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2021-01-14陈效萱
□文/陈效萱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提要]文旅融合是县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河南省嵩县为例,探讨县域文旅融合的模式与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发展建议。认为县域文旅融合发展必须从全局出发,凝练主题整体统筹发力,资源整合形成文旅合力,产品优化提升文旅品质,业态创新丰富文旅内涵,产业升级增强综合效益,联合营销打响文旅名片。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在保护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推进旅游多样化发展和增强文化理解力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互动共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发展必然走向文化导向和文化深入。
2018年3月,国务院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推进文旅真融合、深融合成为各省“不约而同”的方向。在全国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嵩县贯彻国家和河南省等上级部门政策精神,精准把握时代背景和发展逻辑,将文旅融合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积极谋划和主动作为,推进全县文旅融合发展步伐。
一、县域文旅融合的重点和路径
嵩县建制古老,位于中华文明发源地——河洛文化圈内,以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寺庙道观文化,以涂山氏女、有氏女传说为代表的圣母文化,以及鹤鸣九皋、问鼎中原、张良淘金与张良祠、桥北仰韶文化遗址、陆浑文化长廊、白云山名人石刻群、白云山红色文化等构成的独特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嵩县发展大旅游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2019年是嵩县文旅融合的开元之年,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项目发力,九大文旅项目。2019年嵩县成立传承黄河文化项目建设指挥部,充分挖掘嵩县深厚文化历史,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开展首批9个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传承黄河文化,保护黄河生态,讲好嵩县故事。首批九大文旅项目分别是伊尹文化传承项目、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纪念馆建设项目、万氏故居万氏佳城修缮项目、车村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旧县前河交通水利工程保护利用项目、陆浑水库纪念馆建设项目、两程故里提升及南陆浑古城保护项目、大禹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和陆浑国家湿地公园文化提升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嵩县的生态环境,丰富嵩县的旅游业态,推动嵩县的经济发展。
(二)景区聚力,丰富特色活动。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嵩县成为中原生态资源富集区、伏牛山生态旅游核心区,开发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天池山、木札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陆浑湖等全国知名旅游区。以景区为着力点,争相开展特色主题文化活动,发挥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岭等为主的大景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景区建设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三)乡村接力,文旅全面开花。嵩县从2016年开始,实施“572510工程”,即每年打造5个特色小镇,三年覆盖全县16个乡镇;提升7条精品线路(生态景观廊道);建设2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办10个休闲农业观光园。坚持“一沟一品、一岭一特色”,打造车村白云花谷、白河云岩寺河谷等沟域、岭域经济带,重点发展田湖闫庄川区、高都川区等休闲农业片区,做到以点穿线,以线带面,最终形成城乡共融、山水相映的“5A嵩县”美丽图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拥有大坪中原花乡、白河千年银杏林、大章太极山、木植街杨山、旧县仙女潭、田湖嵩湖生态园等23处乡村旅游点,已成为中原旅游的新亮点,全域旅游格局逐步扩大。
二、县域文旅融合模式和经验
(一)主动作为,彰显领导力。关于加深嵩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事业更进一步发展,嵩县人民政府主动谋划,创新策划,激活文化旅游创造力,推动嵩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农家宾馆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景区周边旅游要素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民宿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嵩县奖补扶持精品民宿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带动和激励文旅产业发展。对景区开发、农家宾馆建设、旅游商品生产等进行重点扶持或奖励。加大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开展主题文化营销活动,着力推广嵩县品牌形象。成功举办了中国汽车自驾与露营大会、环陆浑湖马拉松比赛、杨山消夏露营节等一系列节事活动。每年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乡镇和县直部门参与,分赴省内外30余个客源城市举办嵩县旅游专场推介会、招商会。
(二)体制创新,增强统筹力。嵩县文旅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20多年来,嵩县旅游管理体制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历经了旅游局、文化旅游局、旅游管理委员会、旅游发展委员会、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五个发展阶段。坚持党政主导,高位推动旅游发展。2007年成立嵩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嵩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县四大班子均有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均有旅游办公室。
(三)以优带强,打造示范力。整合优势资源,鼎力打造核心精品景区。打造龙头景区,带动周边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与河南瑞贝卡集团签订了总投资达120亿元人民币的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合作协议,以5A景区白云山为核心,涵盖两个乡镇、四大板块,明确了“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山上建设风景名胜区,山下建设旅游风情小镇,最终实现白云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同时,木札岭周边的森林小镇、天池山周边的天池风情小镇均正在建设之中。
(四)注重创新,塑造源动力。“旅游带动”发展战略、“5A嵩县”、“县域景区”发展理念、“5A嵩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工业围绕旅游上项目,第三产业围绕旅游上水平,各行各业围绕旅游搞服务”的发展思路,嵩县不断创新。同时,在“旅游业融合一产、提升二产、带动三产”的基础上,又提出从“旅游+”到“+旅游”转变的理念,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变“农民”为旅游从业者,变“农村”为旅游景点。
此外,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品牌营销。在形象上进行整体营销,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品牌宣传,运用新媒体进行微博营销等,营销方式不断创新。
三、县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旅主题不突出。嵩县贯彻国家和河南省等上级部门政策精神,精准把握时代背景和发展逻辑,将文旅融合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文化旅游的主题不明确、不突出,缺少一个能够包容嵩县文化旅游特色的主题概念。嵩县文化资源众多,这个主题应能充分展现嵩县文化资源价值,并能很好地彰显嵩县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少项目落地时主题不清;另一方面避免同质化发展。
(二)覆盖范围不全面。从整体来看,目前嵩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范围尚未铺展开,这是初期发展阶段的必经历程。文化旅游应深入涵盖居民生活、融入嵩县全域发展。因此,未来嵩县的文旅发展不止局限于部分景区或项目,在空间范围上向更多景区和乡村扩展,在文化内涵上汲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等多种文化精华,在开发方式上“项目+活动+产品”齐头并进。
(三)文化内涵不深入。目前,嵩县开展文旅项目建设的同时,各个景区结合景区特色,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活动,获得了显著的营销效果。但目前对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现尚未深入,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浅层形式表现上,文化内涵不突出,文化创意、文化体验、文创产品,以及现代科技元素等在文化旅游融合中的应用较少,缺乏具有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的精品项目。
(四)产业效益不明显。嵩县由于文旅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效益还不甚明显,大部分景区和项目的产业业态局限于观光休闲,收益多来自于食宿、交通、门票,深层次度假体验、文化体验、文创产品等效益不高。部分项目的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晰,还没有形成或打造出较为清晰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不少项目对于产业化运营和市场化运作缺乏了解,不利于文旅融合项目的高效和高质发展。
(五)品牌体系不完善。目前,“5A嵩县”品牌已经具有很强的认知度和推广度,但要想保持和促进嵩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品牌体系。在品牌认知、品牌支撑、品牌维护等多个方面,都要进行拓展提升。
四、县域文旅融合发展建议
(一)凝练主题,整体统筹发力。挖掘嵩县文化资源特色,以“5A嵩县”为品牌引领,凝练文旅发展主题,为嵩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明确定位。凝练并突出统一的文旅主题,如“人杰地灵,名耀嵩州”,进行全县域整体设计,从景区形象、项目定位、乡村文旅主题等多个层面进行支撑;结合资源特色,设计一系列支撑主题的产品;全县进行统一推广,逐渐向游客市场渗透嵩县文旅定位。
(二)资源整合,形成文旅合力。梳理嵩县的乡村、生态、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进行统筹谋划、资源整合,实现一体化和差异化同步发展。一体化发展即将嵩县文旅看作一个整体,对全县文旅资源进行梳理,为实现整体最优,统一规划、统一品牌、交通联动、联合营销。差异化发展即在一体化品牌引导下,对县域内景区、项目、乡村进行分别设计,实现统筹规划下的定位差异化、主题差异化、产品差异化、营销差异化。在选取各自优势时,注意有强有弱、有取有舍、互相促进,形成整体合力。
(三)产品优化,提升文旅品质。提高景区度假区服务品质,拉长产业链条。支持白云山、天池山、木扎岭等景区转型升级,成为引领休闲康养发展的文旅度假区目的地。坚持文旅融合、产城融合,支持白云小镇、手绘小镇、石头部落,以及其他具备文化优势的一批特色小镇发展。创造性开展各类民俗节庆、传统节庆、主题节庆以及现代节庆等,引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依托红二十五军长征沿线等红色资源,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旅游载体、经典景区和研学基地。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商业、医疗、教育等融合发展,催生一批特色民宿、乡村微度假综合体、体育旅游示范景区、医疗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
(四)业态创新,丰富文旅内涵。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通过开发型融合和体验式融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加大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模式有活化型融合、保护型融合。推进当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通过创意、重组、延伸等多种方式,推进电影、表演艺术、设计、时尚、新媒体等与旅游进行融合。
(五)产业升级,增强综合效益。无论是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还是文旅项目的开发,嵩县在文旅产业上的提升应从现有项目的优化升级,以及文旅项目的数量增加共同着力,完善文旅产品体系,提升产业内涵,在产业升级上求强突破,以产业要素集聚、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内涵提升为重点,实现“质”的跨越。
(六)联合营销,打响文旅名片。加强顶层设计,叫响“5A嵩县”等对内对外宣介品牌,注重协调联动,发挥“5A嵩县”品牌优势,提升嵩县文旅品牌认知。将嵩县文旅品牌作为“5A嵩县”品牌的子品牌进行营销,逐步向游客市场渗透嵩县文旅特色。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针对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进一步创新宣传手段,继续利用现代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引导各经营单位作为嵩县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做强做大做优自身的同时,在嵩县文旅发展的统筹安排下,在市场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实施联动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