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学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1-01-14
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鉴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有效提升会计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融合性,在其专业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协同育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会计学基础》作为涉及建账、销账、复式记账原理等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落实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成为会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其研究价值较为显著。
一、新形势下的课程思政概述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内容中,要实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提出,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功能,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逐渐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通过开启专业课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引领育人方向的发展,形成以思政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也是新形势下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建设现状
《会计学基础》作为会计学专业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学具有关键作用。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原理、基本操作技能等,细分为会计核算理论概述、会计要素、核算起点、核算中间环节、核算结果等多个模块,其中涵盖的教学内容也尤其广泛,涉及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会计数字书写等诸多方面。目前,针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多以讲授+习题巩固、讲授+演示+习题巩固+实训、手工单项实训等为主,与此同时积极尝试多元化教学活动,致力于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
综合来看,会计学是主要研究资金流转与运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而《会计学基础》课程则是学生形成会计理念、掌握会计知识的重要依据。在新形势下,探索《会计学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扩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对促进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协同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总结课程思政探索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对完善课程教育体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便于切实保证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在《会计学基础》课程建设中,加快课程思政的探索,既是新形势下会计专业教育改革面临的全新要求,也是全面优化课程内容的关键举措。可以达到提高会计学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结合《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具体内容,现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一)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思政内容
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重新修订《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在授课内容中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会计学基础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紧密融合。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思政内容,从源头解决思政教育缺失的问题,设计详实有效的思政育人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中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便于有效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例如,在会计职业入门授课中,改变以往的授课形式,加入如案例分析、角色互换、坐班答疑等,并在授课中加入诚实守信的思政点,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诚信档案,使其在课外学习中根据小组成员的诚信行为进行相互评分。在会计目标与会计方法授课中,明确其思政点围绕爱岗敬业展开,利用选取模范人物案例导入的方法进行授课,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分组中制作备课课件,畅谈新时代下爱岗敬业的相关内容。在组织和开展财产清查授课中,选取会计行业中经典案例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制作个人品质名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思政点。在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授课中,加入参与监督、强化服务的思政点,通过模拟会计人员与出纳的扮演情景,加强学生在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过程中对会计人员参与监督、强化服务的职业道德认识。
(二)明确《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同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相比,《会计学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联系较为密切,明确该课程与思政教育在理论逻辑上存在内在一致性则显得至关重要。
从《会计学基础》课程内容来看,以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原理、基本操作技能等为主。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会计基本特征、基本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填制/审核方法要求、财务计算器应用等方面,同时沿着“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方法、会计技能的逻辑顺序展开。
从《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来看,明确其内在逻辑,有助于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按照课程内容及其知识点排序,首先教导学生明确学习或生活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了解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养,不断提高自身获得知识、能力及素养的学习能力,为实现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按照会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最后,明确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是为目标服务的,掌握过程与目标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接班人任务的认识。
(三)深入挖掘《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
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除理论框架上与思政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外,具体教学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思政元素。通过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会计学中的思政内容,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育人效果。
例如,在介绍会计发展史时,结合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的史实资料,引导学生从微观企业层面转向宏观视角,明确会计的发展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的,帮助学生养成通过自身所学为宏观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认识;在讲解复式记账知识点时,通过向学生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帮助学生明确资金的来龙去脉,正确运用会计恒等式衡量学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从中挖掘复式记账的哲学思考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同样也是守恒的,明确其付出等于其收获的概念。
(四)创新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专业教育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对落实《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内容,如会计史、经典案例等,实现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实践的全过程信息化目标;在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后,利用雨课堂为知识点测试服务,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思政元素的了解程度,便于后续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加工处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加深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活动
根据《会计学基础》课程所学内容,以及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点,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完成具体活动任务,有利于收获传统课堂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切实保障思政育人质量的提升。
例如,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诚信档案,并将学生所得诚信分纳入《会计学基础》课程考核平时成绩,使得诚信教育与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诚信、生活诚信、政治诚信、经济诚信等方面,通过教师对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诚信打分,综合评价学生的诚信行为,有助于突显《会计学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
又如,由会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合作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展览,向学生传递爱国精神、诚信精神、奉献精神、公益精神、务实精神、奋斗精神的核心所在,提升《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六)完善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课程考核
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要充分体现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纳入学生课程成绩考核体系,有效转变以往过于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考核机制。《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采用“知识掌握度+价值取向融合”的双向评价考核方法,注重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形式。根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议设定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比例为60%,以20%的课堂表现、章节测试、思维导图与课后作业,20%的思政考核构成平时成绩的考查,其中思政内容的日常诚信与思政课程日常表现的考核比例各占一半。此外,考核内容上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也要兼顾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实现从单一的专业知识考核向人文素养培育、社会责任感培养等方面延伸。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尤为关键,便于有效充分发挥会计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同样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