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功能探究

2021-01-13刘彦琦方庆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林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刘彦琦,方庆奎

〔1.安徽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所有课堂教学都具有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参见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9日第1版。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施教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环节,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受教主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以德育人的协同效应。长期以来,农林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并未做到“零过渡”和“无缝对接”,思政教育往往陷入“孤岛”困境。[1]当下,农林类高校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育人维度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探究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突破路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林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维度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关键在于在价值传递中汇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2]实现“课程寓思政、思政融课程”的育人目标,需要选择正确的育人维度,充分发挥农林类专业课程隐性教育的功能。农林类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注重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价值、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同时,锤炼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专业知识与道德价值相统一

专业知识学习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强调的是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性把握,是人不断探索世界的重要路径。道德价值培育则是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教育体现,重点在于道德规范,指向的是人对对象世界合目的性的要求,是人提升伦理意识的实践进程。大学生课程学习应将这两方面进行合理融合,达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从而使人才培养向建构完整、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前进。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接受事物快,在这个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十分必要。除了通过思政理论课进行道德培育,其他专业课中的价值引导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农林类专业课程中挖掘传统道德价值,有利于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自我修养,培养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人才。而且道德问题是教学素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一门专业都可以从多角度分析道德伦理问题。例如,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兽医产科学讲解过程中涉及的产科辅助繁殖技术知识,以贺建奎早期胚胎基因编辑事件为例,现代科学对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科学技术所蕴含的道德责任和伦理意蕴也越来越强,科技进步虽然在治疗疾病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科学技术的研究不能与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相悖。[3]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中的动物伦理问题、道德伦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伦理观,自觉尊重自然规律。对于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生殖技术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克隆技术,教师要从德育角度帮助学生关注专业伦理问题,使学生了解克隆技术虽然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也需要关注。自然科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但是如何正确使用以及技术究竟为何人使用就会涉及十分显著的伦理问题。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将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帮助他们在合理运用科技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善恶观、义利观、荣辱观,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用专业敬畏感和专业虔诚感引领良好的行业风气,真正成为关心社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有用之才。

2.科学研究与社会关怀意识相统一

科学研究是纯粹理性的过程,强调的是工具理性思维。社会关怀则以人文情怀来拥抱整个社会,展示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研究与社会关怀意识的统一,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对自然界的理论研究,延伸到最终的人类社会的生存目标上;将理论发现指向其最终的价值目标上,即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应以促进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价值指向。

农林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要关注自然科学的通用方法,例如:实验、观察、计算、统计等,同时也不能忽视受教主体——学生的主观感受。[4]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论是课堂知识的传播,还是思维方法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都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教师利用互动式、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甚至辩论,在动态性的互动课堂中学生能够获得关于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的认知,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系统地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催生了更多的机遇。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农林类高校,要加强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形成“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情怀教育”为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三农情怀融入专业教育当中,除了课堂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通过课外实践,例如农业基地考察、下乡实践等活动,帮助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出校门、走基层、进农门,亲身体验乡村生活,关注三农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强农、爱农、兴农的信心。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会形成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传统农业文化自信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统一

传统农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与精髓。农林高校的课程应将弘扬传统农业文化视作重要内容,以传统农业文化自信来推进专业认同。同时,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应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统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类从传统的刀耕火种、器具化农业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农业文化自信的建立与传统农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接续传统,进而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统一,才能不断丰富农业文化内涵。[5]农林类专业课程中的农业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农业哲学思想、政策思想、农业生产实践、价值体系、道德观念等内容,其共同特征为“天人合一”,传统农业文化也孕育出了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美德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破坏等问题也接踵而来,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6]因此,农林类专业课程教学要帮助大学生坚定传统农业文化自信。挖掘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功能,是农业文化传承和现代科技发展融合的重要基础。

二、农林类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元素

1.生态平衡教育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程思政的设计关键在于根据学科门类的不同和课程性质的差异找准契合点,建立生成性关系,在专业理论知识中提炼出蕴含的思政价值元素。例如,在药用动物养殖学中,最初人们利用的动物药都源自野生动物,但由于资源有限,过度利用会带来野生动物资源的减少甚至灭绝,药用动物养殖成为现实,在这个知识讲解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爱护动物,珍惜野生资源,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将专业知识中蕴含的生态平衡观念主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野外实习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平衡教育的最佳阵地。学生每天在野外接触不同的环境和植物,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态平衡教育的素材十分丰富,例如通过对全国重点保护植物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实习地考察调研时,通过对人工林和天然林植物种类进行对比会明显发现人工林的植物种类较少,进而体会当前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有效地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切实增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2)环境保护

植物保护专业有农药学课程,在传授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的知识点、介绍农药剂型与助剂及其发展历史时,教师会重点介绍乳油剂型,它属于传统大吨位剂型,主要由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但是传统的如苯、甲苯和二甲苯这类溶剂,不仅存在毒性大、燃点低、挥发性大等缺点,对人体和环境也极不安全,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然而乳油作为一种应用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的剂型,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因此植物精油的头油和尾油及松脂基植物油等新型生态、环保型溶剂应运而生,满足了在新形势下对于溶剂的需求,一方面它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另一方面又满足了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必须满足环境保护和安全性要求,以此传递生态和谐发展观,从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绿色经济

生态学课程中的生态位原理、物质循环原理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种养结合等方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此部分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即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是在帮助社会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7]并深刻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爱国主义教育

(1)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农林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例如水产养殖专业的内陆水域增养殖学中有这样一个知识点,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3以上,而全球每4条养殖鱼中就有3条来自中国。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从职业教育和专业精神角度让大学生坚定专业自信和职业敬畏,不断培养自我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在专业领域进行探索实践,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微生物学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许多世界瞩目的成绩[8]。例如免疫学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唐朝,后传入英国,我国许多当代科学家也为微生物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微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将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通过展示我国微生物史上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贡献,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文化自信

植物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中国精神。例如,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获得灵感,并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取得成功;而屠呦呦之名则是来自《诗经》之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中国古代诗词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其韵律美、形式美而广受人民喜爱,中国古代关于“植物”的诗句引用到课程教学中可起到点睛之用。例如在诗句中感受植物生长季节的不同,从“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感受到春的希望,从“小荷才露尖尖角”中感受夏的绚丽,从“萧萧梧叶送寒声”中感受秋季的凉意,从“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中感受冬的严寒。也可以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欣赏到植物的品格。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融合古代诗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也对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3)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规划使创新获得了强大动力。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可以“中国制造”为切入点传递其精神内涵:大学生在掌握娴熟技术的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致力于创造中国的农业机械制造品牌,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对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上,可以将正大集团、禾丰集团等饲料企业创始人的创业故事穿插其中,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学习劲头。

3.工匠精神

当下,工匠精神在原有内涵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未来方向。工匠精神强调专注、坚持、执着,并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

(1)求真务实精神

理性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它要求人们不迷信权威、缜密思考、独立判断。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彰显着科学家的严谨、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8]推翻了沙眼的“细菌病原说”和“病毒病原说”。

(2)专注精神

“爱岗、敬业、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中,詹天佑、茅以升等中国著名建筑结构大师的人生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专注和敬业精神。建筑工程从勘测、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使用,都需要建设者付出巨大的精力,而每个环节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只有每个建设者都刻苦钻研、专注认真、毫不松懈,才能铸就伟大工程。这一切的内在精神就是专注。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人生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专注精神,在工作环节时刻细心、耐心、恒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

三、农林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努力实现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统筹规划

“课程思政”是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对农林高校的教育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需要高等院校统筹规划,系统设计。首先,高校要完善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建立完整的课程改革机制,为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9]其次,要落实到课程监督评价制度,监督机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课程思政变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农林高校要严格“课程思政”任课教师的选拔和教学培训制度,加强政治方向和思想引导,突出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最后,学校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课程思政”精品项目建设,定期开展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交流活动。

2.注重专业课程开发,深入探寻农林类专业课程的价值属性

任何一门农林类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功能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各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知识架构体系,专业课教师应在厘清学科体系基础上,将专业知识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体系、道德体系深入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例如通过参观农业类博物馆、带领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农业文化,感受农业文明,坚定农业文化自信,培养农林类大学生的“三农”情怀,使课程教学兼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答疑解惑的功能。

3.教书育人,强化教师在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

在新时代,教师的育人本领和育人效果对“课程思政”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教书和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每一位专业课老师都要肩负起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不仅传授课程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道德素质的培养、优秀品质的培育等,大力弘扬农业科学本身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完善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增强“四个自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三者有机统一。同时,教师更要注重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4.立足学生需求,丰富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受教主体,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真正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才能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增强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高校要坚持课程改革从学生中来运用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10],将国家人才需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更好地明确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课程思政”也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脱离实际,立足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状况,协同进行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方法和形式,制作生动有趣的课程教学内容,分享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形成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使广大学生认同“课程思政”传递的内涵,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农林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