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文化哲学基础探析
2021-01-14王政芳陈美霞
王政芳,陈美霞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文化哲学基础探析
王政芳,陈美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1899-1921)经过多主体特别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科学理论分别与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朴素唯物观、朴素辩证思维、实践观、朴素唯物史观是契合的,这种契合产生了文化耦合力,促进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共产党宣言;科学原理;中国文化;哲学精神;文化契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诞辰。在中国共产党诞生过程中,《共产党宣言》(以下表述中简称《宣言》)无疑是起最重要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受到《宣言》的影响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宣言》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所以能起到如此重大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宣言》的科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是契合的,这种契合促进了《宣言》在中国早期(1899-1921)的广泛传播。
《宣言》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书中完整系统而又简洁凝练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中也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科学原理和思想。这些科学原理和思想与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朴素唯物观、朴素辩证思维、实践观和朴素唯物史观等哲学精神的契合。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辩证唯物论与中国文化朴素唯物观的契合
(一)《宣言》彰显了辩证唯物观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是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分析世界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它聚焦物质与意识或者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及实践观。《宣言》对这一科学理论作了很多表述,如:“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1]45“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48等等。这不仅表明了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世界观,也表明了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辩证唯物观。又如,“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1]49“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1]56等等。这些表述则强调了事物统一性与相对独立性以及实践本质的辩证唯物观思想。总之,《宣言》是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科学原理丰富内涵的。
(二)中国文化蕴含着朴素唯物观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观思想火花的文化载体。
1. 中国成语故事集中体现了朴素唯物观。如,“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即是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初步认识;“刻舟求剑”则讽刺了否认物质运动观点的愚蠢。在中国的语境中,这一成语是贬义的,实质上是表明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具有了朴素唯物观。又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对物质决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的朴素唯物观的通俗凝练。“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等,则是认识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还有,“一枕黄粱”“黄粱美梦”“按图索骥”“闭门造车”“郑人买履”“邯郸学步”等成语,也是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仅从主观出发,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2. 中国古诗词中不乏闪现朴素唯物观思想的名篇佳句。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就包含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朴素唯物思想。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说明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摆脱主观局限,必须从各个方面去观察认识事物,才能既客观又全面。而唐代诗人顾况的“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则阐释了事物发展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的朴素唯物观等等。
3. 中国许多科学文化巨匠亦不乏朴素的唯物思想。如魏晋时期的伟大数学家刘徽,在其《九章算术注》中就表现出了唯物数学观思想:其一,刘徽认为作为算学的“九九之术”来源于观天察地的实践结果;其二,刘徽提出了“数学树”思想,并阐述“数学树”之端指的就是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即是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统一;其三,刘徽在具体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求实精神和对数学研究中附会阴阳奇偶说的批判态度;其四,刘徽既肯定了数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作用,又未陷入“万物皆数”的神秘主义泥坑[2]42-43。又如著名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其学术思想就彰显了鲜明的朴素唯物观,其“格物致知论”就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此外,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医学、药学、建筑学以及水利工程、军事工程等文化遗产中,都饱含了朴素唯物观思想。换句话,朴素唯物观在中国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
由此可见,《宣言》所阐明的辩证唯物论与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朴素唯物观是契合的。
二、唯物辩证法与中国文化朴素辩证思维的契合
(一)《宣言》彰显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永恒发展的两个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三大基本规律,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以及整体与部分、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等其它范畴和内容。《宣言》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武器,在批判资产阶级没落腐朽的同时,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如,“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1]29“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30“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32又如,《宣言》以对立统一规律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1]32-33此段话,充分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力量,最终会被“炸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86。再如,《宣言》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矛盾分析法,在论述“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时最后说道:“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1]65在这里,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问题,共产党人革命运动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贯穿《宣言》始终的。
(二)中国文化充满了鲜明的朴素辩证思维
以同样的视角回望中国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辩证思维传统的国度,古代文人大都受到这种思维的熏陶,朴素辩证思维是中国文化最鲜明的思维方式。在各种典籍、文章、诗词、成语中,朴素辩证思维的光芒至今仍熠熠生辉。
从典籍上看,最具代表性、影响最深远、充满朴素辩证思维的当属《周易》。《周易》观察宇宙、自然及人事命运的基本立足点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事物自身的发展总是包含着矛盾的对立面,每一个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相反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4]145。《周易》把世界上千变万化复杂纷纭的事物抽象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认为世界就是由这一对具有对抗性的势力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发展的。而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又有它各自的具体过程,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物极必反的现象而转化到它的反面,这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此,《周易》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是辩证的,论证人事方面的变化也是辩证的[5]27。
从文章著述上看,充满朴素辩证思维的传世之作亦不少。如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开篇就指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通变》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九篇,主要是从“通”和“变”的辩证关系来论述文学创作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和“变”不可偏废。无独有偶,一千余年后,由清初诗论家叶燮所撰、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史上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理论专著《原诗》,其中的“正变论”亦彰显了朴素的辩证思维。叶燮认为,当代诗人正是“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在这里,“正变”是和“源流”“盛衰”“本末”“因创”等概念相关的一组范畴,两者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6]9。
从诗词上看,充满朴素辩证思维的名作佳句可谓不胜枚举。如,杜甫的《出塞诗》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即包含了分析或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辩证法思想。在唐朝,人们普遍喜爱国色天香的牡丹,尤以钟爱深色者居多。但白居易的《白牡丹》中“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的诗句,则表现出诗人不是片面化、绝对化看问题的思维特征,蕴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具体性原理[7]7。又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即表明了矛盾的普遍性或共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或个性之中,并通过个别事物表现出来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再如清朝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即明显包含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辩证思维发展观。
从中国成语格言上看,包含朴素辩证思维的也是数不胜数。一是包含事物普通联系观点的成语,如唇齿之寒,城门失守火、殃及池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二是包含事物永恒发展观点的成语,如刮目相看,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守株待兔,萧规曹随等。三是包含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观点的成语格言,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叶障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断章取义,匹夫有责等。四是包含质量互变规律的成语格言,如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五是包含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观点的成语,如居安思危,不相上下,自相矛盾,阴晴圆缺,此消彼长等。六是包含矛盾转化观点的成语,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相倚,因祸得福,苦尽甘来等。
综上所述,《宣言》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是与中国文化中所富有的朴素辩证思维高度契合的。
三、认识论与中国文化实践观的契合
(一)《宣言》彰显了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要围绕实践、认识、真理(或价值)三个范畴,阐明了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原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全部哲学的首要观点。《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认识论为指导去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分析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如《宣言》在批判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流派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1]61-62即是说,那些空想家们并不想通过革命的实践和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幻想的、堕落的、反动的。因而《宣言》进一步指出:“阶级斗争越发展和越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1]62这充分显示了《宣言》一以贯之的革命实践主义思想,即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自己的阶级目的。
(二)中国文化体现了鲜明的实践观
当把审视的目光转向中国文化时,我们同样发现中国文化始终也是强调实践的,即实践观也是贯穿中国文化始终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实践出真知”的朴素实践观。最著名的当属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鲜明蕴含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的实践论思想。其实,中国古代文人从来不缺乏对实践重要性以及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的认知,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明朝王阳明《传习录》中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等等。即使是一般普通民众,也大都懂得“实践出真知”道理,如《增广贤文》中的“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俗语中的“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格言中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成语中的“经验之谈”“躬行实践”“力学笃行”等,都包含了认识与实践的一致性和知行合一重要性的实践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劳动人民勇于实践、勤于实践的结晶。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基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文化,实践精神是中华民族赓续不断的重要精神标识。
因此,由上述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宣言》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与中国文化的实践观充分契合的。
四、唯物史观与中国文化朴素唯物史观的契合
(一)《宣言》彰显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贯穿《宣言》的基本哲学思想,也是《宣言》最突出的思想特色和理论特征。《宣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了唯物史观:
1. 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宣言》指出:“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1]33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基本矛盾的运动,其必然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必然灭亡,新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有制关系必将产生。因此,《宣言》明确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0
2. 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宣言》在论述“资产者和无产者”时开篇就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1]27也就是说,“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1]7的人类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是阶级对立的历史,只不过“这种对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1]49。 如在古罗马时代有贵族和平民、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中世纪时代有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时代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等,这些对立和斗争的结果无论是“整个社会受到改造”还是“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8]34。 因为在资本主义之前的阶级社会中,“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1]39。”即是说一个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它所建立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最初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巩固经济基础的,社会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使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如《宣言》所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1
3. 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宣言》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论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
在静态维度上,《宣言》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着资产阶级的法律、教育等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和性质。如《宣言》在论述资产阶级法律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1]45这说明,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其内容是由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生产生活条件等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在论述资产阶级教育时,《宣言》一针见血地说:“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46故此,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决定着资产阶级教育的性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动态维度上,《宣言》阐明了资产阶级婚姻观、民族观、宗教观、哲学观等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相应改变的。在论述这一思想时,《宣言》是如此说的:“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1]47“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切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都不值得详细讨论了。”[1]48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婚姻观、民族观、宗教观、哲学观等社会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永恒的,是暂时的、可以被改变的,改变的途径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正如《宣言》所说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49这样,《宣言》不仅阐明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唯物史观,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文化充满朴素唯物史观思想
纵观中国文化的传承历程,自始至终也充满了朴素唯物史观思想。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就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二是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三是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四是描写了一系列爱国英雄。这些思想观点主要表现在《项羽本纪》《循吏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作品中。到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不仅是唐中叶优秀的散文作家和杰出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因与王伾、王叔文、柳宗元一起领导了“永贞革新”而遭到专权宦官等大官僚们的合力反对,而被一贬再贬。在此过程中,他写了很多怀古佳作。这些作品密切联系中唐社会现实,总结历代兴亡教训,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讽古喻今,为唐王朝提供了历史借鉴,以期望统治者革除弊政,永固江山社稷。他的这种主张遵循客观历史规律的朴素唯物史观思想,主要表现在《荆州道怀古》《汉寿城春望》《金陵五题》之《石头城》《乌衣巷》等作品之中。到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中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反思。王夫之认为,“理”是指事物的规律、规则、规定等,“势”是指事物发展的固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等。即在王夫之看来,社会历史有其不可改易的法则、规律和一定如此的必然趋势,理势合一是天则,不可移易。因此王夫之“理势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他的历史规律论的朴素唯物史观。及至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魏源,继承了历史上进步思想家的进化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发展变化的。他从历代王朝的历史变化中总结出了“后世之事,胜于三代”的历史进化论。他曾说:“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后世之事,胜于三代”,即从三代到现在,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后世之事,皆远胜于三代[9]17。因此,魏源的历史进化论思想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朴素唯物史观
此外,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俗语,显示了中国文化历来具有民本思想的朴素唯物史观。
总之,《宣言》中彰显的唯物史观与中国文化蕴含的朴素唯物史观思想是有契合度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宣言》的科学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是契合的,只是契合度大小的差异。这种契合产生了文化耦合力,促进了《宣言》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今天,我们探究《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中广泛传播的文化哲学基础,其现实意义与时代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其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必然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在哲学上的高契合度,说明两者在思维逻辑上天然具有相似性,思想“血缘”的亲和度高。马克思主义一旦传入中国,必然会被中国人民所认同所接受。其二,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强大持久生命力的认识。从内生动力上看,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文化哲学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基于民族延续和升华而作出的意识形态归依。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归依不会轻易改变。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近百余年在中国的传播史、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适合中国,更可以造福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其三,要增强“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两个结合”的促进派,而不能做“两个结合”的割裂派,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吕浩奎.刘徽的唯物数学观——刘徽数学哲学思想浅析之一[J].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2).
[3]贾岚生,靳满乾.《共产党宣言》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及其价值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4]王晶.《周易》辩证法思想简述[J].沧桑,2007(5).
[5]李玲.简说《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4(1).
[6]孟昱.《原诗》的艺术辩证法——试论文中的五组范畴[D].重庆师范大学,2010.
[7]彭漪涟.辩证思维火花的闪现——读中国古诗词札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8]袁泉.论《共产党宣言》中的唯物史观思想[J].鸡西大学学报,2011.
[9]蒋海英.论魏源咏史诗中的进化历史观[J].北极光,2019.
A811
A
1672-1047(2021)06-0020-06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6.06
2021-11-03
王政芳,男,湖北黄梅人,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农业农村经济。
[责任编辑:侯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