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12
(百色职业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智能制造则成为引领改革的关键因素,其主要指将信息数据、智能技术等巧妙融入制造业中,从而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与交叉,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制造目标,建成以“设计——制造——装配”一体化的具备人机交互与智能感应的制造平台。因此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就要以促进学生学科融合、知识交叉、综合性发展,进而为未来的产业业态与制造链条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1 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2020年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正在以传统形态向智能模式加速转变,而机电类专业人才在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方案必须进行改革与优化。但是在目前机电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课程内容仍然以理论基础为侧重点,实践技能为辅助培养,学生既缺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又无法兼具多学科、多方向的知识内容,同时相应的实践经验还比较匮乏,导致其课程结构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目标产生隔阂,学生难以达到社会需求的素质标准,甚至无法满足区域内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1.2 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不同步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源力量,因此高校在智能制造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互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进程中,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通过技术实现了生产模式的更新,进一步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形态。但是由于产业发展的速度过快,反而导致学校教育与实际生产出现了不同步的问题,尤其在机电类专业中,其课程内容表现出落后的特征,不仅影响了学生就业发展的潜力,而且导致了人才素养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脱节,甚至还需要学生毕业后进行二次培训才能入岗工作,严重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1.3 培育目标与学生就业未融合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在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趋同,而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从原来的单一专业向复合应用进行转变,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机电专业中,其人才培育目标仍然停留在原来的专精型人才发展之中,而学生的就业却更注重对他们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尤其对于机电类专业来说,机械制图、制造技术、电气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而同时还要掌握3D 数字化建模、电气系统集成、液压/气压传动、工业互联网络、工业软件等专业细分知识,甚至还要了解生产协作、安全规范的相关内容,因此需要学校全面革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实现培养目标与就业导向的共融。
2 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2.1 优化培育方案,发展交叉复合人才
智能制造为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首先要优化培育的基本方案,将交叉复合人才作为基本的发展方向。首先,学校应关注培育目标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衔接关系,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岗位需求调研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企业的直接对话,了解其各个岗位的招聘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毕业生调研反馈,了解他们当前的工作状态与内容,由此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将岗位需求融入其中,强化其衔接性,保证学生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
其次,教师应关注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对接,并能够实时跟随前沿技术进行革新,而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乃至教材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教师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企业专业人员的协助与审核,提出教材内容修正与补充的管教要素,进而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习惯与方法进行完善,编写全新的校本教材。
最后,为落实交叉复合人才的培养,学校还应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与普及,学校可以采取试点的方式进行实践,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安排与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实训规划,比如可以按照技能板块,在每学期先进行校内学习,后进行学徒实训;又或者前两或三个学年在校内学习,最后进入企业实训,并在实训期间由企业专业人员引导,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运用。
2.2 重构教学体系,突出就业导向作用
对于机电类专业人才培育而言,就业导向是智能制造下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体系改革中,还需要从学生的就业入手。首先,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方法,而要掌握驱动式与探究式教学的技巧,一方面可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问题或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甚至可以通过仿真模拟环境完成练习,由此既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又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此外,教师还应结合职业证书与技能大赛优化课程,进一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辅助价值。
其次,在课程架构与内容调整中,更要将就业的导向作用融入其中。其一,教师应重构专业技术课程,并进一步划分技能等级,严格按照当前机电专业的技术发展环境以及具体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从而将每一项核心技能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衔接对应,保证学生能力足以覆盖其岗位的责任需求。其二,教师应建立技能发展的梯度配置,学生需先掌握支撑技术,然后逐步学习核心技术,进而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转化为支撑与核心两段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其三,教师应促进多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与交叉呈现,尤其在校内外实训环节中,教师可以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通过完整的工程将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融入其中,学生在不同环节应用不同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综合练习的效果。
2.3 关注实践教学,建设智能实训基地
对于机电类专业而言,实训是学生能力得以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更为重要。第一,学校应围绕专业群构建基本体系,专业群不仅是学校的品牌与特色,同时也是学校综合教育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以专业群对应的技能培训为主导,保证邻近专业学生实训过程中的交融,并通过专业技能的交叉学习,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智能制造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学校应以智能实训基地建设为目标,一方面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随着前沿技术的更新,不断升级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则要建立数字化车间与智能生产线,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现代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并能够运用新型设备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第三,学校应进一步发挥企业资源的辅助作用,进而建立校企双向交流机制。学校应通过实践产业化、基地企业化的基本理念展开合作,将学校的实训基地达到企业的生产效果,给学生更真切的实践环境。同时,还应建立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进一步为企业与学校的教研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交流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先进技术以及文化氛围,为学生进入职场铺垫道路。
2.4 强化师资力量,促进专业交叉融合
高校通过院系与专业的划分,为学生的专精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教师团队,但是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发展,专业之间的边界不断弱化,而学生专精能力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因此为满足学生符合能力的发展,需要学校进一步促进师资力量的交叉融合。首先,学校应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打造以跨学科、专业化、创新性为基本素养的教师团队,一方面要发挥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的培训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智能制造产业博览会、大型企业交流会等,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并围绕“传帮带”促进更多青年教师的成长。
其次,高校还应联合机电设备供应商构建新的教育项目,由供应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引导,对校内实训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由本校教师进行观摩学习,甚至可以参与其中,在制定方案、组建课题等过程中协同发展。
最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发挥技能大赛的教育功能,由教师带队引导学生团队参加专业竞赛,在实现以赛促教的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创新、应用、实践、融合成为教师发展的关键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制造发展背景下,高端制造业将获得更高的战略地位,因此未来必然是第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都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相应的复合型人才也会成为必然需求,因此高校必须作出反应,通过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升级,满足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