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斛花开”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

2021-01-12肖玲萍罗春玲何英姿

教育观察 2020年39期
关键词:石斛校本评价

肖玲萍,罗春玲,何英姿

(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其中,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的教师根据本校的资源和特色进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和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初中生物校本课程是各学校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和特征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生物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以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标。本文以“石斛花开”校本课程为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为后续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一、课程开发背景

(一)石斛的基本情况

石斛是兰科植物,茎直立,肉质状肥厚,叶革质,长圆形,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石斛喜欢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肥料要求不严格。在我国,石斛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共有76种。石斛的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每年4—5月是石斛的花期。[1]石斛是药用植物,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对人体益处颇多。经过实地考察,南宁的气候十分适合石斛的生长。

(二)学校具备的基础和资源

本文基于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石斛种植与特色实验基地展开研究。该基地主要有四个功能区:种植区、显微观察区、组织培养区和生化分析区。其中,组织培养区和生化分析区面向高校学生,种植区和显微观察区面向该校师生。不同区域研究石斛的不同方面:种植区主要是种植各种不同品种的石斛,学生在这儿可以接触不同品种的石斛,学习石斛的栽培、形态结构等。在显微观察区,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数码显微镜对石斛进行显微观察,进一步了解石斛的内部结构。“石斛花开”校本课程是基于种植区和显微观察区开发的课程。

(三)新课标要求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补充的,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彰显学校特色。《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在能力目标方面指出“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不难看出,课程标准明确了生物课程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倡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石斛花开”校本课程目标

我国教育系统中的目标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这几个层次的目标既有不同又相互联系。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基于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以及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等要求,“石斛花开”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如下:

1.“石斛花开”板块:了解石斛的历史;获得石斛分类方面的知识;通过专业的知识鉴定不同品种的石斛;获得作物栽培的方法以及植物生长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用课堂上所学的栽培知识为家人提出意见。

2.“显微镜下的石斛”板块:获得石斛结构的基本概念、基础生物学知识和基本事实,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及社会中的应用;初步具有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探究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认同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石斛花开”校本课程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每个板块分为四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为专题知识类和活动实践类两大类,具体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实施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教师与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共同编排,编辑成册,命名为《石斛花开》。教师按此内容组织授课。

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约50人,由该班级的生物教师主讲。

2.课时安排。课程类型包括新授课、实践课、实验课,每周一课时,共计15课时。(表1)

表1 “石斛花开”校本课程的内容

3.教学地点。教室、生物实验室、石斛种植与特色实验基地。

4.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活动、实验探究、作品制作。

5.实施形式。(1)教师设计、组织、主持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从课程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课堂和准备教学材料,课上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把握教学进度,及时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反思改进,确保课程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2)学生根据任务分组分工。在实践活动中,各小组根据本课主题或教师安排的小组活动,整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计划、进行任务分工和实施任务。(3)学生展示、讲解作品。各小组依次展示作品,解说其设计理念、设计特色,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在所有作品完成展示后,各小组对作品进行交换分享,相互给予评价。(4)作品记录与应用。教师可从石斛摄影、石斛栽培、挂牌制作的活动作品中,挑选优秀的作品用于学校走廊或教室的装饰,增加学生的创作激情和自豪感。

(三)课程评价

1.学生自评。在学完一个章节之后,学生以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判断与评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促进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

2.同学互评。在章节学习及各项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采用同伴相互评价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由小组同伴根据组员参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认真程度、研究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给出评价。[4]同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学生在评价中发现小组成员的优点,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能力。

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任务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质量等方面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指导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筹评价。具体做法: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以课堂作品、课后作业等形式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各种能力和素养。

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结合课堂参与、任务完成、课外作业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表2)

表2 “石斛花开”校本课程学生评价

(四)教学案例——石斛的挂牌制作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辨认出校园里的石斛,并准确说出各种石斛的名称;(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制作挂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石斛挂牌,学生加深对校园中的石斛以及植物的热爱之情。

2.教学用具。彩色卡纸,水彩笔或记号笔,剪刀,打孔机,麻绳,塑封膜。

3.教学过程。

第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识别自己身份的身份证,你们是否想过植物也需要一张“身份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给我们校园的石斛制作一张“身份证”吧!

第二,调查记录。教师活动:(1)将石斛基地等分成五个,均分给五个学习小组;(2)明确调查要求,调查所在区域的石斛种类、数目、形态特征,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3)巡视辅导。

学生活动:(1)按照要求到达小组所在的区域;(2)小组合作调查记录所在区域的石斛的种类、数目、形态特征;(3)将统计好的数据带回教室整理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第三,制作挂牌。教师活动:(1)统计每组成员收集到的石斛种类,将其汇总,给各小组分配4—5种石斛;(2)明确挂牌制作的要求,挂牌中要包含每种石斛的学名、别名、所属科属、生长习性,在彩色卡纸上设计石斛的挂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3)巡视辅导,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分工合作,一部分学生搜集制作挂牌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另一部分学生则在纸上设计石斛挂牌的格式、版面。

第四,成果展示与表达交流。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向全班展示石斛挂牌并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活动:展示石斛挂牌并谈谈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三、结语

本文结合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石斛为切入点,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经过前期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本课程确定开发的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紧扣与石斛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大热点,可以促进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加大校本课程的普及,在知识普及时提高趣味性,在实践中提高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生物校本课程的优势。

猜你喜欢

石斛校本评价
石斛兰
24种石斛在贵阳的适应性初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金钗石斛微粉细胞破壁率及其石斛碱含量测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