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疗效分析

2021-01-13靳林音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儿童

靳林音

【摘要】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1月-2021年2月;病例类型:自闭症儿童;病例总数:64例;分组方式:随机信封法;组别:参照组、观察组;组别例数:32例;护理方式:心理干预、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比较项目:动作发展能力评分、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儿动作发展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儿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自闭症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改善患儿动作发展能力,可以改善患儿自闭症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归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范畴,大部分该疾病患儿具有感觉统合障碍,所以该疾病患儿不能准确接收并处理感觉信息,临床表现以感觉迟钝、过敏、刺激寻求等为主,临床需积极治疗,改善其症状,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干預方式包括沟通、做游戏、训练活动等,方法多样,均具有一定效果。本文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接收的64例儿童自闭症患者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病例选用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均为自闭症儿童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为患儿分组,各组均为32例。参照组中,男生和女生人数依次为18和14,包括年龄最大者6岁和年龄最小者4岁,中位年龄为(4.17±1.22)岁。观察组中,男生和女生人数分别为17和15,年龄最大者6岁,年龄最小者3岁,中位年龄为(4.05±1.01)岁。两组相比所得,年龄和性别方面均没有较大区别,符合比较条件,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为患儿实施心理干预,多与患儿交流,鼓励患儿,安抚患儿情绪,协助患儿走出内心世界;与患儿家属多沟通,让患儿家属多和患儿交流,让患儿感受家庭温暖,促进患儿积极打开心扉,保持愉悦心情;每周绘画一次,让患儿按照自己想法绘画,并由心理医生评价绘画内容,了解患儿心理情况并做出指导。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为患儿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具体内容包括:按照患儿临床特征对其实施前庭平衡觉锻炼、触觉锻炼以及弹跳锻炼等项目,在锻炼时协助患儿开展跳床、滑梯、滑板等游戏,让其产生训练兴趣,提升其自信心,进而锻炼其大脑与身体的协调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自闭症患儿治疗有效率、动作发展能力评分、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情况。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方面,显效指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正常或提升10分以上,有效指患儿自闭症评定量表分值介于5-9分之间,无效指患儿自闭症评分量表分值低于5分,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自闭症评分量表通过自闭症行为量表进行评定,包括57个项目,分值0-171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动作发展能力评分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两方面,分值0-50分,分值越高表明动作发展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结果涉及统计的内容均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项目涵盖计数和计量数据两种,前者通过T值和(均数±标准差)进行检验和表述,后者通过X²和n(%)进行检验和表述,最终结果以P值和0.05的大小关系进行评定,小于0.05则表明统计意义存在。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动作发展能力评分、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

动作发展能力评分、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分别高于、低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自闭症儿童常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异常、智能异常等,如不愿与人交往,缺乏目光接触,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常常独处、不合群,没有或很少语言交流;常常两岁仍不会说话,或者出现语言倒退,与人交流困难,甚至用手势表达;兴趣狭窄,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游戏和玩具不感兴趣,对非玩具物品感兴趣,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转圈、拍手、跺脚等;智力水平表现不一,部分患儿有智力发育迟缓,有的智力正常。对于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方式较多,如药物、心理、感觉统合训练等,虽然药物和心理治疗能够产生一定疗效,但对于患儿多动、自残等行为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具有治疗局限性。感觉统合训练是对个体听觉、视觉障碍等进行治疗的心理过程,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各个项目均存在针对性,按照患儿不同能力进行干预,可以对患儿触觉、前庭平衡觉等进行训练,从而锻炼患儿平衡感,调整患儿神经机能,提升患儿身体灵活运动能力。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患儿信心可以得到提升,对事物的好奇心得到培养,能够产生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能力,加强患儿下肢、腰腹部肌群力量,改善患儿身体运动协调力和心肺耐力,从本文研究中可见,患儿经感觉统合训练后,动作发展能力评分得到提升,足以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对患儿静态、动态平衡力以及身体运动协调力的改善作用。在本文研究中,患儿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表明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改善患儿自闭症行为,利于患儿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为自闭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升患儿动作发展能力,改善患儿自闭症情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娟娥,李晓乐,李家妮. 团体语言训练、团体感觉统合游戏及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2):340-342.

[2]韩文娟,邓猛. 国外感觉统合疗法与自闭症儿童循证实践相关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2019(02):30-37.

[3]乐文静,邹凯华,曾晓林,杨蝉铭. 感统加入SET联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效果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05):33-34.

[4]胡继南,李伟. 知动介入自闭症感觉统合训练的个案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4):163-166.

猜你喜欢

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儿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智力缺陷儿童康复训练中应用感觉统合训练探析
如何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
感觉统合训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