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探讨

2021-01-14万朝晖金鹰报刊社

环球首映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受众

万朝晖 金鹰报刊社

三网融合主要指的是高层业务应用之间的融合,使以往电信宽带运营以及广电输送内容上的垄断被打破,确定互相准入原则。因此,三网融合催生出新媒体,也对我国传统媒体产生很大冲击。因此,需研究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有效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需求,促进社会稳定、持续发展[1]。

一、三网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所面对的冲击

传统媒体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通常在接收信息时采取固定方式,受众在接收信息时比较被动。但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需充分使用新媒体,其优势有个性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导致大多数人都会使用此新媒体方式。以新媒体为背景,人们已然属于传播和接受信息的人员,并且可以让人民群众由大众媒体慢慢演变成分众媒体,但是依然具有稳定的受众基数。新媒体对受众可以产生很大吸引力,如此就会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但针对媒体竞争现状而言,传统媒体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 月3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 亿,手机网民规模9.86 亿。报告称,“近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民数量不断提升,导致传统媒体受到冷落,比如电视和报纸等。对于媒体竞争情况而言,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受众注意力,传统媒体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胜负主要由受众注意力所决定,使新媒体中存在的优势可以更快地占据市场份额,得到更多青睐,而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则被不断压缩[2]。

二、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内容探析

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现状而言,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新媒体无法脱离传统媒体生存,反之亦然。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容有所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二者融合程度。

(一)媒体内容

在发展之初,多数新兴的网络媒体,均是将传统媒体内容当作基础的网络媒体,比如美国在线和雅虎等。通常人们更加了解传统媒体,比如大部分人都熟悉湖南卫视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但很少有人了解网络新闻网站,比如头条新闻和中国新闻网等。同时,我国部分大型的新闻门户网站,如搜狐、网易和新浪等,其新闻来源都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为新媒体发展提供支持[3]。因此,如果新媒体脱离传统媒体,多数很难继续发展。新媒体应将速度和内容当作指导理念,始终为受众提供新闻,且保证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时,我国严格控制新闻采访,仅规定具有较大影响力、且依托传统媒体的主流网站媒体具备采访权,如新华网、人民网、红网等,其他门户网站、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所以,新媒体若想对受众产生吸引力,需凭借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信息资源,并针对该信息资源展开深入挖掘,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

现阶段,也有一部分火爆的新媒体无须依托传统媒体资源,如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及视频号等,它们不生产新闻,但利用自主用户发送的信息资讯作为传播资源。此类媒体确实无须依托传统媒体,但未来可能会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管控。

(二)传播渠道

现阶段,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比如传输速度比较慢和单向传输等不足,这就限制传统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扩展渠道,融合转型,对互联网技术展开充分使用,设立新媒体模块,取得大量注意,方可能得到迅猛发展。比如:按照调查数据显示,周一到周五的《纽约时报》每日发行量大约为100 万,周六、日的每日发行量大约为150 万。但通过对新媒体网站进行有效构建和运营之后,浏览《纽约时报》的数量大约为4000 万。在我国也一样,大部分传统媒体创办客户端,设立微信公众号等,比如《人民日报》,其利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对新闻展开传播,同一篇新闻阅读的受众相比《人民日报》本身,受众呈几何级数递增。央视、湖南卫视等同样创办新闻客户端,成立网络电视台,通过新媒体手段,用户可以直接利用微信公众号同媒体展开交流与沟通,保证信息在传输时更加顺畅,也可以将用户疑问解决。

传统媒体需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注重新闻所具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精雕细琢多出新闻精品、新媒体“爆款”,做强做大传统媒体主业,牢牢盯紧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打造有强大影响力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收获大量用户,如此可以同新媒体形成良好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长期共存,使传统媒体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坚实基础[4]。

(三)传播技术

若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依存看作隐性,就能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依存看作显性。传统媒体不但需要采取新技术将发展水平提高,也需有效升级应用技术,并且新媒体可以有效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传统媒体中的便捷优势,实现开拓市场的目标。我国不断发展的数字化进程,既创建了平民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传播景观,也创新技术,诞生很多丰富的新兴技术,使创新传统媒体具有力量支撑,尤其是在电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微官网等方面,也包括手机客户端,都全面突破传统电视地位,并且与数字时代中存在的发展机遇相结合。互联网于结合传统媒体的载体,既可以引导电视媒体发展方向,也可以将电视时效性提升,提高吸引力,更大程度地拓展电视新闻所具有的发展空间。

手机和电视媒体间可以互相补充。因为不断提高的通讯技术水平,手机得到广泛使用,其功能非常丰富,并且也在持续发展,尤其是通讯软件的诞生,比如微信、抖音等,提高人们记录、存储和传输信息的便捷性[5]。特别是在传播新闻资讯上具有很大优势,同时大多数传统媒体提供手机新闻软件和新闻服务等,把电视中的新闻转变为数字化,同时有效采取Adaptive Antenna Array 平台把新闻传递到用户手机内,使用户在得到新闻信息时更具便利性,在对新闻进行查阅时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

升级传统电视,使其变为交互网络电视,也就是IPTV,此种电视关键是凭借互联网抑或是宽带等展示节目信息,互动性属于交互网络电视的最大特征。IDTV 也就是数字交互电视的产生,进一步改变我国传播电视媒体人员的定位和受众定位。同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传播和接收人员的位置零散现象,但是二者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新兴媒介的产生,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形成共生关系,且非常强烈,通过合作不断进行融合发展,通过竞争促使自身不断前进。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补充与发展

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信息传输所面对的问题,传统媒体为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融合新媒体,积极探索革新方法。同时,以三网融合为背景,虽然新媒体得以迅猛发展,但新媒体的发展十分艰难曲折,相当一部分新媒体高度依赖传统媒体内容,同时也代表新媒体承担宣传传统媒体的责任,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提高。所以,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而言,要更进一步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有效推进二者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传统媒体内部融合

传统媒体若想得到发展,需进行内部融合。如融合广播、电视和报纸,让媒体信息在发布时便利性更强,利用广播电视对信息进行传播,能转变电视媒体。同时,对一些重大事件,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中蕴含的影响力、权威性,使传播范围更广,有利于新媒体发展,为其提供一定帮助,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6]。

(二)新媒体自身融合

新媒体同传统媒体的自身融合相比,相对难度不大,这是由于新媒体内部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时间层面存在很大区别,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实现融合,能使新媒体提高市场占有率,多数门户网站都设立手机网站,例:网易、搜狐和新浪等,通过大量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使门户网站提高影响力。如苹果公司和优酷网展开合作,代表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的融合,且具有典型性,通过融合数据可以发现,凭借手机媒体,网络访问量按照几何倍数不断增长。随着5G 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功能也将更为丰富,特别是可以提高传输效率,使人们在观看视频抑或是阅读新闻时更加便利。

(三)二者融合

新媒体同传统媒体共同创建合作与发展平台时,能利用传统媒体设立的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同新媒体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和互动,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例如:网络电视台(如芒果TV)属于融合了网络媒体和以往电视媒体的新形式,网络媒体的兴起关键在于以往电视媒体的内容资源非常丰富,且受众基础比较大。网络媒体不是单纯的复制电视媒体,而是通过新媒体技术达到网络和电视之间的同步直播,使节目点击率得以大幅提升,且网络电视台的功能也包括快进以及下载、弹幕以及点播等,冲破传统电视单项传递的情况,将受众在传递信息时的主体性提升[7]。同时,新媒体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和网络电视台之间的融合体现出来,以三网融合为背景,提高传输速度就可以实现网络直播。此种方式会对人们产生很大吸引力,引起受众兴趣,但是以往电视媒体需通过直播平台将媒体影响力提升。融合电视媒体和手机媒体,可以使新媒体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具有良好机遇,例如:中国移动同权威媒体展开合作,通过手机让用户享受资讯信息服务,比如娱乐、文化和体育等,采取短信方式发送用户。因此,以三网融合为基础,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依存度不会降低,而是会对二者进行补充与融合。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期间,将发展渠道不断拓宽,可以提高二者的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进行探讨,发现其依存内容。首先,媒体内容的相互依存,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其次,传播渠道的相互依存;最后,传播技术的相互依存,开拓市场。如此,使新媒体内容得以丰富,令传统媒体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受众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