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
2021-01-13卢佳
卢 佳
(汉中市消防救援支队,陕西 汉中 723000)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全域旅游如火如荼、优质旅游强势发力,以民宿、客栈为代表的非标准住宿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多地民宿产业强势崛起,逐渐在城市、景区、古镇、海岛、山村等区域分化出不同形态的民宿类群。民宿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旅游民宿的消防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令人担忧。这些乡村民宿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人员伤亡。本文通过对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准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研究其解决对策,切实降低火灾风险,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1 乡村民宿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1.1 乡村民宿的概念
LB/T 065—2019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对旅游民宿的定义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1]。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中农家乐(民宿)是指位于镇(不包括城关镇)、乡、村庄的,利用村民自建住宅进行改造的,为消费者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小型零售等服务的场所[2]。
1.2 乡村民宿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旅游度假需求增长迅速,大众出行主体由商务出行转向个人旅游,伴随着乡村旅游景点的发展,尤其在国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后,旅游景点周边的一些居民开始改造住宅,整合成餐饮店和小旅馆供游客食宿,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由于国内旅游资源多分布在大城市周边,目前已形成了滇西北民宿群、川藏线民宿带、湘黔桂民宿群、海南岛民宿群、浙南闽北民宿群、徽文化民宿群、客家文化圈民宿群、京津毗连区民宿群、珠三角毗连区民宿群、长三角毗连区民宿群、浙闽粤海岸民宿等11个民宿群[3]。
2)住宿人群多为年轻人。
80后、90后外出旅游频率高,根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从在线民宿预订房客年龄画像来看,18岁~24岁占41%,25岁~31岁占38%,32岁~38岁占19%,39岁及以上仅仅占2%。
3)呈现高端化、专业化、品牌连锁化的特征。
随着国家标准LB/T 065—2019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出台,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不断规范旅游民宿向“高标准、严要求、少而精”发展,应对消费群体的高端化、专业化、品牌连锁化的旅游民宿也不断推出。
2 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难点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2020年国内的民宿房源总量从2019年的160万套突破至300万套,乡村的民宿房源总量从2019年的20万套突破至38万套。借着中共中央2021年一号文件的东风,乡村民宿必将会面临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与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相矛盾的是,由于管理主体缺位以及管理体系、配套制度的不相适应,在消防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亟需我们研究解决。
2.1 建筑存在先天火灾隐患
就乡村民宿建筑结构来看,很多民宿都是对一些老旧建筑改造而成的,甚至很多还是土木结构、木结构建筑,或是建筑装修为了“仿古”而采用了很多木质家具。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民宿建筑在最初修建时就是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庭院相连,建筑间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均达不到要求,改造为民宿过程中也未考虑此类问题,极易发生连片火灾。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着火房屋都是可燃的栅栏茅草式结构。
2.2 建筑消防设施缺失损坏
由于乡村民宿多为村民自建房,很少有能够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规范配置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以及灭火器。另外,还可以看到乡村民宿大量存在疏散楼梯数量不足、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内部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增加火灾荷载等突出隐患。在后期使用中,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按照要求检查并维修更换,导致年久失修的问题[4]。2014年的香格里拉大火,让“月光城”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损失惨重。发生火灾后,消火栓无水,消防车被迫到1.5 km外的河边取水,使火灾蔓延扩大难以第一时间控制。
2.3 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空
从乡村民宿的经营形式来看,部分由农家乐转型,农村居民作为主要的经营主体,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只管经营挣钱不顾消防安全,既不了解有关消防法律法规,也不知道民宿日常管理中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火灾疏散应急预案,舍不得为消防安全投入,不组织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和消防宣传培训教育,不清楚自身担负的消防安全责任。
2.4 从业员工消防意识淡薄
从笔者所在的城市来看,乡村民宿的从业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都是临时招聘、从业时间较短,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对场所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部分员工违规用火用电,采用大功率电暖设备取暖,特别存在疏散逃生常识缺乏,发生火灾后应对能力较差,不清楚灭火器等器材所在位置,不能有效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致使发生人员伤亡。
2.5 基层末端消防监管缺位
按照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乡村民宿不纳入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和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行业监管由于监管力量有限触角不能到达,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社区农村以及基层网格员对乡村民宿监管不到位,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检查专业知识不足,检查发现不了问题,导致火灾隐患长期存在、单位带病经营。
3 加强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层级压实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大局。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民宿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将消防安全内容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基层消防救援力量建设,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指导督促民宿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基层群防群治力量的优势,充分依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结合当地旅游特点适时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检查;乡村要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经营。
3.2 完善民宿法规标准,引导民宿规范有序经营
乡村民宿的核心特点是农村特色,其基本属性是乡村旅游场所。应从法律层面进行统一和明确,界定其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实施行业准入备案制度,对开办前未进行备案或超范围超规模经营的,一律不得营业。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地政府应统筹民宿健康发展和安全经营,推动制定出台更加详实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认真分析各类场所火灾危险,细化消防安全制度、消防经费投入、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宣传培训及日常消防管理等方面内容,将消防安全纳入民宿等级评定,不断规范民宿有序经营。
3.3 加强消防硬件建设,提升本质消防安全水平
在乡村民宿改造期间,经营主体应当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分析现有建筑火灾风险,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等消防技术标准,采取一定技术措施改善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和防火间距,选用不燃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装饰,按要求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配置消防软管卷盘和灭火器,配备适量的手电筒、自救呼吸器、逃生绳等器材,坚决杜绝三合一场所设置民宿。对民宿建筑群,要在规划施工中建设室外消火栓,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合理设置微型消防站和志愿消防队,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3.4 智慧消防科技赋能,精准防控场所火灾风险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面促进智慧消防与乡村民宿的深度融合,在民宿建筑中大力推广安装独立式联网型感烟探测器、简易喷淋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燃气安全辅助设备、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消防通道电磁感应等现代化技术设施设备,并纳入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平台进行智慧化管理,全方位监控消防安全和用火用电状况,确保一旦探测到火灾烟雾,实时产生报警信息,同步向管理平台和业主、管理人员进行发送短信、电话告知等提示信息,快速处置火灾风险和隐患问题,全面提升民宿消防安全技防水平,进一步提升火灾预警防控效能。
3.5 强化行业协会监督,助力乡村民宿健康发展
结合地区民宿行业发展现状,推动成立乡村民宿行业协会,搭建民宿经营业主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积极探索制定适合本地区民宿特点和火灾风险实际的消防安全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督促协会加强行业自律,逐步淘汰消防安全不过关的乡村民宿,促进民宿数量与消防安全质量同步增长优化,定期开展行业协会内部消防安全检查,交流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做法,帮助改善消防安全管理漏洞,规避火灾风险发生,实施多户联防、区域联防,切实提升民宿行业消防安全水平,推动形成民宿行业消防安全“优胜劣汰”的良性局面[5]。
3.6 推广引入火灾保险,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化解
充分发挥保险经济杠杆作用,通过政府统一购买服务或引导民宿自行购买的形式,推进火灾公众责任险在民宿行业的应用,规范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火灾风险管控,制定适合民宿行业的火灾保险费率标准,及时协助民宿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督促民宿整改火灾隐患,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化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在辅助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在不久的将来,乡村民宿这一新业态必将迎来新一轮更高质量的发展,但消防安全问题会一直存在,因此在民宿消防安全方面需投入更大的精力。首先是本质消防安全,从建筑防火、安全疏散、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入手,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其次是主体责任落实,从责任体系建立、日常消防管理、规范用火用电等细节抓起,杜绝消防安全责任落空;最后是消防安全普及,从党政领导、大小网格、企业法人、广大群众等人群着眼,营造全民关注消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