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的艺术审美表现力培养机制分析
2021-01-14单丹星辽宁芭蕾舞团
单丹星 辽宁芭蕾舞团
芭蕾舞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带给人的视觉美感,更能由衷地迸发出来自舞者心灵的表现形式,它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以震撼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冲击,在观看的同时被它的优美舞姿和透过舞姿呈现出的强烈的情感表达所折服,在这样的高雅的舞种中如何更进一步的培养芭蕾舞艺术审美表现力则需要细心地挖掘和探索,力求把芭蕾舞推动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一、芭蕾舞的表现力
(一)绷、直、轻
芭蕾舞表演者有专配的舞蹈鞋,在舞蹈的全过程,芭蕾舞演员的脚背与小腿一直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这就是芭蕾舞的关于“绷”的具体形式,也是芭蕾舞的基础形体要求,对基本动作的要求是苛刻严格的,其全身的一个看似绷紧的状态是为了塑造整体的优美线条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能量体现,在视觉上给人以无线的舒展和延伸感,脚尖立地更能给观众仿似舞者从地里长出来的与天地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感觉,绷紧的状态也会给人非常积极正面的良好心理感受。“直”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身体从头到脚的垂直,双臂舒展开在一条直线上,犹如边防士兵的军姿一样直立挺拔;还有舞蹈的走位也是呈直线分布,这源于芭蕾舞历史时期国外贵族对舞种的直线要求,国外和我国舞种的最大不同点就是直和圆的区别,他们的更刚强有力,我国的更柔软圆滑[1]。芭蕾舞者身体轻盈,每一个弹跳,在起身和落地的瞬间都能让人感觉像是长在地上的精灵,像蜻蜓点水般自如;整个芭蕾舞的全过程里都能让人感受到飘逸,轻盈的舞蹈状态,让忍不自主的放松下心情,体会这轻松舒心的舞蹈魅力。今年高考结束后有一张芭蕾舞照片被定格的特别美,艺体类考生用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演绎走出考场,照片被定格在起跳后腿和手都全力舒展的空中的一瞬间,令人百看不厌,久久回味,让所有看到此照片的人都能为之动容,惊叹芭蕾的绝美震撼。
(二)准、稳、美
精准是芭蕾舞的又一大特色,从精准的动作演绎,和舞姿的位置及线路的准确,犹如跳水运动员一样,每次的落地点对于芭蕾舞演员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变的定点,经过测验能够清晰的发现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在无论多少次的舞台演绎后,其表演路线和停顿后的点都不会改变,这是一个优秀的芭蕾舞表演者对芭蕾舞台的热爱的呈现。“稳”是芭蕾舞中每个动作的扎实和稳健,一个人芭蕾舞表演者的稳就是保证自己身体的协调性,起跳落地后的“稳”,音乐结束后节拍点的“稳”;这在双人芭蕾和好多人芭蕾时,“稳”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些高难度动作的托举旋转就更需要对稳的把控,每一个音乐节拍点鼓时的稳,随着音乐的节奏的跳跃和停顿都是要稳稳的呈现,最后的结束点的“稳”,从高潮部分到稳稳的定在一个音乐结束的节奏点上,高雅的气质配合音乐的渲染,芭蕾舞的艺术表现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2]。“美”是所有舞种都具备的艺术表现,芭蕾舞从服装形体第一眼就是美的感觉,结合着华美音乐,一场盛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被放大在舞台之上,芭蕾给人以心灵和视觉的震撼。犹如《八女投江》通过芭蕾舞蹈的形式把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演绎得如此震撼人心,用芭蕾的强烈的高贵艺术诠释革命精神的可贵,异曲同工堪称完美。
二、芭蕾舞的艺术审美表现力的培养
(一)基本功的培养
基本功是任何一项舞蹈的入门砖,只有敲好了这块砖石才能在这项艺术类里呈现好的艺术表现力。做好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能更好地对芭蕾有深层次的了解,能在具体的舞蹈里展现强烈的艺术变现力。芭蕾舞的基本功里包含对舞者的肢体表现和情感表现的结合,只有在不断的坚持训练里慢慢培养出情感和舞姿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呈现给观众一场精彩优秀的芭蕾舞作品。针对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首先是从“立脚尖”开始的,其身体的手位和脚位以及垂直的力量训练,都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部分,对一个简单的动作的重复训练是对舞者的前期的巨大考验,真正能把一件小的事情做到极致是对一门艺术的浓烈的热爱的体现,芭蕾舞的基本功立脚尖就是这样一件简单却异常重要的事情,脚上的艺术是芭蕾和其他舞种的最大区别点,一个站姿一个出场就显而易见的呈现出来。在训练中要注意腿部与身体的垂直感,立脚尖的同时,整个身体是呈紧绷的挺拔的状态,犹如一颗颗坚韧挺拔的白杨给人以积极向上,充满能量的视觉感受。《四小天鹅》以及《天鹅湖》的呈现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表演的过程流畅舒展,典雅大方,用细腻的感情和优美的舞姿把天鹅的形象变现的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塑造好芭蕾的立体感,从基本功出发把观众的眼球紧紧的吸引在舞台上,用完美的舞蹈变现力和强烈的情感输入把观众深深的折服在这样震撼人心的芭蕾舞蹈艺术里。
(二)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
芭蕾舞教学的基本功就是脚尖站立,让初入门的舞者能很好的适应立脚尖这个艰难过程是授课老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点,通过对初学者的鼓励和引导,把芭蕾的美的体现和深远历史意义以及未来的芭蕾舞的平台优势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的由心而生对芭蕾的热爱,前期更多的用引导方式让学生爱上芭蕾,基本功在长期的坚持练习下必定愈来愈扎实;后期的实际教学中更多的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开创学生自己的思维创造力,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才能真正推动芭蕾舞种的创新和进步,一味的灌输会限制学生们对芭蕾的独到的自我见解,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集大家的头脑共创出新颖的芭蕾形式[3]。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在舞蹈的编排上,让孩子们自己创造,不局限在一贯的我教你学的模式上,除了基本功的硬性条件需掌握完全,其实关于舞蹈的表现上用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才能培育出超越老师的优秀的孩子,教师要明白为祖国培育人才是我们的职责,人才的培育需要开发性的思维用宽阔长远的眼界看待孩子和教学,带着他们步入这个殿堂,敲开了大门,里面的呈现更多的让孩子自己去挖掘和体验,不要局限了孩子们的思维,很多东西大人的思维被固化了,但孩子的思想是开放的,一定要启发他们去思考创造,用新的方式方法演绎新的芭蕾舞形式。《铁人》就是芭蕾舞与中国舞在大型舞台上的首次融合,用极具震撼的表现力展现出“爱国、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并获得市场的一致好评。
(三)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包括硬性条件的学习环境布置和软性条件的学习气氛烘托,针对芭蕾舞这样高雅的艺术类学习,其学习环境的布置更应该符合其高贵典雅的艺术气息,把舞蹈教室布置得简约大气,也可以时尚或者复古,所有的效果必须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的强大体验,让人从步入教室那一刻开始心里就会自然而然的萌生出:这就是培养优秀芭蕾舞演员的地方。学习气氛的烘托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氛围营造了,提前的对课程安排设计,把有趣的活动带入教学,用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授课,首先让你的孩子们先喜欢上你最重要,喜欢上代课老师,不管她是教的什么一定会让孩子提高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就是爱屋及乌的反应,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会更加深和学生的粘性,把艰苦的舞蹈基本功学习演变成愉快的课堂交流;把控好教室的学习气氛需要老师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用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个别的走神开小差的孩子,这就好比你处在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环境里你这就也会变得爱学习,你身边都是优秀的孩子你这就也会跟着变优秀起来,三勤带一懒,三懒带一勤,这就是很好的关于学习环境的影响[2]。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芭蕾舞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比如实时的音乐互动,临场的自我发挥,给你一段音乐自然随着节拍起舞,充分展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对芭蕾舞的表现力,所有的教育都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想象;不同情绪的表达,通过舞蹈演绎出不同情绪的表达,不说话只是舞蹈让你演绎出带有情绪的舞姿,这就是在培养孩子对舞蹈的表现力,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挖掘出自己都没发现的闪光点。
(四)多种表现形式的体现
芭蕾舞的艺术审美表现力在舞蹈的全过程,在每个节拍点的跳跃,起身,定格;舞者对音乐情绪的感知力非常强烈,通过肢体动作的呈现让人仿佛在看一部大片,浓郁的情感迸发洋溢在整个舞台[1]。芭蕾舞演绎的舞台剧《花木兰》,通过芭蕾的柔美刚正把木兰的无兄长的无奈之举以及木兰男装赴戎机的气概之举、战士们身经百战的英雄之举都变现的精准无误,精彩绝伦;用芭蕾的昂首挺拔,延伸舒展把木兰的豪爽坚毅的性格展示出来,完美契合,无论木兰女装时的娇美还是男装的骁勇都鲜活的呈现在了舞台之上,给人深深的心灵震撼感。灵魂舞者的灵魂演绎,算得上对舞蹈演员来说最高的称赞。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把芭蕾舞的表现力诠释得更加精彩,可以是单人的芭蕾舞表演,可以是双人的芭蕾舞,可以是多人的舞台剧形式,还有水上芭蕾,水下芭蕾,冰上芭蕾,也可以是和其他舞种的结合演出,可以各种音乐尝试演出,创新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体验中知道到适合的点,再深挖就能有新的突破;芭蕾舞的舞台表现上大体可以区分为“抒情派”与“戏剧派”,都着重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和自我诠释上,用多样化的变现形式把芭蕾融入在更多的艺术表演里,让人们通过更多的途径来了解芭蕾这项高贵典雅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芭蕾舞以人体及神态情感作为艺术表现的工具,呈现出高贵典雅的艺术魅力,给人积极上进的思想觉悟,让人在视觉美感的享受中感悟崇高的思想境意,其刻画的高尚的人物情操表现的酣畅淋漓,用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把芭蕾融入在音乐节奏的血液里,呈现出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