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助力语文教学
2021-01-12刘松,王茜
刘 松,王 茜
(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近年来,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智能手机的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的可视化、便捷性、互动性也成为语文教学的助力。学生不仅从智能手机下载、收集语文学习资料,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观看语文教学视频、提交语文作业、分享语文学习心得。特别是疫情防空期间,智能手机的使用解决了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
1 语文的困境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处于新课改的浪潮之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学习形式如,整本书阅读、语文专题学习、语文任务驱动等,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无疑需要新的教学手段与之相适应。首先,语文课堂缺乏创生性。传统的语文课堂还是以语文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为主体,缺少师生、生生、师生和文本的互动。教学活动较为单一,语文课堂较为沉闷。其次,语文课堂手段单一。语文教师主要的手段是ppt和板书,相较于理科,物理、化学等直观性教学,学生缺乏的直接经验的获得,课堂的情景性缺乏。最后,语文知识性复杂。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获得全部语文知识,还需要课后的学习和实践弥补课堂上知识的短缺。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应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师更应该思考课堂教学的守正创新。
2 智能手机承载语文学习资源
2.1 国家中小学云平台语文资源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2020年防疫期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为支持各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的云平台。2020年2月17日,平台正式开通,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
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访问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进行网络学习,该平台主要围小、初、高主流语文教材编排学习内容,选取北京市语文名师,每节课20分钟左右的微课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讲解精炼有层次,方便学生学习。这个平台的语文课可以作为学生预习、复习的资源,同时也可以作为课程的补充资源。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活动,了解北京市的教学动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更好的服务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
2.2 微信平台语文资源
微信平台蕴含大量语文学习资源,在搜索中输入搜索“语文”关键词就会推送相关的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以关注相关公众号来获取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微信平台的资源博取众长,有一线语文教师,大学从事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教研工作者,专门从事语文研究的机构、单位等,这些微信资源针对性强,获取便捷并且免费提供,极大方便了广大师生。
2.2.1 语文学习类微信资源
语文学习类微信资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助手,这里以“初中语文助手”为例。“初中语文助手”微信公众号按照授课年级分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主板快。每个板块中包含字词梳理、作者简介、课文朗读、写作提高等板块内容。方便学生提取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
2.2.2 语文教学类微信资源
语文教学类资源帮助教师归纳整理相应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资源丰富了语文课堂。“语文好教师”微信公众号给教师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师必点板块教案课件、教师资源、教师干货、好书推荐等子板块。教师利用该资源可以更好地服务课堂、学生,有选择地筛选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3 语文理论类微信资源
语文理论类资源提供给语文教师,便于语文教师学习和提高。“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既提供语文部编版培训视频,又有语文新课标解读,国家关于语文改革的大政方针。这种理论性的学习,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改革意识,也丰富了他们的理论知识。这种微信资源大都紧跟课改潮流,发布教学热点和教学动态,教材理解和课标理解相对也更加深入,常有语文教学大家、学者汇聚于此,能够开阔教师视野,提升课改意识,促进教师交流讨论。
2.3 语文学习应用
智能手机应用商也在大力开发语文学习应用。这些语文学习应用不仅融趣味性、情景性于一身,还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注意情境和兴趣的学习。
2.3.1 语文工具类应用
《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语文学习权威字典,也推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应用。以往在智能手机搜索出的字词不够规范,“现代汉语词典”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该应用不仅品质与实体书一脉相承,而且相较于实体书查找字词更简便、快捷。在语文学习中字词的规范是重中之重,工具类的语文应用一改工具书的笨重、繁琐,在家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需要随时使用。
2.3.2 学习类应用
“纸条”应用作为互动式语文教育平台是一款作文学习、分享类应用。在“纸条”应用中蕴含大量的作文素材。不仅每日更新,紧跟考场热点,而且将作文进行科学分类,便于学习提高。这款应用中包含语文素材、技法、范文等文章可以做到即看即用。同时,学生可以在“纸条”应用中分享自己的作文,线上沟通、评价利于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作文问题,已经成为老大难的问题。一方面,课时有限在45分钟的课上很难评价每一位学生的习作,学生不能获得面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很难在课上有所突破,作文能力的提高任重而道远。学生在使用应用的过程中就是一次亲近作文、学习作文写作的过程。合理使用该应用,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有一定作用。
这些语文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有利于教师教学。语文教师应该继续关注智能手机的语文资源,用这些资源完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并且介绍给有需要的学生。教师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在新阶段应该有新的方法和手段。
3 智能手机用于语文教学的便利性
学生对新兴事物比较感兴趣,智能手机作为新兴事物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好的智能手机语文学习资源或平台,结合课程内容适量、适当设置语文学习任务,运用智能手机查找资料、学习语文知识、分享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作品等。通过智能手机的使用,教师让学生了解不一样的语文世界,这个世界更加开阔、包容,更有生机、活力,更富有生成性和情景性。智能手机所代表的新语文学习方法与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相结合,促进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1 便于教师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布置语文作业,分享语文学习资源,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这种网上办公模式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特别是疫情期间极大解决了线上上课的很多问题,这也是日后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师通过智能手机在网上布置作业,经过网络平台统计,不仅可以快速统计学生答案,也能直观的知道学生在哪些题目错的比较多,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避免重复和无效讲授。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介绍学习方法的美文、优秀试卷等分享给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课堂知识的延续。
3.2 方便学生使用
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上传教师所布置的语文作业,下载语文资源,与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学生不仅获得了语文知识而且这些语文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鲜活的、立体的,更加符合学生心智和审美的知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表示“每个阶段都必须注重朗读与默读,并且要增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朗读。可是在日常授课中,语文朗读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短板,在班级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而且教师也不可能一个一个纠正学生朗读问题。但是,可以在智能手机中的“喜玛朗雅”应用或者“荔枝”应用中上传自己的朗读作品,通过配音,添加文字等形式让学生喜欢朗读。教师也可以利用可下时间进行点评。
3.3 利于家长监督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下的传统教育观中忽视了家长督促的作用。家庭教育中,家长受制于受教育程度,长期远离学校生活等,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无法帮助学生学习。通过智能手机,家长可以了解学生所学知识、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家长也可以了解相关语文知识丰富自己。语文知识驳杂繁多,家长很难从旁协助,家长可以利用手机搜集优秀试卷,与其他家长、老师进行沟通。
智能手机的便利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家长的监督上。通过智能手机、先进的智能化手段,冰冷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影像,增加了语文学习的时效性。这既是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也是语文教育的突破与创新。
4 具体实施
4.1 运用佳句,激趣导入
在“纸条”等应用软件上,有许多名篇佳作、名人名言或者小短文,这些作品既可以作为上课前的导语编入教案之中,也可以作为课前任务布置给学生,还可以成为作文课上的范文示例开篇以吸引学生注意达到激趣导入的作用。
比如,“梭罗曾言:‘一棵树长到它想长到的高度后,它才知道怎样的空气适合它。’人生亦是如此,你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了你目之所及的世界所呈现的面貌。”这样的优美句子可以成为《紫藤萝瀑布》的开篇语,不仅高度概括了紫藤萝的精神内在新生后生命的繁茂与蓬勃,同时也表现出花开花谢连着人类命运的沉浮与漂泊,花荣花枯胶结着社会的兴衰与变迁。又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说的“黄昏早随了白茫茫的消失,树梢上金黄色的消失,鸦背上日色的消失而消失了。”这句话极具韵味又含哲理很适合作为《天净沙·秋思》的导语部分。展现了一幅落日昏鸦的图景,更易于学生的思绪的引入理解哀愁的情调,更好地感受诗人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4.2 虚拟现实,创设情境
上课时,教师利用手机的虚拟现实功能和投屏功能,展示相关视频,创设情境。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创设好学习情境,让人、情、景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比如学习《沁园春·雪》,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抒发了毛主席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全词意境壮阔,慷慨激昂,感情真挚。可以利用手机投屏到屏幕上,将智能手机的虚拟现实技术投射到屏幕上,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国风光”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红装素裹”,由此感知到毛泽东乐观豪迈、傲世古今的性格特点,了解毛泽东誓言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教师运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感受作者的乐观、豪迈,跨越时空的藩篱,创设情景让学生真正懂得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4.3 手机展示,迁移提高
手机已经不在单单是通信工具了,更是展示学生风采,汇聚思想的大舞台。在手机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美篇、荔枝等平台展示教学成果、合作探究结果,更好地迁移学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你眼中的桃花源;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认真抄写课文等。这些作业内容对于深入理解课文,掌握文章主旨是十分有益的,须知桃花源本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并非真实存在,对眼中的桃花源既可以落实在笔头上续写桃花源,也可以作画画出想象中的桃花源,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有着和谐的社会氛围、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朗读或背诵部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音乐、图片通过美篇或者荔枝等平台进行展示,须知朗读是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越是对文章理解深入,朗读的就越好反之亦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走进作者、走进作品,讲文章内涵梳理清楚,表达明白。课文抄写也可以进行展示,原先课文抄写学生仅仅展现给教师个人,现在学生的作品放在手机、网络进行展示,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对待作业,同时工整的字迹、认真地书写也为学生博得认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些方式方法,无疑为学生更好理解课文、掌握文章脉络、迁移提高能力和落实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课堂激趣导入、情境创设还是平台学业展示都极大的利用了手机的功能,手机不再是父母谈之色变的游戏工具,而转变成为学习的工具媒介。可见,利用好手机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无数例子也证实与其堵将学生隔离在手机之外,不如引导好学生更好利用手机,以健康绿色的方式生活、学习。
5 结束语
智能手机的便利和快捷是其他智能设备不能比拟的。因此,虽然智能手机有其局限性和弊端,但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更要顺势而为,发挥智能手机信息化、智能化的优势为语文教育服务。在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借助智能手机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