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翻译视域下我国民歌跨文化翻译探究

2021-01-14朱虹博桂文婷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语音节民歌

朱虹博,桂文婷

(南宁理工学院文理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之下,传播具有独特中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特色的民歌,具有重要意义。民歌作为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地民歌都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元素,在其内容、措辞、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民歌英译有助于宣扬民族文化,展现我国各地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增强文化交流。然而民歌的跨文化翻译对译者的知识储备、文化储备、文学素养的能力要求较高,民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极具挑战的工作。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探讨民歌翻译的原则。

一、文化翻译理论与民歌翻译的适配性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语言客体地位,主张翻译是两种语言符号互相转化。但随着英国翻译学家苏珊·巴斯奈特与列费维尔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的出版,译学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论,认为:翻译应更多地关注文本的文化语境而不应该局限于语言符号转换的静态系统之中。文化翻译理论内涵:(一)对翻译的本质的解释:翻译的本质实际上是跨文化之间的相互传递和交流,是译者通过译语文本,再现原语言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交际活动,而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码和编码过程。(二)对于翻译的目的的解释:翻译应当以交流文化为目的,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实现文化交融。(三)对于翻译评价标准的解释:衡量译文的标准在于是否将原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译语文本中,以译语读者在译语文本中所获得的文化信息,是否与原语读者在原语文本中所获得的文化信息对等作为衡量标准。正是因为文化翻译理论提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语文化,主张翻译过程中传递原语文化特质,该理论能真正实现文化层面的交流沟通,突破了传统语言学派的限制,彰显原语文化内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翻译理论对于推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二、民歌的跨文化传播

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是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跨文化从传播有利于不同民族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分享。各异质文化可以通过“跨”而实现传播和交流。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民族社会体之间进行信息文化的互通融合和资源共享的一种现象。而文化的意义在于传承,传承就必须依靠传播。文化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的。跨文化传播在异质的文化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传播文化成为可能。 翻译是异质文化之间沟通的媒介,因此,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异质文化通过翻译实现传播的过程。

三、民歌跨文化翻译策略

(一) 功能对等理论

不同的歌词在不同语境下意义不同,民歌的歌词也有不同的地域色彩。因此,翻译过程要照顾原文和译文读者,即以读者为翻译中心,这便是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首先,在语义上要实现对等。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是,首先不能在语义上出错。必须保证对译文信息的准确把握。其次,要注意民歌的原文和译文的风格对等。民歌的译文版本要保留原语的风格,让译文读者感受到民歌的氛围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最后,还要注意文化对等。由于文化差异,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歌词中,如果无法翻译出真正的意思,那么译语读者则会无法理解原语文化内容。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你大你妈爱银钱”这句话的方言“你大”指的是陕北方言中的父亲,所以不能翻译成“big”。再例如,“红格丹丹的日头照山的个畔”一句中,要考虑到歌词的情感,才能达到原文和译文在文化上的对等,将“照”译为“scorching”比“shining”要更合适,因为前者表达劳动人民在烈日下劳作的心理状态,更能达到情感上的对等。

(二) “三美”原则

民歌的歌词从形式上来看,类似诗歌,因此在翻译时,也可以从“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着手翻译。因此,“三美”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民歌的歌词翻译。从这个原则出发,也可以翻译出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译文。例如壮族歌谣中“我俩有情永相依,狮伴麒麟不相离”译为“We attach to each other,As the Kylin keep together”译文采用的是押尾韵的方法,既符合中文歌词中的押尾韵,也能体现出音美。再看陕北民歌,“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牡丹花儿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可以译为“Pick, pick, pick peony, three or two are in a basket, peony flowers are so lovely, the girls smile when they pick it.”四句歌词采用的不仅有押尾韵,还有押头韵,而且音节数基本一致。这样的译文不仅体现了音美,还体现形美。再比如民歌《兰花花》,“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蓝格荧荧的彩”,译为“Black black thread, blue blue thread, the blue colour’s so bright.”此处译文运用重复的手法,增加译文的传唱度,使得译文流畅自然,还运用了押头韵,也填补了原语押韵的效果,再现美感。在翻译民歌时,还要考虑的是韵律和节奏的对等。因为译文也是需要拿来传唱,所以歌词应该整齐有韵律。有的民歌中也会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因此在翻译中,也不能丢失原语的文化特点。比如在民歌歌词“河湾里的石头打不起个坝,手拿上相片也拉不上个话。”译为“A stone, however big, is not enough for building a dam. A photo of you in hand is not equal to stay with you in person.”原文两句歌词其实是一组比喻,比喻恋人被拆散,姑娘拿着心爱之人的相片,对着相片说话,也不能有任何回复。就好像捡了一块河湾里的石头,但是也无法建成大坝。此处译文however的使用,加强了语气,和下半句 is not equal to相对应,也译出了比喻的修辞,类比处姑娘思念情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让译文读者能同样感受到悲痛。

(三) 可唱性原则

民歌是民间传唱的歌曲,通过传唱演变至今。歌曲本身是用语言在唱歌,所以在翻译时,是否具有可唱性,也是翻译过程必须考虑的问题。中英文歌曲的韵脚不同,在翻译时,也得考虑到声调和节奏的匹配。还要注意民歌方言中特殊词汇的翻译,要保留文化的特色,不失掉方言土语的特点,也要符合英文歌曲的特色。真正的民歌翻译,必须是歌词和乐曲结合起来,在翻译的同时,译者也要心中有配曲。中文汉字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英文单词则有单音节词、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译文必须和原文在音节上对等。中文为了达到音节对等的目的,会增加装饰性的衬词。衬词除了可以增强情感,还可以填补音节。比如陕北民歌《庄稼汉》“深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呀那个天。吼一嗓子信天游,唱唱咱庄稼那个汉。水个灵灵的兰花花,虎个生生的汉。”这里面的衬词“呀”“那个”都是为了增加中文民歌中的音节。翻译时可以模仿相类似的发音,因此可以译为“No other place is like the Loess Plateau, our hometown. For our countryman, let me sing a mountain song. So beautiful the women and so vigorous the men.”再比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中的一句“麻里里雀,打肚肚飞,飞来飞去上树梢呀么”一句中名词、动词、量词、副词都可能产生重叠,以增强美感和美化旋律。因此在翻译时要尽量减少原语言中元素的损失,尽量在语感上传递原文韵味。

猜你喜欢

原语音节民歌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看音节说句子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穿花衣 唱民歌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