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2021-01-13韩慧芳
□文/ 韩慧芳 谷 宇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荆州)
[提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共性问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特性问题、大学生基层就业难的原因,最后对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进行整理和总结,期待对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自1999 年大学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专业、教学等改革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培养了过多的市场消化不了的知识型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形势严峻。截至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坚持服务基层和培养人才相结合。这些优惠的政策产生一定积极的效果,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依然存在能岗不匹配、专业不对口、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共性问题
(一)总量性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了834 万人。据统计,2019 年我国新增就业岗位约为1,000 万个,而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只是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一个群体。宋长春(2005)提出就业中的“三峰叠加”:除大学生群体外,企业改制、机关改革带来的转业、失业人员和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影响。当前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远高于工作岗位的增速,并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整体规模也远远高于城市可吸纳数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三)就业质量问题。据某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几年,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在91%~92%之间,2018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5%,但是就业的匹配度和满意度仍较低。在大学生就业存在总量问题的背景下,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同时很多学生为了满足学校就业统计率的要求会随意的找一份工作,当入职后发现工作与自己的预期不符,也会离职或跳槽。据某调查数据表明,60%的大学毕业生会在工作3 年内至少跳槽一次。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或离职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也影响了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导致有些公司不愿招聘大学生或者要求签订不离职协议。而许多在岗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工作幸福感低,面临工作环境差、薪水和福利待遇低、培训机会少、晋升希望小以及工作地点不如意等问题。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特性问题
截至2018 年,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3,833 万人,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20 万人,高等学校2,663 所,本科院校1,245 所,独立学院265 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办学力量,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办学机制、管理机制,其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公立高校相比,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特殊性。
陈小苹(2014)认为独立学院相对公办院校在就业方面有其特点,优势是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观积极务实,有一定技能特长,参与社团活动和学校管理的热情较高。梁婷婷(2014)研究指出独立学院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就业主动性不强,专业设置没优势、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及缺乏专业的指导服务体系都增加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难度。米君龙(2015)认为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为主,与就业市场衔接较紧密,独立学院毕业生自愿失业的现象严重,独立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在就业市场缺乏品牌影响力。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特有优势有:一是自学校主办学性强,专业设置灵活,能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实际岗位所需的人才;二是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强,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其主要劣势有:一是学生理论知识较差,专业技能不强;二是独立学院因办学时间短,管理体制、教育模式不健全,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三是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存在就业歧视。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难的原因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村等基层地区条件较为落后,表现为: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差;二是工资水平低,且各项保障不足,与城镇相比,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不足。
曹璐(2015)通过访谈调查,总结出外部环境、政策保障是高校毕业生最担心的因素。高校较少有针对农村基层需求的专业设置,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与农村建设现实需要脱节。阙新力(2013)研究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障碍为基层就业政策与高校衔接不上、基层就业政策只注重短期效应、基层就业的执行机制不完善。刘红波(2020)认为基层条件艰苦缺少各项保障措施,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脱节,大学生基层角色边缘化、缺少归属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是基层岗位引不来、留不住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难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相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城市,基层环境、条件差,毕业生可能不适应,不愿来;二是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多是面向城市就业所需,与基层脱节,用不上,不能来;三是基层用人单位制度不完善,基层就业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毕业生来了,留不住。
又如,注射用帕米磷酸二钠说明书规定:稀释后药物最大浓度不得超过90mg/500 mL,滴速不得大于30mg·h-1,静脉缓慢滴注4h以上。注射用唑来膦酸,说明书要求4 mg用100 mL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时间不应少于15 min,如果输注时间少于15 min,肌酐升高的风险会增加一倍。常见不适宜处方溶媒量不足,无法保证适宜的药物终浓度和输注时间。
四、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的对策。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毕业生找工作首选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政府应加大出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力度,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就业压力,吸引大学生到中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近些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一些促进大学生基层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重点工作应放在落实落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让其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学校方面的对策。独立学院应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培养学生就业观念,强化职业能力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助力大学生基层就业。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主体,在择业取向上,要加强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实现就业面向多元化、就业岗位基层化。
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强化职业技能教育,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基层切实需要的人才。同时,高校应与基层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创新设置基层发展所需的学科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增加体验式实践基层教育课程和企业订单式培养计划。
(三)学生方面的对策。独立学院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练就过硬的就业素质。毕业生应将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根据所学的专业特长与爱好来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对于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用自信、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的挑战。
独立学院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任务的同时,通过暑期兼职、做志愿者来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发挥独立学院特有的就业优势,努力争做“职业院校中的学术型人才”和“本科院校中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四)基层单位的对策。用人单位应调整与完善人才选聘公平机制。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基层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现象有所抬头:一是提高了学历门槛;二是重视名牌和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歧视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三是优先选择男性。用人单位应注重品德与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同时注重公平公开,建立人才选拔及任用机制。
阙新力(2013)指出基层单位应加强基层就业政策的执行力,确保政策的连贯和落实,建立基层就业政策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此外,基层单位要积极改善就业条件,健全岗位体系,积极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重点解决好毕业生在社会保障、薪资待遇、户口档案、教育培训、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增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宋长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02).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3]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 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04).
[4]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03).
[5]楼世洲,林浩波.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失衡:专业与行业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5).
[6]王峰.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及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7]杜晓静,李慧娟,王智红,沈占波.心理资本视角下“90 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4(03).
[8]陈小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9]梁婷婷.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
[10]米君龙.独立学院基层组织构架下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5(15).
[11]曹璐.基于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选择调查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5.
[12]阙新力.四川省独立学院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13]刘红波,陈遇春,赵丹.农林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及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