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语教学中的谚语分析和研究

2021-01-14权纯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5期
关键词:同义韩语谚语

权纯梅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谚语是一个包含教训、讽刺、幽默、真理等的短句,是人们基于长期生活中获得的智慧或经验。它是用精炼的语言形象化、简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具有趣味性、简洁性、生动性、哲理性和恰当性以及较强的说服力和表现力。谚语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韩语谚语的学习不仅能提高韩语水平,而且对进一步了解中韩两国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谚语中包含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智慧和忠告、社会与心态等。如在韩语谚语中“一张白纸两人抬也轻(韩)-众人拾柴火焰高(汉)”,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本文选取了日常生活、历年韩语真题(TOPIK)中的常见谚语和目前在用的《标准韩国语1-3》教材中所列的谚语,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举例说明。通过谚语的分析和研究,让学习者轻松掌握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从而在进一步理解中韩两国文化和生活的同时对说出高水平的韩语有所帮助。下面主要从主题分类、表现方法(比喻、对仗、夸张和对比)和教学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主题类型分析

以下将主题类型的角度对韩语谚语的字面意思和相应的汉语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关于言语的谚语

说出去的话好听,才能听到好话(韩)-投桃报李(汉),是指尊敬别人,才受到别人尊重。

没长脚的话传千里(韩)-不胫而走(汉),是指没有不透风的墙,说话要谨慎、小心。

白天话鸟儿听,晚上话老鼠听(韩)-隔墙有耳(汉),是指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小心说话。

韩文中的a 和e 不同-於异阿异(汉),是指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厌。

这些与说话有关的谚语表明了不管在什么时候,说话都要小心同时也反映了韩国人谨慎的性格。

(二)关于人生、社会的谚语

被自己的斧子伤了脚背(韩)-所信之人,反露其丑(汉),是指相信的人辜负自己或背叛自己。

在独木桥遇见冤家(韩)-冤家路窄(汉),是指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偏偏遇到不想看到或者不顺眼的人。

(三)关于家庭的谚语

夫妻吵架,如刀割水(韩)-夫妻没有隔夜仇(汉),是指夫妻之间的不和不会拖到次日,解决得很快。

咬十只手,没有一个不疼的(韩)-手心手背都是肉(汉),是指父母对所有子女的爱都相同。

(四)关于智力的谚语

看着镰刀也不识韩文字母(韩)-目不识丁(汉),手里拿着像韩文字母形状的镰刀,也认不出字母,是指非常无知。

(五)关于人心的谚语

成了青蛙,忘了做蝌蚪时(韩)-得了金饭碗,忘了叫街时(汉),是指成功之后,就忘了当初困难的时候,即忘本。

四寸(堂兄弟)买地也嫉妒(韩)-妒忌成性(汉),是指见不得别人好。

(六)关于行为的谚语

石桥也要敲打着过(韩)-前脚踏稳,再移后脚(汉),是指做非常熟悉的事情也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

追鸡之犬,徒望屋脊(韩)-无可奈何(汉),是指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

蚯蚓被踩也会动(韩)-小鸡临死还要蹬蹬腿(汉),是指再怎么温顺的人,受到伤害或被逼过甚,也不会袖手旁观。

对笑脸相对的人不会吐口水(韩)-伸手不打笑人脸(汉),是指即使讨厌对方或者对方有错误,也不能过分责怪对你态度好的人。

在别人的宴席上让摆柿子、让摆梨(韩)-指手画脚(韩),是指对别人的事儿说三道四。

(七)关于事理、真理类的谚语

龙虾偏袒同类螃蟹(韩)-鱼找鱼,虾找虾(汉),是指同类的聚在一起,相互拉关系。

尾巴长了会被踩(韩)-露马脚(汉),是指隐蔽的事实和真相,时间长迟早都要泄露。

二、从同形同义、异形同义的角度对其象征意义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同形同义型(形态和意义相同)

韩语中的很多谚语来自中文。“远亲不如近邻”,“久病无孝子”,“苦尽甘来”,“以卵击石”,“隔岸观火”,“井底之蛙”,“百闻不如一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晴天霹雳”等谚语在韩语中是直接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翻译的,其表达方式和寓意与中文完全相同,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以及韩语中的谚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又密切相关的。

(二)异形同义型(形态不同,意义相同)

初生小狗不怕虎(韩)-初生牛犊不怕虎(汉),是指什么都敢碰,无所畏惧,谁都敢惹。

对牛念经(韩)-对牛弹琴(汉),是指即使说再好的话,对方也不能理解其意思的人。

金刚山的美景也要饭后观(韩)-民以食为天(汉),是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填饱肚子才能提得起兴趣。

往裂开的缸底里灌水(韩)-竹篮打水一场空(汉),是指费力做一件事,却毫无成效,白费劲。

躺着吐唾沫(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汉),是指脸朝上躺着,吐唾沫,却吐到自己一脸一样,是指想害别人,却反而害了自己。

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韩)-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汉),是指谁都有可能犯错误之时。

无知是药,知道是病(韩)-无知是福(汉),是指知道的事越少,烦恼就越少。

猫想着老鼠(韩)-黄鼠狼给鸡拜年(汉),是指心理有着利用或伤害别人的想法,但表面上却假装为其着想。

别人的年糕看起来更大(韩)-这山望着那山高(汉),是指对目前所做的事情不满意,总觉得别的是更好的。

在柿子树下,等待掉柿子(韩)-守株待兔(汉),是指坐等意外收获而不主动努力。

哭着吃芥末(韩)-哑巴吃黄连(汉),是指有苦难言,勉强去做事。

由于具有相同含义的谚语的素材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因此不仅要了解谚语的含义,还要了解谚语中存在的文化因素。

三、从表现方法上理解谚语

谚语通常采用比喻、对仗、夸张、对比等表现方法。一些谚语包含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比喻法

胆子像豆一样大(韩)-胆小如鼠(汉),是指胆子非常小。

有针的地方就有线(韩)-形影不离(汉),是指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二)对仗法

上水清,下水才能清(韩)-上行下效(汉),是指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跑的人上面有飞的人(韩)-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汉),是指能人之外还有能人,不要自视过高。

(三)夸张法

肝掉下来(韩)-大吃一惊(汉),是指非常吃惊。

肝像豆一样大(韩)-胆小如鼠(汉),是指胆子非常小。

聚尘堆泰山(韩)-积少成多(汉),是指不管东西多么少,只要一点点积累下去,就会有收获。

摘星星(韩)-难如登天(汉),是指非常难办的事情。

(四)对比法

能知十丈水深却不知一丈人心(韩)-知人知面不知心(汉),是指就像不管水有多深,都有办法抽出来,但内心却无法进入一样,比喻人心难测。

四、教学方案

在韩语谚语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好好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这与学生掌握和理解有密切联系。①在韩语教学过程中,初级阶段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有限,要求掌握谚语比较困难,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有必要提出同形同义的谚语。依据频率,通过学生熟悉的、通俗易懂的、相似度高的谚语进行比较,这样会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选取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如言语、饮食、动物(谚语中所占比例较高)等相关谚语,用直观的视觉材料(漫画、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综艺等)展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并留下较深印象,减轻初级阶段学习者的负担,增强学习效果。②韩语中的谚语字面意思与中文的字面意思很多都相同的,尤其是同形同义型谚语,我们可以用直译法。例如上述同形同义中的谚语,需要老师引导学习者正确理解以及翻译,帮助他们针对性的学习。③直接解释谚语含义,会使学习者难以掌握的同时也容易混淆,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通过感兴趣的主题设置情境,猜出和理解其含义。其次,通过小组讨论,让小组用谚语进行比较,找出中韩两国类似的谚语,让学习者了解韩语谚语本身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文化背景下的谚语差异,系统的理解韩国文化,从而提高理解力和谚语的利用率。④不同阶段选择对应的谚语,渗透文化知识,深入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从而做到真正了解谚语含义,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知识,最终做到恰当地、灵活地应用韩语谚语。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思政教育融入在韩语教学中,并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通过具体的谚语的举例说明,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积极向上的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礼貌待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体现、渗透素质教育。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练习来加以巩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达到正确地、流利地应用韩语谚语。

五、结语

本文从谚语主题类型、表现方法、教学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谚语形式凝练,寓意深刻、感染力强,贴近生活,易于传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韩语谚语是了解韩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对了解中韩文化是非常有利的。有些谚语看似简单,但是有着深刻的寓意。本文通过日常生活、教材以及真题等出现的韩语中的高频谚语,扩大学习者词汇量,让学习者正确掌握韩语谚语字面意思和象征意义,提高韩语水平的同时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习者更清楚地了解谚语的背景文化和用法,从而进一步了解中韩文化提供帮助。另外,中韩谚语中所用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相似点,这对激发学习者兴趣、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韩语谚语的有效学习和韩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今后将继续展开对韩语谚语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详细认真地分析,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同义韩语谚语
Dale Carnegie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说说谚语
关于韩语单词“漂亮”的对比
韩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讨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