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构件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11刘阳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6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刘阳

广东省建筑装饰集团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10

引言

1 Bl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BIM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等特点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所涉及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扫描,并根据建筑物的整体特征来进行模拟,以便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管理参考资料,使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1]。

2 具体应用

某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8566.67平方米,容积率≤2.5,总建筑面积约128274.5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8595.5平方米,计容地上建筑面积约96416.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9679.08平方米,共计10栋单体住宅。

2.1 族库的建立

①在Revit的“公制常规模型”的族编辑界面中,通过拉伸、放样等操作编辑好构件的形体,根据建筑图和结构图上的尺寸要求完成单一墙体的模型搭建,并进行拼接组合,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添加门洞、窗洞等内置常规模型,就此完成初步的模型搭建;②根据设计图上的节点大样详图和钢筋信息以确定钢筋的参数信息和尺寸位置,通过“添加常规模型”的操作添加钢筋的墙板内置模型;③打开“模型参数编辑”中的“实例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材质、类别、型号、周期性等重要构件参数的赋予;④最将所有属性参数赋予完毕之后,从三维界面可以详细查看该构件组的属性与设计要求的符合程度,检查并修改完毕后,就可以作为族添加进该项目的模型族库中。

2.2 规划设计调整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层面上,发挥出极为显著的应用效能。例如,在传统工程设计模式中,通过其具备的优化性、模拟性及协调性,避免了设计冲突等问题的出现。对BIM 技术的应用,可在已知工程信息及设计内容基础上构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提高设计人员对工程图纸及整体设计情况的直观了解程度,便于数据统计与定量指标计算工作的开展。同时,将工程设计架构以及实际施工参数二者间的误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所编制规划方案合理可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逆向设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应将设计模式转变为正向设计,即先建设标准化的构件模型库,然后从构件库中调取构件完成“组装”设计。

2.3 装配式结构体系及拆分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需要通过手动操作,对建筑装配式构件进行合理的拆分。由于该项工作需要的专业程度较高,且人工效率较低,模型结构信息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的连接和共享。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深化设计工作中,需要有效做好钢筋碰撞实验、预埋件的位置设计以及建筑构件之间的碰撞协调实验等,有效提高 BIM 三维模型的设计精确度,为后续的装配建筑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制装配率的计算公式为:

2.4 预制构件生产阶段

构件的设计信息上传到BIM设计平台后,利用BIM技术可整合构件尺寸和样式等信息,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此外还可获得更为精确、科学的加工指导信息,从而改进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水平,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因为预制件加工生产商虽然和施工单位不在同一地点,但是利用BIM平台上的信息模块,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构件的制作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的设计数据及参数可以通过条形码的形式直接转换为加工参数,从而制定更为准确的有关材料使用、尺寸加工、生产流程等加工生产计划,且加工厂可与施工单位及时沟通,获取加工指导意见,避免二者之间信息滞后影响加工进度和质量,确保完工后的构件成品不会耽误后期安装施工[2]。

2.5 检测装配式建筑的碰撞情况

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应用 BIM 技术来及时监测项目整体的碰撞情况,比如,借助BIM 技术自带的软件来检测设计图纸范围之内的建筑管线布置、结构布置以及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碰撞情况,及时发现构件之间的冲突问题,及时改进设计图纸。与传统检测工作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在检测碰撞情况工作中应用BIM 技术还缺乏大量的实践,在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工作逐步完善。

3 结束语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用 BIM 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BIM 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和局部模型直观呈现出来,清晰展现出装配式建筑的各个节点,施工单位能够有效处理好 PC 构件的协调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施工的整体效率。在后续的工作中应重点解决衔接不通畅、信息运用能力较低以及信息交互不便等问题,来真正实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