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英尺罐式集装箱下侧粱失稳原因及优化设计方案

2021-01-11吕学鲁王淑霞

集装箱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罐箱屈曲设计方案

吕学鲁 王淑霞

近年来,随着多式联运的发展,液体货物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罐箱”)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罐箱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罐箱运输的经济性,又要考虑罐箱运输的安全性。下侧梁作为罐箱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件之一,对确保罐箱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20 英尺罐箱下侧梁在外部纵向栓固试验中发生旁弯变形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下侧梁优化设计方案,以期为此类罐箱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1 20英尺罐箱下侧梁失稳现象

20英尺罐箱主要由框架和罐体组成(见图1),其下侧梁原设计方案如下:采用符合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的自制冷弯等边槽钢(截面尺寸为150 mmx80 mmx4mm),开口端面等距离均匀设置劲肋,材质为符合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 Q355D,由2段拼接而成。此方案符合罐箱轻量化、重载化设计理念,能在有效减轻罐箱自身质量的同时提升载运能力,有利于增强罐箱的市场竞争力。

罐箱在批量生产前需要按照船级社要求通过各项技术试验认证,其中包括外部纵向栓固试验。如图2所示,设罐箱额定总质量为R,罐箱自身质量为T,重力加速度为g,外部纵向栓固试验的加载方式如下:往罐箱内装入相当于R-T的均布载荷,通过箱体同一端的2个底角件的底孔将罐箱栓固在水平支座上,并通过另一端的2个底角件的底孔同时施加相当于2xRxg的纵向水平力,先推后拉。在对20英尺罐箱实施外部纵向栓固试验的过程中,当推力达到0.36x2xRxg时,下侧梁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见图3);如果继续施加推力至2xRxg,很有可能导致罐箱整体失稳垮塌。

2 20英尺罐箱下侧梁失稳原因

根据外部纵向栓固试验加载方式,计算原设计方案下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2.1 强度计算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原设计方案下的20英尺罐箱有限元模型(见图4),共划分网格53 409个、节点52 793个。罐箱一端2个底角件底面施加位移全约束,另一端2个底角件底面施加垂向位移约束,底角件纵向外端面各施加相当于Rxg的推力。通过在罐体内施加液体梯度的形式加载载荷R-T,并通过施加相当于垂向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加速度加载罐箱自重载荷。

如图5所示:罐箱侧梁整体应力小于许用应力236 MPa。如图6所示:罐箱下侧梁整体薄膜应力小于许用应力195 MPa;一次局部薄膜应力最大值为275 MPa,小于许用应力294 MPa。如图7所示:罐箱下侧梁与底角件连接处的应力为一次加二次应力,其最大值为300 MPa,小于许用应力585 MPa。由此可见,原设计方案下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2.2 稳定性计算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原设计方案下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屈曲载荷。按上述加载方式加载,打开预应力选项,分析静强度,求解结束后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由表1和图8可知:在外部纵向栓固试验条件下,当纵向力达到0.473 53x2xRxg时,罐箱下侧梁发生屈曲,无法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实际失稳推力小于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原设计方案下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在制造过程中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曲,且拼接焊缝处存在应力集中,从而对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 20英尺罐箱下侧梁优化设计方案及效果

3.1 优化设计方案

针对结构失稳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优化设计方案:方案一是严格控制板件的宽厚比(截面板件平直段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和构件的长细比(构件计算长度与构件截面回转半径的比值),从而避免局部失稳并确保整体稳定;方案二是尽量采用轴心受力构件,从而使构件截面应力均匀分布。根据试验情况分析,方案一作用不大,故采用方案二,具体措施如下:选用轴心受压构件,采用符合GB/T 6728-2017《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的矩形型钢(截面尺寸为140 mmx80 mmx4 mm),材质为符合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Q355D,整梁不拼接,并在底部加装由同样规格的矩形型钢制作而成的斜撑。

3.2 优化设计效果

根据外部纵向栓固试验加载方式,计算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3.2.1 强度计算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有限元模型(见图9),共划分网格56 483个、节点55 497个。罐箱一端2个底角件底面施加位移全约束,另一端2个底角件底面施加垂向位移约束,底角件纵向外端面各施加相当于R€譯的推力。通过在罐体内施加液体梯度的形式加载载荷R-T,并通过施加相当于垂向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加速度加载罐箱自重载荷。

如图10所示:罐箱侧梁各点应力均小于许用应力,其中,下侧梁与角柱下部连接处应力最大,为229 MPa。由此可见,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3.2.2 稳定性计算

3.2.2.1 下侧梁屈曲载荷计算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屈曲载荷。按上述加载方式加载,打开预应力选项,分析静强度,求解结束后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由表2和图11可知:在外部纵向栓固试验条件下,当纵向力达到4.298 8x2xRxg时,罐箱下侧梁发生屈曲,即当安全系数取4时,纵向栓固侧梁不会发生屈曲,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

3.2.2.2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计算

参照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的计算要求,计算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的稳定性。

下侧梁材质为 Q355D,弹性模量E=206 GPa ,截面尺寸为140 mmx80 mmx4mm,属c类截面(见图12)。下侧梁两端分别与角件和角柱固定,底部设有2个相同规格的支撑件。经计算,截面惯性矩=4 493 525 mm,惯性矩=1 867 605 mm,有效面积为1 696 mm,回轉半径i=51.5mm,回转半径i=33.0 mm。

对下侧梁及底部斜撑进行简化(见图13),确定斜撑中间下侧梁段的长度=3 451 mm,并据此计算该规格下侧梁在长度下的长细比,结果为:⋋=67.0,⋋=104.5。

取⋋=max(⋋,⋋),下侧梁材质的弹性模量=206 GPa,屈服强度=355 MPa。根据⋋的值将其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下侧梁在长度下的稳定系数 ,结果为:⋋=1.38>0.215,=0.348。

对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的稳定性进行校核:N=30 480 kgx9.8 N/kg=298 704 N,A=140 mmx80 mm=11 200 mm,=305 MPa,=0.348,N/( ΦxAXf)=0.251<1.0,即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下侧梁的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3.2.3 试验结果

对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罐箱实施外部纵向栓固试验,结果显示:罐箱下侧梁未发生明显变形(见图14);罐箱整体未发生泄漏以及影响正常使用的永久性变形;罐箱尺寸能够满足装卸、栓固和换装作业要求。

4 结束语

下侧梁是罐箱外部纵向栓固的主要受力构件。根据对20英尺罐箱下侧梁受力情况的分析和计算,建议下侧梁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矩形型钢,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底部斜撑,并在生产过程中尽量满足直线度要求,避免焊接拼接,从而提高下侧梁的抗弯能力和稳定性。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21-07-21)

猜你喜欢

罐箱屈曲设计方案
我国自主研发液氦罐箱首次进入批量生产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交换箱体罐式集装箱裂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LNG罐箱储备调峰BOG回收经济性分析
压电薄膜连接器脱离屈曲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一种零放散LNG罐箱的设计研究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