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校本质量标准的专业质量保证实践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2021-01-12温炜坚
温炜坚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机电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405)
随着2015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1],高职院校开始由规模发展逐渐向质量内涵建设改革进行探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于2016年发布《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框架)》(以下简称“校本质量标准”)[2],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能力达成度为抓手,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运行、质量监控五个方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校级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专业,在专业质量保证工作模型建立、基于目标达成度的人才培养规格分解、专业常态化运行中的诊断与改进、专业质量保证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专业质量保证工作模型的建立
校本质量标准提出了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底线和改进方向,提出了专业层面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的基本路径。对于具体专业来说,如何寻找专业质量保证工作实施的切入点,有效开展质量保证工作非常重要。对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质量保证工作实践中,建立了质量保证工作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质量保证工作模型
通过基于目标达成度的人才培养规格分解,将校本质量标准的不同要素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从而形成具有清晰化、可测性、可评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要素融入其支撑课程的课程目标,形成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情况观测提供支撑;通过常态化课程教学实施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推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通过专业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工作,持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通过建立专业质量保证相关机制及工作制度,为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的实践
(一)基于目标达成度的人才培养规格分解
在校本质量标准中,提出专业人才培养对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同时指出需要清晰地展示培养目标实现路径。就这一标准而言,一般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定性方式描述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培养规格与最终形成的课程体系关联度不清晰,无法清晰展示不同课程对规格目标所提供的支撑;二是不同课程可能为同一规格要求提供支撑,但不同课程的目标支撑度不明确。
上述两个问题的存在造成无法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有效观测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通过构建人才培养规格分解表的方式进行清晰化和量化改造,其设计理念如图2所示,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2 人才培养规格分解设计理念
图3 人才培养规格分解工作流程
1.专业质量标准
专业质量标准对应校本质量标准,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加以具体化,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具体方向上的概括性描述。
2.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描述是对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理解,是设计能力权重分解表的重点。应结合专业特点,对专业质量标准进行具体目标描述,为对应学习课程的确定奠定基础。
3.对应学习课程
对应学习课程就是建立通过1门或多门课程协同完成具体目标达成的实现路径,也是后续进一步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课程评测方案设计的依据。由于某一具体目标可在多门课程中培养和达成,因此,其设计要点是选取典型支撑该目标的课程,一般不超过4门。
4.对应学习课程权重
课程权重的确定依据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调研数据依据,工作频率较高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支撑课程给予较高的权重;二是知识或能力的难易程度,对综合性较高的支撑课程给予较高的权重。
(二)专业常态化运行中的诊断与改进
质量保证工作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是诊断与改进,相比各类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在常态化的专业运行中对照校本质量标准,通过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改进,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闭环控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质量标准要素的观测周期
校本质量标准提出了不同标准要素,其数据分析的观测周期会有不同。一般来说,条件保障类(如师资队伍、资源与设施设备等)相对稳定,可以年度为观测周期;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类(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设计等)动态变化明显,可以学期为周期,通过具体课程的实施进行观测。
2.质量标准要素观测点的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状态分析的基础,对于校本质量标准要素中的不同观测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分别采用了静态数据采集方式和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动态数据采集方式进行实施。信息采集之前,需要明确具体信息的内容及采集形式,形成观测点的采集数据清单,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质量标准要素观测与信息采集示例
3.状态数据分析和问题提出
数据分析是寻找改进问题的基础、核心,对采集的状态数据,参照校本质量标准要求,围绕观测点的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分析中,自主提出存在的问题,示例见表2。
4.改进措施的提出
针对诊断提出的问题,通过专业团队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对改进措施的确定和实施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措施的实施和实现较难在短期内由专业团队控制,如针对师资数量不足问题而提出的引进师资改进措施,针对实训设备不足问题而提出的实训室建设改进措施等;另一种是在较短周期(如一学期、一学年)内,专业团队可以主动实施的改进措施,如因信息化资源较少问题而提出的资源建设改进措施,因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度不高而提出的教学方法改进措施等。在实践中,应将专业团队可控并可以主动实施的问题改进作为重点。
(三)专业质量保证工作保障机制的建立
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的特点是具有长期性、常态性和创新性,参与质量保证工作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实施标准不一致、过程不清晰、内生动力不足等情况,导致工作的推进不利,效果不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该项工作中已经制定了相关内容的规范和管理制度,但对于具体专业的实施过程来说,需要建立体现专业主体特点的工作保障机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从质量保证工作不同角度,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指引,形成制度的规划和逐步建立,形成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参考示例见表3所示。
表3 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相关制度示例
(四)专业质量保证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
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的实施需要大量数据的分析,部分数据(如师资基本信息数据、课程基本信息数据等)属于静态类数据,可以通过一次性采集形成基本数据库。但课程实施运行数据、学生学习状态变化数据属于动态类数据,需要进行实时采集才能更好地反馈常态化专业运行状态。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质量保证工作中的信息化数据采集和分析,依托学校专业质量保证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工作平台,从而依托教学常态化的数据采集,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展质量保证工作提供分析数据支撑。
1.专业平台的搭建
通过专业平台,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数据化处理,尤其是对人才培养规格中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建立能力点标签的形式进行数据化,传递给所对应的支撑课程,建立课程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关联,支撑常态化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观测。示例如图4。
图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平台
2.课程平台的搭建
课程平台可以提供在线数字化课程建设,具备课堂在线实施教学、在线互动、在线考评等功能。通过具体课程在课程平台中的实时运行,采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状态,并通过能力标签的方式对所需掌握的课程能力点进行测评,学生可以实时了解课程的能力掌握情况。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开展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实施质量保证工作是高职院校深化质量意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校本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质量保证工作的推进,培育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自主诊断,动态改进”的校本质量标准意识和质量文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主体、常态实施、动态改进”的质量保证持续探索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