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炮兵第一部自编“测地勤务教范”编写纪实
2021-01-13金大鹏
炮兵是一个技术兵种,需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战争之神的作用,这就需要在炮兵部队从新兵入伍后,就要按照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我军在1959年前,没有全军的统一自编通用教程教范,基本上都是沿用苏军的教材和各基层部队自行编写的资料来进行教学和训练,因为苏军和我军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很多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为快速提升炮兵部队战斗力,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炮兵实战的经验,军委炮兵领导机关决定,从1959年5月起,抽调全军炮兵院校和部队的专家学者,按照各类专业特点,组成多个编写组,如射击、战术、测地等编写组,分别在不同院校进行编写工作。我当时作为部队的年轻技术骨干,被抽调到沈阳高级炮兵学校,重点承担测地勤务教范编写组工作,并自始至终参加了编写、汇总、审核定稿三个阶段的全部工作。
编写组由六人组成,高级炮校训练部测地教研室主任赵传绩,教员高汝饶,高射炮兵学校一名教员、沈阳炮校一名教员,某部一名有工作经验的测地排长和时任炮七师十九团司令部测地勤务主任的我组成。时任高级炮校校长孔从周中将十分重视,亲自主抓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指定由沈阳高级炮校训练部部长负责日常工作,赵传绩同志为编写组组长,趙传绩同志大学本科毕业,业务强,教学经验丰富,有领导能力又善于团结同志,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大家相处融洽、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编写中所需的车辆、器材、人员,高级炮校给予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编写过程中,首先是思想重视目达明确。组织学习上级有关编写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安排和要求,端正态度明确目达,做到安心工作,集中精力,认真负责,梳理苏联、德国等相关教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军炮兵特点的基调。大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共识,用了十多天时间,拟定出编写大纲;第二步是科学分工合理安排。教范初步规化为前言、测地器材的性能、使用和保养(包括TT-2、TT-3经纬仪、方向盘、对数表、视距板、标杆、钢卷尺等)、天文测量、精密测地、简易测地、各种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测地、高射炮兵测地、进攻防御战中测地作业的实施程序等。各种附表等部分,不同部分落实到个人,在开始编写前,组织大家还认真阅读了国外相关资料和国内炮兵实战的相关数据,这个阶段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个人初稿完成后,全组再逐章逐节讨论修改增加新的内容,如:前方交会法,一般都是用正弦定理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但正弦函数的函数值从0°-90°变化为0-1,当一个测量夹角小于15°时,其函数值变化很大,测量如有误差,则边长值和坐标值就不准确,为此我们增加了用余弦定理来计算边长的方法,因余弦函数的函数值从0°-90°变化为1-0,夹角小函数值变化不大,故:计算出的边长误差也很小。对已保留的苏军教材中的一些测地方法,也改变了其名称,如波泰诺特法改为三点后方交会法,冈振法改为两点后方交会法,以适应我军的称呼特点;第三步是科学调研确保精准。为保障测地作业的准确性,我们对一些重要测量计算方法,多次到野外进行实地操作验证,力求准确无误。为搞清坑道内炮位的测量,我负责组织到大连海防前沿阵地实地考察,联系好大连警备区,办好手续后,其他同志随后到达,在大连工作期间,我们编写组由警备区司令部一位参谋带领,乘警备区派出的车辆翻山越岭,察看了海边不同类型的四个炮兵坑道。并在现场研究了适合的测量方法,实地作业,很有收获。在大连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沈阳到大连的火车最早一班是上午八点多到大连,由于当时火车上没有餐饮供应,到达大连后大家就到车站食堂吃早餐,毛蚬子和面条,可能毛蚬子不新鲜,饭后住进警备区招待所不久,先后就有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三人紧急送到215医院住院治疗,两人症状较轻仅看了门诊,我因提前吃了早飯,故未食物中毒,这样在大连先休息了三天,才开始工作的。
编写期间,军委炮兵领导为了提高测地作业的速度,经苏联专家建议,从苏联进口一辆连测车,这是我军从未使用过的测地器材,车辆送到高级炮校,由我们编写组使用。连测车就是把专用测量仪器,固定在一辆军用吉普车上,它的核心装备置就是一台高速旋转的陀螺仪等专用设备,开始工作时需将连测车开到一个已有坐标的点上,将坐标数值装在车专用仪器上,打开高速旋转仪,并将陀螺的一侧对准坐标北的方向。由于陀螺高速旋转的惯性作用,不论车辆如何开动,陀螺的一侧永远都会对准坐标北的方向,这样利用车轮行走所得出的距离就可得出所需点的坐标,达到快速化的要求。但经我们多次验证,连测车的作业精度远达不到精密测地的标准,究其原因,经过我反复验证分析,主要是道路的土质、坡度、泥泞和车轮磨损等因素造成,但因其有快速的特点,对喀秋莎火箭炮这种一次齐射后就要马上转移阵地,并在新阵地上进行第二次齐射的火炮来说,还是比较适用的。作为一种新的测量仪器,我在教范编写中也作重要介绍,后来连测车并未装备部队,仅在院校备有进行教学用。编写工作后期,我们还和宣化炮兵学院派来专业教员进行了学术交流,采纳了一些好的建议,当年9月份,我们基本完成了初稿编写工作,然后进行校正文字修饰,重新设计和计算出1960年--1970年间各种必须的附表和数据。
1959年9月军委炮兵决定,各类教范编军组派专人带资料到南京作厂第三炮校集中汇总,测地勤务编写组决定,委派我代表编写组去南京专题汇报工作。到达南京后,我被安排和射击教范编写组、炮兵地形教范编写组同在一间办公室工作,工作程序大致是先向牵头领导和专业人员汇报编写工作的情况,教范结构、特点、主要内容和新增的部分,还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的,然后一起看资料,回答和研究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边看边研究,先后持续了十多天时间。期间对一些重要的测量方法还和有关人员到汤山靶场进行实地检验,如:为保障夜间炮兵阵地转移后能及时准确的测量出新阵地的坐标,进行了曳光弹三点后方交会法的作业测量,即予先在我军后方四个坐标点上,各安装一挺轻机枪,枪管对准坐标点,并与地水平面垂直,用电台和指挥所联系,各炮阵地上安放好经纬仪或方向盘,按设定时间和顺序,各坐标点的机枪分三次间隔20秒,连续发射30发曳光弹,新阵地上测量仪器即可测出Da,Db和γ三个夹角,然后计算出炮阵地坐标。在南京期间我们还到水网稻田地带勘察和研究了测地作业的方法。
汇总阶段的后期就是组织综合演习,实施团级别的进攻防御战中炮兵战术、射击、通信、筑城、防化、测地及各个技术部门按教范规划进行合成演习。从下午开始连续24个小时,由汤山靶场向句容县方向推进,并在汤山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每次演练后都要进行总结找出问题为各专业编写组最后审核定稿提供资料,整个汇总阶段大约持续了两个月。汇总阶段我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加班加点,精心准备,由于我们编写的数据准确,实地验证效果好,得到了军委炮兵的充分肯定。
1960年5月初,接到上级通知,让我立即去河北省宣化炮兵学院参加炮兵测地勤务教范最后的审核定稿工作。到炮兵学院报道后,才知道军委炮兵领导机关决定对原先编写的各类教范初稿,抽调一定数量的专家骨干,集中在炮兵学院进行最后阶段的审核和定稿工作,然后出版发行至部队炮兵系统试用。我们测量勤务教范审核小组由六人组成,原初稿写组两人,即原编写组组长赵传绩和我,赵仍担任审核小组组长,炮兵学院测地教研室两名教员,高射炮兵学院一名教员和一位部队测地专业干部,各专业审核组统一住在两栋平房内,有各自的办公室、宿舍,这里与在沈阳时不同处还有一名苏军专家组,专家们会分专业对有关问题提出建议。记得在我到达学院后第三天,就开始了审定工作,先召开动员会由主持工作的领导向大家讲清审核定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安排和要求,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工作经历、学业水平不同,特别强调要搞好团结,遵守规章制度,力争编写出一批有质量又适用的我军炮兵第一部各类教范教材。审核定稿工作开始后,先阅读已编成的初稿,苏军现用的教材和我军部队和院校和人民炮兵杂志上有关资料文章,增加大家的知识面。大家各自去粗取精,找出可吸收接纳的部分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小组开会逐章逐节的讨论提出修改和补充内容。审核小组成员分工对各章节进行修改,完善后再进行讨论并形成一稿,一稿定稿用了接近三十天时间,在进行二审定稿和最后三审定稿。审核定稿工作比较忙,星期天也常常要工作,宣化离张家口很近又通火车,有些同志都想到张家口看看塞外风光,但大多不能如愿,由于工作量太大,我在宣化工作了两个多月什么地方都没去。
三審定稿后,为了让部队和院校训练及教学工作人员了解我军第一部自编教范编写内容和主要内容,军委炮兵决定由每个编写组,各自写一篇重点内容简介文章和相关学术论文,我们测地勤务教范编写组内定由我执笔完成这项工作。我用了近20天的时间,撰写了大约五千多字简述和论文,以测地勤务教范编写组的署名发表在1960年12月的人民炮兵杂志上。
审核定稿小组全部完成工作后,军委炮兵开了一次总结表彰大会,苏联专家和有关领导,全体编写和工作人员等出席会议,会后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每个人发了一张照片,由于年代变迁,这张照片已找不到了。新版测地勤务教范出版发行后,从1961年起在部队和院校正式使用,我军炮兵从此有了第一部自己编写各类专业通用技术教材。
作者简介:金大鹏,1933年出生,1951年入伍,1957年入党。入伍后,在北京第六炮兵学校学习,1954年12月毕业,分配到山东莱阳炮七师十九团工作,1955年6月又调到南京军区炮兵技术干部培训基地测地专业队系统学习测地专业技术并组织实施多次大型测地作业。在部队期间历任排长、见习参谋、连长、测地参谋、测地主任、专家组组长,师军士教导营(轮训队)参谋,侦察(测地)队队长,在部队工作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1969年底由于家庭出身不好,部队统一安排复原到地方工作,1978年党中央落实政策后,恢复转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