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鸡白痢防控与净化
2021-01-11王英邢坤张代芬朱丹阳爱国
王英,邢坤,张代芬,朱丹,阳爱国
(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鸡白痢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
1 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日龄鸡都可感染鸡白痢,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主要危害2周龄内的雏鸡,病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成年鸡也可发病死亡,但主要是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水源、用具、垫料传播,或通过苍蝇、蚊虫、老鼠等携带传播。
2 临床症状
5~7日龄感染雏鸡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部分鸡无任何症状即发生死亡。病鸡主要表现为怕冷、喜热,双翅下垂,精神萎靡,饮食减少,营养不良,呼吸加速,下痢,排白色黏性稀粪,且粪便黏附肛周。
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长期带菌。成年感染鸡产蛋量减少,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
3 综合防控
3.1 严格引种 加强引种控制,鸡苗应从无白痢或白痢净化好的祖代场引入。引进种鸡应进行隔离和检测,确保无鸡白痢等疫病。
3.2 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加强鸡场生物安全管理,增强鸡的抵抗力,加大人员管理和培训力度。
3.2.1 控制传染源 种鸡科学饲养管理,出现死亡的,必须及时查明死因,确定患鸡白痢的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3.2.2 切断传播途径 定期清洗、消毒鸡舍、鸡笼及饲槽,及时清理鸡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菌污染饲料及水源。鸡舍安装纱窗,防止苍蝇、蚊虫等传播疫病。
3.2.3 保护易感动物 控制饲养密度,做好鸡舍采光、通风工作,避免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沙门氏菌感染。喂给鸡卫生的饲料和清洁饮水,饲料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变质、发霉。
4 净化
4.1 本底调查 掌握本场鸡白痢的流行史、现状及免疫程序、免疫效果等,并根据调查情况对生产管理措施进行改进。鸡群按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掌握鸡场鸡白痢感染情况。
4.2 监测净化 种鸡场应根据疫病的本底调查结果,采取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将鸡白痢的临床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甚至无疫状态,实现种群净化。
4.2.1 净化标准 父母代鸡群的阳性率<0.5%,连续两年无临床病例,即为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4.2.2 净化程序 各代次种鸡在后备鸡阶段和开产前各进行一次检测。阳性鸡全部淘汰,并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同舍鸡群监测。
如发现种群鸡白痢阳性率异常升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加大监测密度及评估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与感染风险。
4.2.3 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可采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或全血,2 min内被检血清或全血出现50%(++)以上凝集者判为鸡白痢阳性,参照NY/T 536-2017。
4.3 净化维持 种鸡场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或通过评估后,可开展维持性监测。父母代鸡场从无鸡白痢鸡场引种连续2 年,可按5%-10%比例进行监测,同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做好生物安全管理,维持净化效果。
4.4 净化认证 已实现鸡白痢净化的鸡场应加强净化效果的维持及净化场的评估认证。
鸡白痢的净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数年才可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