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渗透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论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1-01-12王世欢冯旺舟
王世欢,冯旺舟
(1.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人才。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1]
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师资力量、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等方面,而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的是育人的“软件”,将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渗透中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从校园文化视角探索高校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和创新路径,试图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启示。
一、存在的现实问题
虽然高校当前都较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制约了研究生实践能力乃至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针对性不是很强。
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有针对性。习近平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2]这启示我们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只有在生动的实践中才能揭示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现有的研究生教育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而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侧重思想上引领、习惯上养成、兴趣上培养、价值观上塑造,这也是绝大多数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正是由于过于强调校园文化的文化熏陶功能,导致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只重视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而忽视社团活动对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促进作用。二是只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塑造,而忽视这些景观与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业素质提升的关系。三是只重视各种文艺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而忽视这些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同相关专业的契合度及其对于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对研究生进行校园文化熏陶,使其对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基本运行方式和基本历史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大类(理科、工科、文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教育,使其增加对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认知,促进其重视实践能力。
(二)手段和形式较为陈旧。
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多种有效手段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有效的手段和形式还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增加研究生感兴趣的实践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第二,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宣传和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传统的方法只是面对面的灌输或者是直接的理论讲授,无法拉近与受众者的距离和增强亲近感,而通过网络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形式,让研究生通过网络载体也能提高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在当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大力加强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打造网络实践课程。第三,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扩大研究生实践的范围,较少向外开拓丰富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手段和新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义工、研学等手段和形式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三)师资力量等配套不是很完备。
当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配套的实践基地和场所的支持等问题。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中,无论是学术学位研究生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无论是理工科研究生还是文科研究生都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修完一定课程,修满学分,二是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三是撰写数万字的学位论文或实验报告等。这些都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则没有特别强调。而现有的指导研究生的师资力量并不是非常强大,更多的指导教师是专注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少数的指导教师具备在企业、公司等单位的实践经验,这不利于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习近平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3](p78)因此,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四)与之相配套的机制不是很健全。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与之配套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这表现为缺乏校级机构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有效组织协调,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学院和机构无法有效承担起校园文化熏陶的任务,还有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学生组织,比如社团、研究生会等组织也没有完全推进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的日常生活。这种机制的缺失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入呈现出碎片化、片面化、协同效应不足等问题。实际上,高校校园文化与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密切联系,其长期的渗透效应能够有效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持续提升,并获得越来越多的文化积淀和价值指引。在融入过程中,高校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这包括成立专门负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领导工作小组,团委、学工部等学校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规划文件并采取切实措施在全校推进校园文化的融入,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学院和科研机构具体开展相关校园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工作,社团、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深入贯彻学校相关决议,推进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日常生活中。通过上下联动,组织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构建起完善的校园文化融入机制。
二、需要处理的四大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把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长效机制与短期目标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能否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是否能合理地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主体、中介、客体之间的关系。
从校园文化的视角看,提升高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要处理好主体、客体和中介的关系,主体是需要提升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客体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所必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即为了达到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必须了解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基本需求,揭示提升实践能力所必备的条件以及所要达到的程度等;中介是以校园文化为统领的各种手段、工具和方法。因此,在高校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对制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也要深入探索校园文化的内涵以及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和机制。主体的自觉意味着研究生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局限以及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科研和工作的持久助力,另外主体的自觉也意味着需要外在力量的引导特别是指导老师的帮助,使其全面科学地认识到需要通过认真学习和领悟校园文化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不是纯粹的技术理性层面的事情,而应该是融合了人文素养、价值观念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主体的自觉、客体的消解、中介的显现,实现三者的辩证统一。
(二)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中,需要正确处理好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是有年限的,受制于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影响程度,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致的,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认知水平和能力是一个艰巨任务,这就产生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矛盾。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和相对矛盾,首先要明确长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包括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适应能力等多种内容。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在研究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明确主要的培养方向,特别是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研讨班、学术论坛、科研讲座等各种形式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质升档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也要善于创造条件为其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必然会涉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入需要科学理论的引导,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养的过程。在知识的涵养和理论的引导过程中促进研究生对校园文化的自觉践行。此外,高校校园文化既涉及对文化理论的灌输,也涉及大量的实践内容,比如说科技文化节、挑战杯竞赛等,要创造研究生热爱实践活动、善于实践的文化氛围,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指导老师进行理论的宣讲必不可少,其中涉及数据的分析、案例的分析、技巧的掌握等。在进行了一定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学校创业中心、科研平台、校外实践基地中进行实践锻炼就会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从普遍性来看,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人文社科类院校,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专业性院校,其高校校园文化一般蕴含着对学术、思想、前沿科技的追求,这又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从特殊性来看,每个高校的历史、实力、定位和特点都不一样,其校园文化也必将渗透着本校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色,具有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必须要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依据学校特点和地域特色,挖掘和宣传具有本校和本地特色的文化,并将其融入本地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另一方面,将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三、日常生活的渗透:融入的现实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教育迈向了新阶段,实现了从强调量的积累到提升质的重大转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关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秉承提质升档,为国育才的理念,深入探索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高校校园文化要融入研究生校内外的学习、科研、研学、义工等日常生活之中,在持之以恒的渗透中,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实践内容。
在当前强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一方面推进高校校园文化进课堂,另一方面推行以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持续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取研讨式教学法和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校园文化可以直接通过课堂教学传播,让求实、创新、合作等校园文化能够直接烙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渗透在其日常学习中。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一点通”课堂教学模式,“一点通”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导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并且能够在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比较好地渗透高校校园文化,促进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的提升。“一点通”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拟研究主题,围绕研究主题收集资料并上台演讲和进行科研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生们普遍反映“很过瘾”“很给力”。“一点通”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的是学生讲解,教师评价的模式,主讲教师当堂进行点评,指出本组演讲人对于主题讲解的准确度和熟练度,在教师进行点评后,本组学生进行思想反馈,撰写相应的成果,并上交材料。通过这种环节,一方面让研究生深度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所讲的内容,并按照老师的要求继续学习,举一反三,加强理解,从而激发了思考,提升了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一点通”课堂教学模式类似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混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研究性教学和科研能力指导过程中,把主动权给研究生,让研究生深度思考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和导师的思想发生碰撞,头脑风暴式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4](p103-107)
第二,增加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实践内容特别是科研实践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5]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质上是丰富其劳动实践,提升其劳动能力。因此,研究生课程更多地设置与实践相关的内容,要注重前沿性、针对性和需求性。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史类,研究生的课程应该更多地突出社会实践的内容,理工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同当前的社会生产联系起来,文史类的研究生要突出社会调查的内容,特别是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大城市疫情防治、社会治理、网络舆情等热点问题展开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撰写相关调研报告,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和政策支撑。对于开设的课程,公共课要贯彻科研实践的意识,“专业课多开设研究性课程、方法论课程,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倡导科研成果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学生头脑,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以科研实践促进研究生创新。”[6](p184-187)在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将校园文化重实务、重分析和重调查的精神融入其中,激发研究生克服困难,勇于突破。
(二)充分运用校内外的师资力量,实行“双导师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1]因此,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师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实践者,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具有直接的影响。校内导师要认真学习校园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对诚信、拼搏、合作等校园文化和精神进行认真学习和践行,同时更新社会实践知识,积极研修,加强交流,提高自身科技创新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高校还可以聘请校外具有长期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兼职导师,配合专职导师进行指导,让研究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最新的信息,从而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相应的工作,“加大校外导师的评聘力度,把企业具有高学历(如硕士以上)、高职称,同时具有一定学术指导能力、能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和实践技术能力,且能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或管理人才引入到校外兼职导师队伍中,扩大校外兼职导师的比例。”[7](p157-159)比如说针对路桥专业、生物制药专业、法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经管类专业,可以聘请相应的工程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到校内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实行“双导师制”能有效解决传统“一对一单导师”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构建以跨学科和资源共享为特征,包括校内跨学科双导师、校际双导师和校企双导师的‘多边双导师制’,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p61-63)
(三)丰富校园活动内容,提升实践质量。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能够较为容易渗透的领域,也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各项活动中。校园文化能够让研究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激发出内在强大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在高校中,校园文化直接是由校园活动作为载体体现出来的,这些校园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团委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等。这些活动又划分为以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国家政策的政治学习活动,以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活动,以演讲比赛、歌手大赛、健身(美)操大赛、年度运动会等为特色的文体活动,以学术论坛、学术讲座为代表的学术活动,以书法大赛、手工艺品展、艺术画展为特色的专业展示活动,以展示创业项目、作品和专利的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研究生的课外活动,而且可以将校园文化很好地渗透进来,弘扬积极进取、努力拼搏,重视实践锻炼的思想观念。学校要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投入和支持,比如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等,通过这些竞赛能够让研究生进入角色,掌握基本的竞赛技巧和技术的同时,迅速提升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内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合作,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基地。
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校内外实践基地等配套设施和育人环境的支撑,“要努力构建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社区‘五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格局,促进实践育人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更好地发挥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9](p92-95)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作为,充分调动多种力量,使其做到协同合作、同向而行,共同推动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校内来看,校内实践基地主要包括理工科的重要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这些实践基地中,研究生能够有效参与,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中增加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还可以聘请一定数量的基层党政干部、企业经理等为兼职硕导,经常邀请他们到学校讲课,分享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最新的先进思想,指导研究生的学习。理工科可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校企和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同本地或全国有名的企业和公司合作,实现社会、行业、企业、学生、学校共赢。人文社科可以充分利用校级和省级的科研中心和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调研,可以组织研究生围绕社区治理、红色文化传承、精准扶贫等问题展开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在2017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还可以同相关的企业和组织合作,组织研究生到福利院、公益组织等进行公益活动,充当义工,或者到其他资源更加丰富,平台更高的学校进行研学,参与到其他学校的科研团队中。“学校可要求学生每学年必须达到一定的服务学时,并将学生毕业学位的获得和达到一定的义工服务学时且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挂钩。在长期的义工服务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我主义、自私自利、对社会漠不关心等个体局限性,增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公益进而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并进一步塑造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国家发展履职担当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怀。”[10](p75-79)通过这些形式,一方面将校园文化中的奉献、合作、创新精神渗透进去,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锻造自己优秀的品格。总之,这些基地能够让研究生迅速获取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研究生尽快转变学习理念,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的能力。
(五)充分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拓宽实践能力提升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都强调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建构育人环境,技术是手段。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战略选择。”[3](p21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大量涌现,从一定程度上看,对于新媒体的运用程度决定了文化渗透和传播的广度。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覆盖面广,包括网站、博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新媒体都是传播“知行合一”、求实创新、厚德载物等校园文化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通过新媒体广泛宣传敢于实践、善于实践、乐于实践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引导广大研究生致力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新媒体除了传播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素材。这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可以制作融合了校园文化的视频和材料,让研究生学习和领会。二是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互联网海量的关于论文写作、科学实验、社会调研的相关视频资料,从事行之有效的科研活动。三是通过VR 虚拟技术,使研究生能够进行虚拟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开展虚拟科学实验、虚拟场景体验和虚拟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运用,一方面让校园文化最大限度融入研究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与形象的体现,是支撑一个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我们要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为引领,找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核心问题,持续推进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校内外环境的塑造,建立在学校、导师、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之上。只有正确认识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及时补短板,才能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大量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