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隰县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研究

2021-01-12

山西林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隰县玉露香梨

李 辉

(隰县林业局,山西 隰县 041300)

退耕还林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规划逐步停止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水的土地。在退耕树种的选择上,应该根据适地适树原则,使森林和林下植被得到恢复。公益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坡地退耕还林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沙化地、陡坡地耕种和大规模的毁林开垦,因此,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沙尘暴、干旱、洪涝等,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退耕还林的出发点,首先是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按计划逐步停止耕种较易造成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的耕地。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生态效益是指生态环境中的诸物质要素,在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相关因素关系而言,指人类各项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与消耗的资源及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比值。生态效益概念隐含着从生态与经济两个维度考虑环境问题,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最佳的配置;在进行经济和其他活动时,在创造经济价值时,要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本文以隰县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建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隰县从地理位置上讲处于临汾市西北边缘,地理坐标东经 110°55′~111°15′、北纬 36°30′~36°55′,海拔绝大多数处于950m~1 300m。隰县是非常典型的残垣沟壑区,区内沟壑较多,丘陵连绵不断。此外,从地势的角度来讲,其东北地势相对较高,西南地势相对较低。另外,它的东面与汾西县邻近,西边与永和县连接,东西宽大约45km,县域面积1 415.30km2。到2008 年,退耕还林区土地共计141 393.38hm2,其中农用地73 858.886hm2、林地34 094.826hm2、建设用地2561.306hm2,未开发和利用土地相对较多。

1.2 退耕还林工程树种选择

对于玉露香梨而言,在对其进行培育过程中是将库尔勒香梨作为母本,父本为雪花梨,这种果实能够体现多样性的优点,其中比较典型是汁多、无公害等。果皮厚度较小,果心也不大,可食率处于较高水平。这种水果表面十分光洁,能够体现相对较强的保水性。梨果阳面具有特定条纹,采收时候,果皮表现为黄绿色,经过一段时间贮藏之后,颜色进一步转变为黄色。此外,玉露梨平均单果重达到236.80g,果重极大值为450g。果肉白色,涵盖的石细胞相对较少,有较为理想的清香味,口感良好。玉露香梨总糖含量为8.70%~9.80%,相应糖酸比达到68.22~95.31∶1,品质十分优良。果实可以长期贮藏,在冷库能够保存半年时间之久。树体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对土壤要求不严苛,抗腐烂病能力非常出众,抗褐斑病能力也相对较强,种植过程中重点需要防治的虫害较少,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梨木虱、食心虫等。

1.3 生态效益指标

对于土壤侵蚀模数而言,其主要用于反映土壤侵蚀强度,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某区域在特定时长内侵蚀水平,其对应的单位为t/km2·a,在某些情况下也采用m3/km2.a。

对于地表径流拦蓄量而言,其主要是指大气降水达到地面之后,一部分转变为气态,然后返回到大气层,一部分则转变为地下水,另外的水顺着斜坡产生漫流,注入江河湖泊,此类水流被命名为地表径流。拦蓄量主要用于体现地表物质对径流所发挥的拦截效果,相应的单位为t/km2.a。

森林覆盖率:这项指标主要用于体现某个地区的林地占面积,在通常情况下利用百分比进行具体表示。在对该项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森林面积重点涵盖郁闭度超过0.20 的乔木林地面积,并且其同时涉及到其它林地面积。该项指标可以体现生态平衡的状况。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该项指标而言,一般是通过有机质占干土重的比例进行具体表示。气候对土壤水热状况存在较为突出的影响。比如,在中等水热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通过风化、生物活动等作用,对土壤的演化过程产生影响。如在湿热的天气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相对较大,在寒冷的时节,风化壳厚度相对则较小,并且导致土壤层也变得更薄。

2 研究结果

2.1 土壤侵蚀模数

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全县年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014 年2 352km2、2015 年2 131km2、2016 年 2 057km2、2017 年 2 041km2、2018 年2 013km2、2019 年 1 852km2、2020 年 1 766km2。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露香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年土壤侵蚀模数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已经从2014 年最高的每年每公顷2 352t 下降至2020 年的1 766t,其中2015 年-2018 年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不明显,这与玉露香梨树木还没有成林有关。

2.2 地表径流拦蓄量

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全县年地表径流拦蓄量分别为2014 年每公顷410t、2015 年408t、2016 年 412t、2017 年 409t、2018 年 423t、2019年415t、2020 年403t。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露香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整体地表径流拦蓄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玉露香梨树种属于落叶乔木,主根系不在地表生长,因而对地表径流的拦蓄作用不十分明显。

2.3 森林覆盖率

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全县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014 年 17%、2015 年 18%、2016 年19%、2017 年 19%、2018 年 23%、2019 年 24%、2020 年26%。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县玉露香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的整体森林覆盖率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从2014 年的17%上升至2020 年的26%,2014 年-2017 年之间森林覆盖率变化不明显,这也与玉露香梨的成林相对较慢有关。

2.4 全氮及速效磷含量

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从2014年-2020 年工程区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46 532t、47 353t、49 356t、51 002t、51 124t、52 134t、52 138t,速效磷含量分别为 854t、853t、877t、968t、1 014t、1 022t、1 045t。在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区,全氮含量从2014年-2020 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14 年的46 532t 上升至2020 年的52 138t;工程区土壤全磷含量,从 2014 年的 854t 上升至 2020 年的 1 045t,全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与玉露香梨根系的固着有关。

3 结论与展望

隰县退耕还林工程区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体系也不完善,平地通常不超过10%,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山地和丘陵区,水土流失现象较为突出,年土壤侵蚀模数约为每平方公里8 900t~2 2000t。除此之外,每年流失掉的地表肥土达到1 957.30 万t,如此导致了退耕还林工程区的耕地难以进行有效利用,粮食平均每亩年产量只有75kg 左右,且连年低而不稳,使当地百姓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隰县玉露香梨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全县工程区的各项生态效益指标都有所提升。但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仅考虑到了土壤侵蚀模数、森林覆盖率、地表径流拦蓄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并没有考虑到光能利用率、水土流失量等指标,希望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得到补充。

猜你喜欢

隰县玉露香梨
玉露香梨“赛美人”
隰县玉露香梨发出第一张全渠道授权证书
寒露感怀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冰灯玉露烂根怎么办
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
香梨:瀚海的果实
山西:隰县玉露香梨精品版开通上线
库尔勒香梨冻害与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