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统战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

2021-01-12周批改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团结斗争理论

周批改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统”是团结,“战”是斗争,毛泽东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学界关于毛泽东统战思想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已有研究未能鲜明揭示其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特性和时代价值。已有关于毛泽东统战思想的研究专著主要有韩泰华著《延安时期毛泽东统战思想》[1]、朱企泰等著《毛泽东统战思想研究》[2]、吴国衡著《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3]。综观既有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对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发展过程、方式方法、重要意义的研究。本研究从团结与斗争这个重要命题出发,探寻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形成因素和新时代价值,对于理解新时代实现伟大团结和进行伟大斗争,对于掌握科学方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统战思想是在团结与斗争中生成和发展的

毛泽东统战思想形成的历史,是中共党史中的辉煌篇章。在毛泽东统战思想形成过程中,受到他成长环境的影响,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后,毛泽东通过艰苦的团结与斗争实践,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凝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方法和艺术的重要论述。

(一)充满斗争的成长环境的影响

毛泽东从小就有联合抗争的意志和策略,这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在中国近代史上,毛泽东出生和成长的湖南湘潭一带各种社会势力盘根错节,风起云涌。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的老家离毛泽东家乡不远。骁勇善战的湘军士兵先后被遣散,很多在社会上游荡,秘密结社,形成各种会党。会党起义与农民斗争结合在一起,此起彼伏。虽然先后失败,但在民间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少年毛泽东喜欢听会党斗争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对联合抗争产生了初步的认知。他对父亲过于严厉的教育十分不满,10岁时曾经离家出走表示抗议。在一次与父亲的对峙中,毛泽东绝不向父亲低头,但表示愿听母亲的话,这场家庭“战争”才得以结束。[4]当面顶撞父亲,但与母亲保持统一,从小就有的这种强烈抗争和联合意识对他以后认识社会和处理事物产生深刻影响。

(二)传统结盟文化的熏陶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传统著作中的结盟故事,在毛泽东幼小的心灵中植下了联合结盟的种子。学生时代,毛泽东就仿照古人,广交朋友,成立组织,一起与旧势力斗争。面对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艰难时局,他热切呼唤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风云激荡的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发表了他的滔滔长文《民众的大联合》,这是他青年时代最为重要的作品。文中指出了民众大联合的理论依据:“所以要有群,要有社会,要有联合,是因为想要求到我们的共同利益。”[5]毛泽东的三篇关于民众大联合的文章,思维大开大合,激情汹涌澎湃,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个跨时代的重大命题。然而,这个时候毛泽东对于民众大联合的呼唤,还只是传统文化中结盟意识的延伸,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民众的大联合只是一种设想。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

毛泽东在热烈呼唤民众大联合的过程中关注到马克思的学说,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首次提到了马克思。之后他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反复比较和鉴别,坚决地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1925年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调查,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鲜明提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6]文章分析了革命的攻击对象和团结对象,揭示了团结的必要性和斗争的重要性,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重要统战理论成果。

(四)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策略,不断壮大工农武装,工农联盟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这一时期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论著,深刻阐述了在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中开展团结与斗争的思想和方法。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提出建立最广泛的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等理论著作从哲学层面阐述团结与斗争的策略,标志着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基本形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界人士,建立了广泛的反蒋联盟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统战思想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在实践中进入国家层面探索和发展阶段,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以及主观上对形势估计的偏差,在团结谁斗争谁的问题上出现了失误,留下了深刻教训。

二、毛泽东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毛泽东说:“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7]毛泽东统战思想,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过程,充分把握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和革命性改造。这种科学性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本质属性,是其能够发挥法宝作用的根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根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高举团结的旗帜同时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实践中诠释了统与战的辩证法、书写了和与斗的博弈论,构建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和光明前景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

(一)首要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强调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首要原则,也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显著政治优势。统一战线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如果没有核心领导力量,各种力量就很容易变成乌合之众。毛泽东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8]他认为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从团结的目的出发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策略,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决不让步。在统战实践中,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围绕着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而开展工作,又要顾及不同党派、阶级、阶层、团体及一切政治联盟者的利益和认识水平差异等因素。

(二)基本方针:坚持物质利益与政治教育两手抓

坚持物质利益与政治教育两手抓,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基本方针,是推进团结与斗争的主要形式。物质利益属于经济基础,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两手抓其实就是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起来。毛泽东明确指出,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领导地位,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9]。唯物主义从来不掩饰对利益的关注,只有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问题,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毛泽东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10]但仅仅给人民群众物质利益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的利益,这就需要政治教育。毛泽东高度重视政治教育。他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1]把物质利益与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与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思想作斗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三)战略战术:既联合又批评,“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斗争

既联合又批评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战略思维,是解决和与斗的方法,是推进团结与斗争的基本路径。通过“有联合,有批评”[12]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引导党外人士跟随共产党走,巩固统一战线的长期发展。毛泽东提出同顽固派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的“三原则”。[13]这个“三原则”,体现团结与斗争的对立统一,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斗争智慧,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是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博弈中总是能够把握主动的行动指南。

(四)一贯主题: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统一战线团结与斗争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团结。毛泽东提出:“无论如何要团结最大多数的人”[14],强调“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15]。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道路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贯穿着统与战的辩证法,十分简洁地概括了统一战线的目标和路径,构成毛泽东统战思想中的基本范式。

三、毛泽东统战思想对新时代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启示

“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史”[16]。毛泽东统战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法宝作用,其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踞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团结与伟大斗争,是在科学分析新形势基础上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历史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毛泽东统战思想是新时代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思想渊源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一。法宝是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关键事情上要用的东西,在每个历史阶段面对重大任务、复杂问题,都要运用好统一战线这个团结与斗争的法宝。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在实践中继承发扬毛泽东统战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对团结与斗争的认识。邓小平经常引用毛泽东的话:“我们提倡小吵架,大团结。”[17]小吵架是一种斗争,大团结是斗争的目的,这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精髓。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统战思想,掌握了高超的团结与斗争的方法和艺术,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18],“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19]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所倡导的大团结与伟大斗争与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将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要的法宝作用。

(二)正确把握新时代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科学本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前进途中将面临更多“成长中的烦恼”,遇到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越是艰险越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大团结与伟大斗争,是对党内、国内、国际新的形势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合乎当代中国发展之需要,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体系中极富魅力的一部分。

第一,大团结与伟大斗争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观点的科学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有矛盾就需要团结与斗争。在毛泽东看来,统战思想就是磨擦之学,矛盾之学,他说:“有统一战线就有磨擦存在。”[20]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21]。他提出坚持大团结与伟大斗争,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底线思维,积极主动化解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大团结与伟大斗争体现新时代进行自我革命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政党用科学对待世界,也用科学对待自己,勇于自我革命是与生俱来的鲜明本色。中国共产党从不讳言自身存在的问题,一直在“团结——批评——团结”中不断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新时期习近平居安思危,“铁腕”出“大招”,把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各方面,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这种自我革命,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是科学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的理性,是凤凰涅槃、百炼成钢的修炼,是为了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

第三,大团结与伟大斗争是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任务的科学方法。譬如,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就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科学分析形势,进行坚决准确的斗争。邓小平曾说:“中国人不解决台湾问题会死不瞑目的。”[22]毛泽东运用统战这个法宝,既团结又斗争,曾牢牢把台湾问题限定在一个中国框架内。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大团结与伟大斗争,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对台统一战线,开创了对台工作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大团结与伟大斗争使目标、思路与方法统一起来,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依然具有革命时代统一战线那种强大的法宝作用。

(三)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巩固大团结与进行伟大斗争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23]学会这一门科学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习近平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统战思想,揭示了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规律性,丰富了团结与斗争的理论与方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

新时代必须发扬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伟大斗争,历尽艰辛,业绩卓著。新时代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继续高举大团结的旗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面对风险挑战和困难问题,必须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以刀刃向内的自觉进行自我革命,以钉钉子精神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新时代必须提高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本领。习近总书记平提出领导干部在斗争中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24]要认真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法,把握新时代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坚持将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联系,从群众实践的基层破解难题、创新方法,在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新时代必须增强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力量。新时代实现大团结和进行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时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开展大团结和进行伟大斗争。国内外和社会各界都是新时代大团结和伟大斗争的力量源,对各种势力要做到“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25],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阻挡的前进力量。

“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6]。毛泽东统战思想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拥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和能力。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以及后继者们不断丰富和发展统战思想,使中国的统战法宝成为当今世界威力巨大的思想核武器。新时代重温毛泽东统战思想,就是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团结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敢于亮剑、迎难而上,展现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风采。

猜你喜欢

大团结斗争理论
“民族大团结 建设示范区 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在昆举行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