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式防疫面临挑战
2021-01-13詹小洪
詹小洪
民众对文在寅政府的抗疫表现已经由正转负。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防疫抗疫是几家欣喜多家愁,韩国明显属于前者。韩国政府总结出一套自认为成功的扬名国际、获得好评的 “韩式防疫”(K-防疫)经验。
“韩式防疫”大体上将防疫级别由轻到重分为五等:1级、1.5级、2级、2.5级、3级。定级的根据是每天确诊的人数,如最重的3级是近一周内全国日均确诊人数为800—1000例。每级采取力度不同的防疫措施。如3级,禁止10人以上的聚集;除药店、医院、社区生活超市、眼镜店、加油站等民众生活必需设施外,所有面向不特定多数人的营业场所都将停止经营;封闭出现疫情的社区;强制密接者进行核酸检测等等。
韩国防疫当局总结,他们是以不封锁、不限出行、迅速检测、追踪接触者和初期阶段切实治疗等方式遏制疫情的战略,以区别于很多国家的封城乃至封国。
这一整套韩式抗疫一度被国际社会交口称赞,除疫情的初期(2月19日)达到过当日确诊人数为909例的峰值外,后虽经几次反复,防疫当局不时地调整防疫级别,韩国总的抗疫形势较好。到10月初,全国降为1级,遂放松了警惕,11月中旬,疫情又强烈反弹,每日全国平均达到500例確诊数,尤以首都圈为主。这样,韩国防疫当局又将首都圈防疫级别调高为2.5级,全国其余地区则维持为2级。
进入12月以来,全国已经有多日超过1000例确诊数,而且绝大多数是本土产生的,由境外输入的仅占10%左右。首都圈仍是重灾区,占确诊数的70%以上。迄今,韩国累计确诊已经超过5万多例,死亡人数已经接近800,由此韩国疫情拉响了最强的警报。
首先是医疗资源吃紧。尤其是危重病人进入ICU病房难,一床难求。如12月23日,首都圈重症患者病床仅剩下12张可用。截至当天0时,首都圈地区等待入院的确诊患者共183例。已经出现病人因等待入院而在家中死去的多起事件。政府许诺迅速增加病床,然而医疗现场出现了“即使床位增加,也没有医护人员来照顾患者”的哭诉。再有,收治新冠病人的专门医院大都设在公立医院,而占医院总数90%的民营医院担心因收治新冠病人影响今后的声誉,政府又不给予必要的补贴而多持消极态度。
其次是舆论强烈要求提高防疫级别至最高级即3级。但政府迟迟不愿升级则主要是出于经济考量。韩国属于典型的“个体户共和国”。韩国就业人口中有25%是个体经营者,产值占全国GDP的20%。一旦实行严格的禁足令,不许经营,政府必须对他们进行经济补偿,财政上负担不起。
当下韩国各界都把抗疫希望寄托在疫苗接种上。但韩国不是疫苗生产国,政府分别向国际上四家疫苗生产商订购了4600万支疫苗,如果顺利到位,可满足全国85%国民接种的需求。这同样遭到舆论的抨击。一是认为数量不足够,举例说,OECD组织37个成员国中,韩国这个疫苗覆盖率仅居34位。在世界185个国家中,仅占45位。二是无法确保疫苗按时购获,以致许诺接种的时间一再推迟。原来说2021年3月才可能接种,可眼下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接种了,韩国民众又急眼了,强烈要求政府道歉。
民众对文在寅政府的抗疫表现已经由正转负。4月15日,韩国议会选举时,文在寅领导的执政党凭着领导抗疫的良好表现,一举夺得大多数议席。文在寅也创下了73%的最高支持率。而最近的民调显示,支持率已经降至35%,现在执政党正为2021年4月将举行的议员补选而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