的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线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农民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比40.42%,并且贫困人数大多分布于农村地区。

梳理该领域已有的成果发现,大部分研究者集中于经济或制度角度去考虑贫困问题,从社会文化角度方法来剖析贫困治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到农村贫困问题不是简单反映在衣食住行方面,而思维素质教育更是深层次的原因,贫困问题是经济条件、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现象,是经济学与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因此,从社会文化框架下理解与解决农村思维定势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鉴于此,本文在贫困文化论视角下,扩展理论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贫困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使扶贫政策发挥最优效果的目的。

二、贫困文化理论及其特点

贫困文化论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通过对墨西哥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刘易斯认为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便形成了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拥有自己独特模式和理论基础的亚文化。因此,所谓“贫困文化”就是指贫困人口出生在经济生活水平相对于落后的环境下,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反应,以及内化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包括如何看待贫困问题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态度。

贫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自身拥有其独特特点。首先,贫困文化具有内化性。它是一种相对于主流文化的局部的、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或生活方式。它拥有一整套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礼仪和规则,它没有明文规定,通过环境不断影响人们的思维、心理、行为与价值观等,使人们内化成为自己的特性。在其成员“社会化”与“个体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成为成员内心的准则。其次,贫困文化具有价值性。贫困文化并不等同于消极的问题文化。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穷而在居住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性,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我国许多学者将贫困文化视作传统小农经济的一种价值表现,如安贫守旧、求稳求全等态度,促使人们形成一种对于贫困观念的思维定势,是贫困者对于贫困的一种适应和自我维护。最后,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递性。受贫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文化通过“社会互动”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且被逐渐制度化,进而生活在贫困中的人继续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其下一代很容易受到贫困文化影响,自然习得其中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的传递,造成贫困文化观念代代相传,日积月累形成顽固的贫困文化圈。

三、贫困文化论视角下农村贫困的特征

(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导致认知度差。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文明的智慧结晶,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贫困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小农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在长期相互作用下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几千年来在从传统文化中沿袭下来靠天吃饭的小农观、滞后的教育观、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听天由命的价值观以及强烈的排他观等思想塑造了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消极依赖心理,他们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并且习惯了政府的“送钱”模式,疲于打破固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懒汉思想,甚至把山区的资源、环境等看作是“自己”的资源,当外界力量介入后,不理解其目的,不但不愿意积极配合,而且还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由于贫困地区农民的认知度差给扶贫政策的推进带来一定困难。

(二)落后差异的客观条件引起参与程度低。农村一般处于山区,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小,土地承载力较差,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们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粮食产量往往制于环境因素,农民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理位置较偏远,加上交通设施不发达,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落后,造成了农村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信息交流困难。农村地区信息的流入与流出阻塞,信息的不对称自然地塑造了农村贫困地区的乡土观念和落后的价值观。这种现状恰恰印证了费孝通教授在五十年代提出的“生于斯,长于斯”的观念。农民被现状所束缚,循规蹈矩地守着自己的土地,对于外来的政策、外来的文化有着本能的隔阂和排斥,在此心理的基础上难以积极配合扶贫政策,造成了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低,难以发挥扶贫政策的最优效果。

(三)长期割裂的城乡体制造成情感共鸣少。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导致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大、共鸣少。当政策在农村贫困地区推行时,情感共鸣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扶贫政策的实施难度。

四、贫困文化论视角下对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考

(一)重视区域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相结合。扶贫政策的制定要从农村贫困的根源扶贫对象——“人”的教育入手,即向农民传输新时代的文化、知识与价值观,传授农民所需的现代农业技术,传递给农民正能量。首先,要坚持文化扶贫的个性化。群体是由每个独立的个体所构成的整体,个体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促进群体的健康发育。文化扶贫要重视个体的教育。同一农村贫困地区的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素质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在进行文化扶贫时应该从个体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农村贫困个体的发展观与价值观,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的教育工作进行个性化管理,不能使用粗放型教育方式,要做到精准教育。其次,要坚持文化扶贫的整体性。健康积极向上的集体能带动每个个体的良性发展,发挥群体作用尤为关键。把握科学发展观,重视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观与价值观塑造与建设,改造消除落后消极的贫困文化思想,重新帮助贫困地区塑造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积极价值体系,使整个农村地区内化形成一股反贫困的精神动力。最后,将个体化与整体性相结合,借助图书、电影等大众传媒等文化载体有针对性地引导整体农民的贫困文化价值体系,帮助农民确立正确的贫困文化观,消除贫困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从整体上将提高整个农村的综合素质与从适合个体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更快更优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二)重视理论基础与实际农村特征的相结合。一个政策的制定不光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为前提,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政策的最大“红利”效果。以贫困文化论为基础,充分结合贫困者需求与农村实际特征有助于扶贫政策的更好推进。因此,需要重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山区及西南、东北地区。包括甘肃地区,云南,贵州的局部山区。比如,西部地区较中部地区而言,身居内陆,地形偏远且崎岖,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土壤相对贫瘠,沙漠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造成粮食产量低,恶劣自然条件促使农民难以脱贫致富。整个中部地区呈现出后发劣势。首先中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人口过多成为中部地区转型的难题之一;其次中部地区资本相对稀缺,经济竞争力弱,短时间内比较难以改变;最后中部地区智力外流现象严重,其人才数量与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别,资本条件促使中部地区农民难以脱贫致富,不同地区的农村致贫有不同的原因。要在制定扶贫政策时以理论基础为前提,重视“因地制宜”的实际情况可以促使我国扶贫工程的更进一步跨跃。

(三)重视经济建设与文化扶持的相结合。扶贫政策的制定要将扶贫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了解农民求知、求富与求乐的需求并且与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抓农民的文化、教育与科学普及。这样多方面考虑扶贫政策不仅能促使文化更好地辅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还能够使文化更好地与经济协调同步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先从贫困农村地区的客观条件入手,我国贫困农村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影响农民出行,因此要贯彻“要想富,先修路”思想;公共设施基础差造成的城乡信息不对称需要政府全面覆盖网络建设以及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因病治穷是农村贫困根源之一,因此还需要逐步完善医疗服务保障以改善农民就医难问题。在文化扶持方面,要重视农民思维特点与精神需求,落实到教育基础上。由于我国城乡教育差异,造成了一部分农民形成读书无用观念,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环境,公平发展城乡教育机会,改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多开展一些宣讲会、外出培训等活动。最后,要把扶贫政策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使扶贫更加精准,做到“谁贫困就扶谁”。经济建设与文化扶贫相结合可以促使我国扶贫政策获得最大“红利”。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价值观政策
政策
政策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助企政策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