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2021-01-14孙常春

山西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吕梁山造林林业

孙常春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1 工程建设概况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工程位于山西省西部、晋陕峡谷东侧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工程按功能区划,分为晋西北防风固沙林区、晋西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林区以及晋西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区3个区域。其中涉及3个重点流域:即忻州市朱家川流域、吕梁市三川河流域、临汾市昕水河流域,共有23个县和4个国有林管理局建设单位。由于工程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同时也是较大的国家级贫困县连片区域,为彻底改善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该区域列为全省综改配套改革试验区并于2013年启动实施。项目建设8年来,通过国家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及省级林业建设工程的实施,累计配套完成工程建设任务50.444万hm2,逐步实现了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工程示范引领作用突显的良好效应,同时该区域已经成为山西林业建设的主战场。

2 工程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领导重视,持续有力推进工程建设

“十三五”时期以来,全省立足工程区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高度叠加的现状,高位推动、科技创新、模式升级、效益引领实施林业工程。为持续推进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工程建设,2014年、2015年分别在吕梁市、忻州市召开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2020年又选择在吕梁市临县召开全省国土绿化现场推进会,对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进行安排部署,以推动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2.2 任务倾斜,保障区域林业快速发展

由于该地区宜林荒山荒地绝大多数立地条件较差、生态极度脆弱,需要以非常规的措施和力度进行生态治理。而国家对林业工程投资标准较低,2013年-2016年间,省财政出资4.85亿元为该区内国家林业工程给予地方配套,亩均配套达到250元,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每公顷8250元;201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安排部署,工程任务全力向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倾斜,在脱贫攻坚期内任务只增不减,各工程实施单位也出台相应政策和机制办法,加强了技术队伍培训等措施,有力支撑了该区域林业发展。

2.3 突出精品,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在每年的工程建设中,坚持“抓重点、抓亮点、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一是抓精品工程建设。在工程区布局实施精品示范工程,通过严格的逐级审批程序,使建设单位的规划方案、施工设计都达到了示范工程建设的要求;二是抓规模发展,坚持集中连片布局,整流域推进,规模化治理模式;三是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在工程区全面推广了径流林业整地造林技术、覆盖造林技术、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混交造林技术、根宝与生根粉应用造林技术、黄土丘陵区保持水土造林技术等,使植苗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4 出台制度,保障工程建设成效

为确保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实现工程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全省先后出台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试行)》,2019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吕梁山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制定禁牧、休牧、轮牧办法,严禁在休牧期放牧和轮牧区超载过牧。在强化工程区建设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建设成果的后期巩固。

2.5 创新机制,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岚县率先开展购买式造林,为全省造林机制创新开了先河;石楼县创新合作社组织方式,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大宁县拓展合作社经营范围,将合作社升级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拓宽了合作社的经营渠道,增加了社员收入。区域内4个国有林区按照省林业和草原局“1局联3县”工作安排部署,与吕梁山区县联合造林、联合育苗、联合攻关、联合创新,彰显了国有林区争当林草建设先锋的主力军、排头兵风貌。通过不断尝试大户流转经营、企业开发经营、专业(队)合作社联户经营等林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民营林业等多种所有制林业形式发展,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发展林业、开发林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6 发展产业,保障工程区群众持续增收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思路,坚持走生态经济型路子,坚持把绿色富民产业作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吕梁山区重点推进沿黄河红枣、丘陵核桃、晋西北沙棘等生态型经济林,并出台了专门的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鼓励农户将经济林经营权流转给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实现了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户林业资产性收益;连续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实现亩均增产30%以上。

3 工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3.1 生态效益方面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量360多万t,年新增水土保持林固土效益0.93亿元、保肥效益1.59亿元。项目区森林每年涵养水源总量新增8200万m3,年新增水源涵养林效益3.94亿元。每公顷防风固沙林可保护农田和草地20hm2~30hm2,每年可阻沙450m3~600m3,阻止流沙移动4.0m~8.0m。

3.2 经济效益方面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各县在近年林业工程建设中,都十分重视生态林建设,先后建起了以核桃、红枣、花椒、苹果、梨为主的干鲜果生产基地。通过经济林项目的建设,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了农村种植业,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工程建设还立足于实际,将工程建设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工程区共成立了1531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任务全部由合作社实施,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产、获取劳动收益和盈余分配,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吕梁市通过扶贫攻坚合作社运营,使每人每年增收4000多元,造百亩林可以稳定脱贫8人,林业生态建设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重要产业。

3.3 社会效益方面

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项目区百姓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城镇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营造林措施,绿化美化城镇生活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可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等新农村建设目标,提高城乡群众的生存质量。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投资标准亟待提高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是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极度脆弱区,是亟需加强治理之地。通过多年的生态建设,区域内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大部分已造林,剩余的宜林地立地条件越来越差,而且人力和苗木等成本逐年上涨,投资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建议,在加大投资标准的前提下,针对目前吕梁山区存在的沙化地、石质山等困难立地,依地类分别进行投资。

4.2 抚育管护力度亟需加大

经过连续8年的持续不断治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面貌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善。由于工程区范围内23县以前全部为贫困县,治理成果后期管护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抚育管护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幼树幼林生长。建议,加大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新造林管护和幼林抚育力度,以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猜你喜欢

吕梁山造林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蒲谷香:从吕梁山走到巴拿马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山西吕梁山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