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方法*
2021-01-13陈惠琳
陈惠琳
(武汉理工大学 后勤管理处,湖北武汉 430070)
建筑施工企业是进行一系列与建筑业相关活动的企业,一般是指从事于土木建设和相关产品服务的企业。建筑产品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必备品,固定的施工场所和庞大的体型是建筑产品最大的特点,同时建筑行业还伴随着工期周期长和流动性大等复杂的建筑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是一个分散度高的产业,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企业、建材供应商、设计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其规模小、竞争力差,这种分散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链复杂,整个行业的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从而影响供应链协同的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供应链的协同管理角度出发,通过有效的整合产业资源,不断地精简经营活动中的非增值链条,使企业高效地运营发展。本文运用供应链理论与协同理论,探究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及其协同绩效评价方法,冀能为提升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一、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内涵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是指为了打造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业主、总承包商、供应商、分包商等供应链节点企业彼此之间实现协同运作和互利共赢的各类活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借助合作协议、战略联盟等模式形成一种网络式虚拟组织,业主、供应商和分包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经济损失,力争在行业发展中实现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低、效益最高、效率最优的发展目标。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推动供应链协同运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中间组织效应,还可以大大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强化供应链协同关系。企业协同合作可以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局面,共享经济系统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以为了共同目标而协调运作并对其进行协同开发利用。但是随着众多经济主体不断地进入建筑业市场,行业竞争加剧,生产资料中包含了大量人、财、物资源的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供应链协同来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以及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因此,通过形成彼此信任的供应链来稳固和强化企业间的协同关系。
2.发挥供应链协同效应。协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即协同收益,企业协同运作比独立运作能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以及更高的利润就是协同收益[1]。由于施工企业的相似性,建筑施工企业的供应协同通过共享链上知识和技能等资源和业务行为,从而取得价值创造的高效化,获得协同效益。
3.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供应链协同来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扩大规模可以产生规模效益,提升竞争力,然而也使企业灵活性降低、加强了退出壁垒,因此通过供应链协同来保持企业的独立性和取得链上企业的帮助,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
(一)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框架模型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是一个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价值流高度集成的集成系统,它是从项目承揽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的全过程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为了供应链整体目标对系统进行整合优化,需要一致协调,这样才能减少运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实现整个链条的价值最大化。与制造业不同的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品设计和质量监督一般由独立的法人单位完成,共同为创造符合顾客需求产品而协同运作。物流包括原材料、设备等从供方流向需方,资金流则是从需方流向供方。信息流包含了信息汇集与传播,既有需求信息,也有供应信息,在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需方和供方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换。价值流是伴随着物流的移动,不断进行着价值增值的作业活动,直到最终客户接受建筑产品实现价值流整个过程的流动,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框架模型
在各个节点企业协同运作过程中,应重点实现组织层、业务层和信息层这三个维度的协同运作。
1.组织协同。建筑施工企业与供应商、总承包商以及分包商、业主等为了最终用户的需求而协同运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联盟,各主体通过共享资源,以期实现供应链利益最大化,达到企业间高度信任和供应链高度协同。首先,企业应该选择有指向的节点企业为协同合作的战略伙伴,应该优先考虑价值观相近、竞争能力强、信誉度高的节点企业;其次,各组织间以信息和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文化开放、管理制度透明,建立起战略目标一致的合作信任关系,实现文化协同、战略协同、管理思想的协同。
2.业务协同。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业务流程不同,为了达到整个链条的效益最优化,每个主体需要进行高度的业务协同。首先最终用户和业主与总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总承包商将工程分包给各个建筑施工企业,企业需要同材料设备供应商、设计商和分包商等上下链条上的企业合作,实现建筑产品的形成。各个企业在信息高度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材料设备的及时供应,建筑产品设计和监理的高效运作,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使得供应链通畅运行。
3.信息协同。信息协同是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基础,它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主体之间实现信息的有效集成,从而达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主体之间的生产环节的订单信息、库存信息和采购信息等与生产运营相关的信息全程共享,以达到企业间的高效协同。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之间的信息协同保障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透明性,能够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降低运营成本、缩短工期。
(二)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过程模型
建筑施工企业的供应链协同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供应链协同的形成阶段;二是供应链协同的运作阶段;三是供应链协同的控制阶段。每个阶段的供应链协同内容存在差异,其所对应的协同机制也各不相同,协同过程模型如下图2所示。
图2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过程模型
从图2可以看出,为了实现供应链协同,在协同形成阶段应重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企业在协同合作阶段除了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外,还需要有严格的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所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也是实现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条件。
三、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一般是通过应用统计学相关的方法,对供应链中的每个主体在较为完善的信息平台和良好的沟通协作下通过工程项目施工整个过程中的项目承揽、施工、服务等活动创造的价值总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度量。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实施供应链协同,还需要对供应链各主体间的协同绩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从而发现协同中的问题并逐步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协同效益。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要想科学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绩效水平,就必须综合考虑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为特点、业务特点、内外部情况等影响因素,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合理的加权,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客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对前人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2-4],通过对数据进行归类划分,构建了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1.资金流。资金是供应链各主体协同发展的保障,本文选择了现金周转率、贷款及时结算率、成本节约率等指标,作为供应链协同过程中资金流动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
2.信息流。信息是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前提,本文选择了信息传递频率、准确率、及时率和传递成本等作为信息流的判别指标,来全方位测度供应链协同过程中信息协同绩效水平的高低。
3.业务流。业务流是供应链各主体间协同合作的主要环节,本文主要运用采购及时率、库存周转率、物资供应柔性、交货及时率、项目施工柔性、项目综合质量合格率、反馈问题解决率等指标来反映供应链的业务协同能力。
4.客户服务。客户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建筑行业中,客户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择客户满意度和保有率等指标来构建供应链各主体的客户服务指标体系。
5.系统适应性。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系统适应性,以匹配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本文选择了目标一致性、业务协调度、企业信任度等指标,来测度供应链协同过程中系统适应性水平的高低,并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对其系统适应性进行打分。
表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在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上,一方面,较多学者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指标的指标体系,对其评价应着重选择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为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着较多的信息很难进行量化,因此供应链各主体间仍然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5-7],本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和评价指标模糊性两大难题。该方法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1)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合理的要素集;(2)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合理的权重分配;(3)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语集;(4)构建模糊评价矩阵;(5)综合评价计算;(6)确定分数集,结果计算与评价结果。
(三)案例分析
H公司是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W公司是它的供应链上的企业,它们彼此协同运作,本文运用上文构建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其协同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1.权重确定。首先根据上文建立的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Wi、Wij,如表2所示。
2.确定评语集。本文评语集设定为{优(>90%)、良(80%-90%)、中(65%-80%)、较差(50%-65%)、差(<50%)}。
3.建立模糊评价矩阵。邀请5位内外部专家,对各指标的评价等级进行打分,进而得出模糊评价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模糊计算表
4.综合评价计算。依据公式A=W′×R分别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得到B层隶属度向量为:
5.计算结果。首先设定K1=20,K2=40,K3=60,K4=80,K5=100,所以分数集K=(20,40,60,80,100)T。根据B=A′×K,计算得此协同绩效评价值为:B=(0.046 0,0.408 7,0.344 7,0.148 4,0.052 1)×(20,40,60,80,100)T=55.032 0。
6.改进建议。从计算结果和设定的评语集可以看出,H公司与W公司之间的协同绩效为“较差”。进一步比较分析其绩效指标得分情况可以发现,两公司之间信息流的协同绩效水平最差,因此H公司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信息沟通制度以改进信息流的协同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
建筑产品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供应链各主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运用协同理论研究供应链协同有其必要性。本文构建了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框架模型,构建了供应链各主体间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为提升供应链协同绩效,本文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来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进而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协调运作;其次,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节点企业应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在领导积极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中高效运作以实现价值链的协同;第三,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节点企业应根据供应链协同各阶段特征来建立有针对性的协同机制和评价方法,从而促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