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
2021-01-13金铭◆
金 铭◆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中国已踏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大道,“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一、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
新发展格局把战略点放在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上,旨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共享农业收益,建设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发掘利用好乡村具有潜力的投资市场,促进消费稳步增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新发展格局对于乡村振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
我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后,乡村问题已逐步向如何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转变。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显现出“大疫止于村野”下的乡村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凸显出农村农业“压舱石”作用。在后疫情时代,要不断发挥好“三农”的基础作用,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规划以及当前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解决绝对贫困的实际,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结合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有效实现脱贫攻坚的优秀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之间的承袭,在乡村问题上既要加强乡村内部的内生动力,完善乡村内部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又要积极加强城乡联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带动乡村,乡村促进城市的良性循环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及政策支持,给予乡村振兴更高质量的能量供给,坚持推进农村农业首先发展,城乡经济双向联动的新格局。如何贯彻落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集中力量弥补短板,加强城乡融合,是接下来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问题。
(二)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挑战
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尽管我国当前已经解决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然能够发现乡村自身的建设上仍然存在的一系列困境和难题。例如乡村自身建设不足,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尽管出台了专门针对“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国家和政府也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支撑,但由于乡村自身基础建设不够完善,交通、信息技术等较为落后,无法形成配套的良性循环结构,导致分配的资源难以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城市与乡村二者还未形成相互融合的和谐环境,农村劳动力仍然大规模流向城市,而城市劳动力回乡进行创业的比率却较低,投资于农村和农业上的资源容易重新变相流入城市,可能会扩大城乡差距。最后,部分地区仍然依靠外部力量维持经济,没有形成系统的乡村内部治理体系,产业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长此以往则容易导致相对贫困现象的发生。
二、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机制创新
在新发展格局的氛围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文化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机制创新成为解决乡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振兴乡村的关键举措。
(一)理念创新
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放眼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现状,共享优势产业发展经验,厘清当前农村农业的主要问题,运用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以创新促振兴,协调把握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农村产业,农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引进人才,走高质量兴农之路。明确乡村振兴是一项持久长远的战略性目标,要坚持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要在机遇和挑战中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建设道路。
(二)治理能力与制度体系创新
改革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党的领导下,巩固乡村党组织建设,筑牢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信仰,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育和福利体系。夯实“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明确乡村治理标准,用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建设美好和谐的乡村环境。加快土地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尽可能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将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地区适当倾斜,便利乡村产业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高质量振兴,促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循环,发挥乡村的独特优势,挖掘乡村特色产业价值。
(三)科技与信息技术创新
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下,针对乡村经济问题,要联合运用智能化设备,电商平台,云盘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合理化分析和精准对照,促进产业间的融合交流,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并向绿色生态化发展,开发农村多元化价值,运用平台进行宣传营销,培养农村居民使用新媒体手段增加收入;有针对性地引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展基层治理新途径,运用数字化技术凸显乡村治理能力优势。
三、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过渡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承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需求,创新构建国际国内,城市乡村的循环促进格局,着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强化经济内循环
强化以乡村为主体的经济内循环,建立起促进消费,加大投资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优秀农民工群体积极返乡创业置业,吸引更多人才下基层,带动乡村发展,探索新的乡村振兴道路,培育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促进优势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食品质量与粮食安全,学习借鉴其他有粮食生产优势的地区经验,充分利用信息化、媒体化途径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农业产品收益,打开电商市场着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尊重经济市场规律,优化产业链。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收入分配适当合理偏向低收入群体,增加农民收益;整合农村土地经营权,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高效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经济或者建造农村住房,提高生产性制造业的投资,发展乡村产业新模式,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经济内循环发展。
(二)城乡融合下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城乡融合,共促发展的正确方向,在部分区域创造性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组织合力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完善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本,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打通城乡之间的最后一点距离,培养和吸纳更多乡土人才,完善城乡平台服务建设,对接各类销售渠道,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利用外来投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通过试验区建设,首先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为后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农村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阶段。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探索农村优势资源,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在建设完善乡村基本保障设施的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高效益型产业;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不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乡村美丽家园,形成一套属于乡村的特色文化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强调农村主体,激活农业市场,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