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系统中干扰的应对及防护
2021-01-13贾苏伟三门峡广播电视台
贾苏伟 三门峡广播电视台
卫星作为广播电视系统的信号中继站可以克服传播距离远以及覆盖面积广等问题,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受到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信号传输也存在着发展瓶颈,例如因外界天气条件造成的信号传输质量不稳,又或者是恶意人为因素造成的信道干扰。由于广播电视系统不仅肩负的播放普通节目的工作任务,同时对于防灾、抗灾以及不可抗力危险等也需要通过广播电视信号进行有效传播,因此需针对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干扰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制定防护策略。
一、造成广播电视系统干扰的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的干扰因素
由于信息传递需要以卫星为中继站,因此会受到地面天气影响,例如日凌、雨雪衰等,而且有些天气情况是目前人类技术无法克服的,因此只有进行提前的天气观察并通知,才能让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另外,对于卫星信号需要使用地球端的大口径天线接收器,其灵敏度也会受到天气影响,其中的雨衰所引起的信号恶化是一个渐变过程,需要在下行链路准备更多的余量。
(二)故障设备干扰
按照不同的信号接受设施,可将其分为地面设备故障和卫星设备故障两类。首先地面设备故障干扰,可通过相关的检修部门进行干扰源排查,同时也要确保系统在整个信号传递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外界电磁源屏蔽或干扰,最大程度上为地面设备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卫星故障干扰较为繁琐,需要对部分器件进行排查以及切换,必要时还需对转发器进行更换[1]。
(三)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主要包括雷达信号干扰以及微波中继信号干扰,相对而言克服电磁干扰的方法较为简单,可以进行频率协调,又或者可以采用电磁屏蔽等方法进行改善,但同时需要对电磁进行检测。
(四)卫星干扰
地外卫星具有很强的磁场,因此相邻卫星之间可能会造成干扰,包括上行和下行两种干扰方式。对于上行干扰需与邻近卫星运商进行协调解决,而对于下行干扰则要通过地球基站的天线调整加以改善。
(五)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因素对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影响较大,但是造成这类干扰的原因也较多。首先如果是人为的操作性失误,可以进行及时纠正,或通过建立预防措施进行改正。其中的同极化干扰可以通过卫星公司进行超频纠正,而对于反极化干扰则可以要求用户进行频段调整。另外,对于一些恶意非法性的干扰,则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压制,例如加大上行功功率,又或研发新型卫星等。
二、广播电视信号干扰的应对及防护分析
(一)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
对于非法的信号干扰,采用信号压制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通过高强度上行信号的运用,可以有效增加转发器的输入性干比,对于非法信号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可以采用低增益转发器,增强广播电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但是需要注意转发器的变化范围及最小值,尽量在递增益档范围工作;最后可以将用户的多路单载波信号强度降低,以实现互设信号频率的增强。
(二)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
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空间隔离的方法使得信号框定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例如上行信号通过上行固足赋波速进行接收,只需对合法上行地区进行覆盖即可,对于之外的区域不用完全覆盖。值得注意的是其覆盖区域边缘的滚降频率必须足够大,这样才能减少外部磁电信号所带带来的影响。另外,采用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时,可能会受到波束影响,因此须在接收端进行波束变更,避开干扰的波数束[2]。
(三)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
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是通过改变信号频率达到抗干扰目的,也就是说转发器可以根据指令以控制信号为依据对接收信号频率进行更改,杜绝干扰信号的接收,因此要求地面的接收器也需要根据转发器的频率更改进行更改,这样才能保持双方一致,有效的杜绝干扰信号侵入。
(四)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
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首先,地球的信号接收器可以对频率装置进行序列扩张,而以上转发器的直接序列要与地面相对应,通过扩张可以直接抑制其他抗干扰信号。其次,也可以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加密处理,同时转发器应安装相应的解密装置,这样在信号输入过程中便可以进行有效识别和调节,并对其他非法信号进行有效阻隔,为地面的信号接受提供更加密闭安全的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卫星信号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重要信号传播手段,同时卫星信号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或各类故障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应深入分析造成广播电视系统干扰的因素,并结合系统特点选择不同的抗干扰技术,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