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以中外建筑发展史课程为例

2021-01-14宋春花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理念

宋春花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0 引言

公共选修课程是大学生拓宽视野、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十分必要。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等教育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国外的有益做法可以借鉴,但是从根本上讲必须扎根国情办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多个内容,包括教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但是贯通其中的则是思想政治体系。课程思政就是要立足于构绘这样一个育人的蓝图,通过多种模式来开展全面育人策略。高校公共选修课是在常规课程之外建立的选择性课程教学模式。公共选修课的内容多是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关而有一定的拓展,学生选择选修课程也多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因此选修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也十分积极地参与到选修课程的学习中。在选修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1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现状

1.1 对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区别于常规课程之外而设立的课程,高校在公共选修课管理和教学中往往与专业课程不同,公共选修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公共选修课中外建筑发展史课程为例,该课教学中,虽然报名学生人数很多,但是真正来学习和听课的学生并不多,按时来上课学生也往往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甚至有的学生会在选修课堂上复习专业课程内容。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大多在周末或晚上,这原本是学生的自由时间,安排选修课程后,有的学生会忙于自己的生活事务而选择逃课,这些现象比较普遍。

1.2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够明显,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下和课堂教学中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标准比较宽松,没有对学生的课堂效果进行专门考察,只是强调一些课程的出勤情况和课堂纪律情况,同时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内容也与专业知识的关联不大,只是对学生起到知识拓展和兴趣的提升。以中外建筑发展史课程为例,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大多是建筑专业,一些对建筑历史发展感兴趣的其他学院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加。但是,通过课程的教学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参加课程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学分,对课程的学习处于十分懒散状态,有些学生前几节课还能够认真听讲,做笔记,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许多学生也对课程内容失去了兴趣,总体而言,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3 没有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更多地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有效地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实际课程教学中还是有许多不足,以中外建筑发展史为例。教授这门课程时,只是依托教材实施教学,重点也在强调中外建筑的发展历史,而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以及资料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导致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没有在思想上对这门课程产生足够的重视,缺乏思想上的提升。课程思政的理念下,教师更应该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将其良好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2 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创新策略

2.1 加强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选修课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中外建筑发展史课程为例,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增加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比如在介绍中国近代建设发展中,要对一些具有革命文化历史的建筑进行深入的背景挖掘或其他内容的拓展。比如位于广东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孙中山专门建造的建筑,建筑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设计时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在跨度长达71 m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中山纪念堂建筑的讲授,除了在建筑技术上的知识之外,其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精神,教师要通过这些建筑历史将近代民族革命斗争精神深入融入其中,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

2.2 增加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

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选修课的教授中,增加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对选修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比如,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邀请班级学生进行讨论,将西方的建筑风格与东方的建筑风格进行集中比较,由学生来讨论这两种建筑风格所产生的根源,由此再充分地将我国近代建筑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变革相融合,从而引出建筑风格与历史文化发展相关联的内容。或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中西方建筑发展的特点。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将一些革命战争时期较为突出的建筑及场景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这些建筑有更加感性的理解。比如位于贵州遵义的遵义会议召开场所,一个造型精致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正是因为一次伟大的会议而载入史册。除了遵义会议会址之外,延安大礼堂、人民大会堂等建筑都代表了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不同时期的历史,不仅是建筑领域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下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2.3 选修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选修课教学中要使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有效达到选修课的价值。选修课可以作为专业课程的延伸或拓展,并且要更多地强调思想理念领域的内容,比如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方向规划等。在中外建筑发展史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介绍《中外建筑发展史》的内容引申一些中外著名的建筑师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尤其是一些具有典型历史意义的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所凝聚的革命精神是十分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比如孙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就是我国年轻的设计师吕彦直,他也是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在进行南京中山陵设计施工中积劳成疾,36岁就去世了。对优秀建筑设计师的介绍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和道德榜样,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3 结语

公共选修课应该按照课程要求,适当融入思政内容,不要生搬硬套,要与本课程的内容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在进行思政内容授课中,要注重方式方法,以轻松愉悦的授课风格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在公共选修课中发挥出思政理念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