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显学科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

2021-01-11陈小妤陈现永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试题立德考查

陈小妤 陈现永

广西高考2021年全国甲卷与2020年全国Ⅲ卷文科综合(以下简称文综)思想政治试题的结构、赋分保持一致: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3题52分,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内容。试题形式(类型)出现了一些变化:组合式选择题减少了2题;取消了2020年的图表型、推导型、经济概念型选择题,出现了供需曲线坐标图形的选择题,同时再现了2019年的连锁式选择题;试题的阅读量有所下降。

高考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高校人才选拔、引导高中课堂教学的核心功能。分析2021年高考试题,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趋势,发现考生答题中的得失,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为2022年高考备考提供有效建议。

一、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评析

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基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抓手,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考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科核心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对于思想政治学科而言,这一任务显得更加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3个方面,这3个方面包含有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

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例为设问背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试题情境,旨在提高考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坚定考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考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如,第20—21题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情境,用“90后”技术能手的事迹,揭示“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的人生道理,厚植劳动情怀,弘扬劳动精神,鼓励考生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22—23题通过展示我国脱贫攻坚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成就,引导考生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高尚理想;第39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关注民生,树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识,激励考生担当大任、开创未来;第40题围绕生态文明命制试题任务,旨在增强考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立足真实情境,关注学科素养发展

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说的“问题情境”,可以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两类;设计情境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国际时事等。如: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第22题、第23题,分别要求考生理解国家精准扶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所蕴含的哲理,引导考生追求真理,树立科学精神;第17题、第39题,以相关法律的修改、确立为背景,引导考生了解我国的立法程序以及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第38题以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这些考题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命题素材,引导考生关注国计民生、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将思想政治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等内化为自身素养,从中选拔具有科学学科观念和宽阔学科视野,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

(三)多维选材、设问,重视考查关键能力

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的选材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等多方面内容,通过选取各领域的典型素材,构建真实、复杂、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考生完成具体的学科任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把学科任务分为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四大类,如图1所示。我们据此对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所考查的学科任务进行了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涉及四类学科任务,其中描述与分类任务占24分,解释与论证任务占36分,预测与选择任务占26分,辨析与评价任务占14分,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元的学科任务,促进考生关键能力的发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确定了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3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如图2所示。今年高考以这3个关键能力群为考查评价维度,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是考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如:2021年全國甲卷思想政治试题第12题,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背景,要求考生阅读和理解题目中的文本、图形,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对4个图形进行分析,建立起文本与图形的正确联系,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0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设问背景,要求考生从其形成的实践基础、现实原因及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增强考生关注社会民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考查考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

(四)聚焦社会热点,注重必备知识的运用

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如:第12题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第13题涉及互联网电商,第14题关注养老问题,第16题提到了国务院开通的“互联网+督查”平台,第17题涉及全国人大组织法修订,第18题关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第19题关注中俄文化交流,第22题关注精准扶贫,第39题关注乡村振兴,等等。这些考题体现了高考充分反映当前经济社会生活重大主题的特点,将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置于社会生活热点之中,要求考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必备知识的考查,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强化综合。如:第40题不仅考查了哲学认识论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还考查了文化生活的文化自信知识,这道题将多方面的主干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本质,考查必备知识的融会贯通,考查学科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考查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体现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趋势,为今后的高考备考指明了方向。

二、基于高考命题导向,探索思想政治学科备考策略

(一)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促进育人与育才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书育人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立德树人对人才选拔、学科教学起价值引领作用。思想政治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其高考命题应坚持以德为先,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形成德育合力,引导考生牢固树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备考时,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和备考的全过程,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尤其是在选题、组题时,教师应选取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深入挖掘各类素材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并与高考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相结合,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融入考生平时的训练,让考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使育人与育才相辅相成,助力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二)坚持以素养为导向,教学与高考有效衔接

无论试题形式如何创新,情境如何变化,高考总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确定考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教学与高考的有效衔接。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呢?我们认为,学生的学科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对于教师的“教”而言,应把常态教学与学科素养培养结合起来,以高考为方向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结合现实生活、社会实际等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出科学合理的学科任务,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高尚品格。

学生之“悟”,主要包括:自主整合学科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解题方法,归纳答题规律;自主合作选材,探索命题思路;自主修正思维偏差,总结经验教训。学生之“悟”,既可个人独立进行,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完成,还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达成。

(三)坚持能力为重,理论与应用有机统一

高考强调应用性,突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2021年全国甲卷思想政治试题将学科内容与国家发展、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紧扣时代主题,多方取材,巧妙设题,坚持以能力为重的命题方向,突出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加强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信息转化、语言表达、归纳概括、演绎推理、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在备考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这样的困惑:理论知识已经记住了,但在考试时却不会用、用不上。这是学生未能熟练掌握关键能力的表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关键能力概括为3个能力群,具体到思想政治学科,关键能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能力:一是阅读审题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即概括和分析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即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考过程中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加强以上能力的训练。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应着重训练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其间,教师可采用“变式训练”的方法,通过创设多重多变的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设问方式,巧妙布置学科任务,让学生学会分层次解读材料,不漏掉任何关键信息。在变式训练中,当材料情境变化、学科任务(设问)不变时,应注重训练考生分辨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当材料情境不变、学科任务(设问)改变时,则应训练考生判断需要调动和运用哪些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轮复习时,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在作答时写清楚、说透彻。这一阶段的具体做法是上好讲评课。在讲评前,教师要注意收集典型试题作为讲评案例;在讲评时,由学生主讲,教师点拨。此外,教师要细化讲评环节,强化典型答卷的改进和完善,不应局限于让学生讲过、讲懂,更要讲清、讲透,以此促进学生修正不足,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坚持以知识为根基,整合与内化相互融合

思想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内容主要来自经济、政治、文化、哲学4个板块的主干知识,强调考生对主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对于思想政治学科而言,主干知识主要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历年高考中经常性、持续性考查的知识,人教版教材与统编教材的交叉点,与当年社会热点关联度高的知识。

历年高考高频考点,包括:经济生活中,有影响价格的因素、生产与消费、企业经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等;政治生活中,有政府、政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际社会等;文化生活中,有文化的作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等。以上都属于本学科的主干知识。现阶段的高中生正处在人教版教材与统编教材交接的时刻,教师在组织复习基础知识时,师生都应拥有一套统编教材,特别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修3《政治与法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两种教材都有的知识就是重点的、主干的知识;人教版教材没有的、统编教材增加的知识,可以作为延伸知识来复习;人教版教材有、但统编教材没有的知识,可以少讲。此外,学生还应关注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的辉煌成就等,这些都是高考可能涉及的必备知识。

主干知识的复习主要是整合和内化,整合与内化的关键是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理解与结构化把握学科知识的理论本质和内在联系,准确把握主干知识点,通过将这些零散的主干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处和联系点,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有价值、有新功能的有机的知识整体,进而透彻、全面地理解并熟练掌握主干知识。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而琐碎的工作,教师应始终坚持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心、以必备知识为根基,切实抓牢、抓实备考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题图作者左为陈现永,右为陈小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友芳.高考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J].中国考试,2019(10).

[5]姜钢.发挥高考内容改革导向作用·助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J].中国考试,2019(6).

[6]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中国高考报告丛书: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政治试题立德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谈构建2020届高中政治“三助式”一轮复习策略
——以2019年全国Ⅲ卷政治试题为例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拨开云雾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政治试题审题能力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