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的逻辑理路探析

2021-01-11吴若山敬龙军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格言奥林匹克

吴若山,敬龙军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1]。这是自1920年在顾拜旦提议下国际奥委会正式将“更快、更高、更强”确立为奥林匹克格言后的第一次更新。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在世界政局动荡、疫情肆虐、战乱不止、争端不断等人类面临越来越多共同挑战的现实境况之下,“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一方面表达了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返璞归真,以人为本的殷切希望,以奥运之光照耀人类前行之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即当人类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只有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团结与共才能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全球危机,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1 奥林匹克新格言之文化内涵解析

1.1 “更快、更高、更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的延续性[2],因此,要弄清楚一百多年后奥运格言的文化内涵,就有必要去追溯其历史的过往,回顾一百多年前的奥运格言。

公元14-18世纪,欧洲大陆的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砸碎了十几个世纪以来束缚在人民身上的禁欲主义枷锁,人民的思想重归自由,近代体育思想应运而生,“灵肉统一”“身心并完”成为当时的主流体育观点。同时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兴起和教育方式的改变,人们开始回归人的本质,注重内在世界和外在形体的发展,而体育恰好具备这种内外兼修的功能,在此背景下一大批资产阶级教育家便开始了近代体育模式的探索,几经周折,直到公元19世纪末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才得以诞生。

“更 快、更 高、更 强”(英 文 表 述 为“Faster、Higher、Stronger”),这一奥运格言最先是被顾拜旦的好友亨利·马丁·迪东作为校训提出的,之所以最后成为代表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格言,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顾拜旦所推崇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即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今天我们讨论奥林匹克新格言,就是要讨论在奥林匹克运动在新时代所要传达的一种体育精神,这种体育精神既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拼搏进取、超越自我相联系,又与当今世界各国命运与共、携手共进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1.2 对“更团结”的解读

一百多后的今天,在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利益紧密相连、命运休戚与共现实境况下,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全人类都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一种全球性的体育盛会,理应肩负起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使命和充当化解全球冲突、团结世界各国的时代角色。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全球化的21世纪,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世界个体而存在着的,互联网使世界连接到了一起,身处世界中的个人都能时刻感受到世界的细微变化以及自身行为对世界变化轨迹的微弱影响,全人类的命运真正意义上连接到了一起,世界各国真正地感受到了本国命运与其他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在一些全球问题上会抱有大局观,以前分歧的意见也日渐统一。

奥林匹克格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核之所在,此次“更团结”的加入则既可以理解为是国际奥委会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而作出的应然选择,又可以理解为是人类为了在新的时代继续生存、进步和成长而作出的历史抉择。

1.3 对奥林匹克新格言形式上的理解

奥林匹克格言此次更新,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形 式 上,“Faster、Higher、Stronger”与“Together”用“-”符 号 连接,关于“-”如何理解,国内各大主流媒体都争相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表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应该将“-”翻译为破折号“——”,另一类则赞成将“-”翻译为顿号“、”[3]。对此,笔者以为无论是破折号“——”还是顿号“、”,“Together”都应该是对“Faster、Higher、Stronger”的补充和完善,而并非说明。“更团结”不应该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目的,但可以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前提,换言之,“更团结”可以服务于“更高、更快、更强”,但“更高、更快、更强”却不应该服务“更团结”。

要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就有必要对体育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展开探讨。上述提及体育具有锻炼、教育、社会、娱乐等多种价值,而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场全人类都参与的体育盛会,这其中的各种价值必然都有所涉及,在今天,人们必定会以为一百多年前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加看重体育社会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一百多年前“更高、更快、更强”就成为了奥林匹克格言,这句格言一直延续至今才迎来了它的第一次更新,通过顾拜旦对奥林匹克格言的释义以及结合当时社会大背景,可以了解到这句格言关注的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即如何通过体育促进人类个体不断突破自我从而成为更加完善的人,而非社会价值,一百多年的不变更足见此格言不可替代之意义。而“更团结”则属于体育的社会价值范畴,结论源于笔者对以下两个问题的思考,一是一百多年前国际奥委会为什么把“更高、更快、更强”作为奥运格言而不是“更团结”?二是“更团结”的加入为什么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而不是更早或者更晚的时候?答案可以归结于时代的选择,因为“更团结”成为了时代趋势,人类社会需要这样一种媒介和精神来使全人类更加团结,故而催生了奥林匹克新格言。换言之,如果下个世纪的时代需求是“更友爱”或者“更公平”,那么奥运格言将会迎来它的第二次、第三次更新。

综上所述,并非因为“更高、更快、更强”和“更团结”的价值范畴不同而产生了二者范围大小之分,而是表明了一个价值第一性问题,从全人类这个视角来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终极价值只能是奥林匹运动会本身所追求的人文价值,而非随时代而变化的社会价值,当然,这两种价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而组成的社会,但二者并非没有明显的界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而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其终极目的必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如此看来,至少在人与社会的第一性问题上,人们都有着普遍的共识,即社会的一切变化都是为了迎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人本观念。

2 “更团结”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催生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使世界连接到了一起,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联系都要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全球化潮流已成不可逆转之势。2019年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超过三百多万人的死亡,近千万的人饱受病毒的折磨,数以亿计的人成为了无业游民,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贸易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人类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世界各国利益紧密相连、命运休戚与共的全球关系,只有各国联起手来使全人类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化解一次次的全球危机。早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就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事实上,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板块,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种国际政治争端愈演愈烈、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世界各地疫情、核污染、自然灾害依旧泛滥,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更团结”便不再只局限于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而是对这个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的最好诠释,在未来的人类世界,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全人类的战争,只有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同命运共呼吸,才能在一次次全球危机中化险为夷、在一次次机遇与挑战中奋勇前行,在一次次交流与合作中成就自我,进而在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场全人类参与的体育盛会,直接提供了世界各国一个直接交流的机会,各国通过奥运会彼此相互相识、交流文化、建立外交,一百多年的近代奥林匹克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更团结”提供适宜文化土壤,在未来也将助推世界各国的关系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

3 “更团结”是奥运价值观异化的复归

“奥运价值观”即奥林匹克价值观,包括“团结友谊”“公平比赛”“重在参与”“以人为本”“更快、更高、更强”等核心观点。“异化”本身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重含义,在此采用它哲学层面的含义即“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力量”[5],通俗来讲,就是指一种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次要观点逐渐占据主流反过来对抗主要观点的现象,“复归”即再次回归到某种状态。综上,我们可以给“奥运价值观异化的复归”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在现代化进程中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价值观点逐渐被一些衍生出来的次要观点占据主流,导致自身价值观变得扭曲,人们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使奥林匹克精神重回本真而做出一次勇敢尝试。

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在逐渐迈向属于它的时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这项原始而古老的全球化运动似乎还是没能保留住最初的纯真,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模糊了颜色,政治化、商业化、科技化、职业化成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显著的色彩,至于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人们却越来越难以定义了,这项旨在突出人性光辉促进社会和谐的全球运动正在逐渐失掉它的底色,而这无论是对于奥林匹克这项运动本身还是对于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笔者以为,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时代需求这样一种精神来引领人类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则可以认为这是人类自身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异化的一种复归诉求,实际上,一直以来,人们都渴求一场纯粹的全球体育盛会。

3.1 奥林匹克运动过度政治化扭曲了奥运人本主义观

“政治化”一词具有诸多释义,此处采用学者李金龙的释义即“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可以理解为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的政治性质或者所具有的国家性质”[6]。“人本主义”有多重释义,在此笔者将其释义为以人类发展为根本的价值观。一百多年来,作为一种全球性体育盛会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似乎始终都难以摆脱政治的阴影。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政治进入冷战时期,苏美两大阵营的对抗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了受害者之一,这直接导致了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成为两个国家对抗的无硝烟战场;自1970年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使得奥运会又一次成为了受害者之一,臭名昭著的“莫尼黑惨案”便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政治恐怖事件;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出现了一支分别来自4个不同国家的10人代表团,他们被称为“难民代表团”,战乱、饥荒使他们逃离了自己的国家,而奥运又使他们重新聚在了一起。

21世纪的时代特征推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化走向另一高潮,科技革命催生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使世界连接到了一起,人们在享受全球化福利的同时也感受着世界的瞬息变化,以前普通民众难以触碰的国家大事,现在已经成为各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这点来说,21世纪人民的热情是任何时代的人民都难以比拟的,因为这场全球性的活动与其说是一场体育盛会倒不如说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综合国力较量,各国民众为了捍卫身为国民的荣誉争相呐喊助威,乐此不疲。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自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之日起,就允许了这种政治因素的存在,甚至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世人顾拜旦在推崇这项运动之初都披露过这种政治倾向,在1896年首届奥运会结束不久,他写道:“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的俱乐部或学院在全国比赛中获胜会感到一种满足。当他看到自己的国家获胜这种感觉将是何等的强烈!就是出于这些想法,我寻求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许多努力,我成功了”[7]。

但历史的经验在不断告诫人们,世间万物的发展无不在遵循一个适度原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化程度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这场全球活动可以承受的范围,“团结友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公平竞赛”“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等等这些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奥运奖牌面前似乎显得越发虚无缥缈、不值一提,取而代之的是以国家意识为先导的唯金牌论观点逐渐成为时代潮流,任何的国家和个人都把获取金牌作为参赛的唯一目的,这本身就是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人本主义观念背道而驰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衰落。

3.2 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运作催生了奥运实利化思潮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创立之初,就把非商业原则作为了自己的根本立场,这一立场坚持数百年,直到21世纪初期才发生改变[8]。事实上,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不可能完全脱离经济而独立存在和发展。从1896年的首届雅典奥运会至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在经济上的持续亏损使得这项历史悠久的全球运动步履维艰、生机不再。在这之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危机也迎来了新的转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出售电视转播权和比赛门票等市场化运作而取得首次赢利2.5亿美元的骄人业绩,自此便打开了奥运经济的大门,到2008北京奥运会,更是将这种商业化趋势推向高潮,在扣除前期巨额奥运资金投入后还能获得高达205亿元的利润,二十几年接近200倍的利润,奥运经济背后的商业化运作之强大如此可见一斑。客观来说,商业化元素的加入本身是有利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的,可以想象一个没有资金困扰后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势必会比以往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活力,但实际情况是,随着这种商业化运作的日渐成熟和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融合的日渐加深,这个商业化模式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出来,即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实利主义的崛起和一种奥运精神的衰落。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具有普遍联系性[9],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并非只对奥林匹克这项运动本身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它改变人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一贯看法,使奥林匹克这场全球体育盛会失掉了原有的纯粹性,而逐渐演变成了一场以利益为先的商业活动。世界上各类“兴奋剂事件”“踢假球”“打假赛”“黑哨事件”层出不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看到了一场场比赛背后的巨大经济收益,而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化则是这种想法的始作俑者。于运动员而言,在未推行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模式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被他们视为一场为国出征的运动会,他们为国家和个人荣誉而战,在推行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模式之后,藏于一枚枚金牌背后巨大的经济价值被挖掘出来,商业广告、代言、商业比赛等等这些依靠奥运冠军头衔才有的收入有时竟高达上千万元,相比于以前体制内“微薄的工资”,一枚奥运奖牌所带来的不菲收入完全可以使这些苦训十几载的运动员改变命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名利双收,在经济上的直接获利更是直接加剧了运动员“唯金牌论”的程度。

综上所述,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运作本身是有益于奥林匹克这项运动发展的,但问题关键在于这种商业化的作用对象不仅仅是奥林匹克这项运动,还涉及了与体育相关的各个行业,在一定范围内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奥林匹克运动是一场商业活动吗?也许在人们的心中又会增添这样的一个问号,而这也是与文章开头所提及奥林匹克运动百年不改非商业原则的初心不谋而合的。

3.3 奥林匹克运动科技化趋势淡化了竞技体育的本质

科技进步在影响世界的同时也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包含科技成分的功能服装、基因技术、IT技术、纳米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在奥林匹克运动上的应用,使得这场古老的全球体育盛会充满了现代化的色彩,洋溢着科技的气息。

从运动员的睡眠、饮食、训练等日常生活方面,到赛会的组织、参赛人员的安全保障,兴奋剂的检测以及对比赛违规的监控等关系到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的方面,无一不涉及了科技化的元素,这种科技化趋势本身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单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说,奥运赛场下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的都将是奥运赛场上人类记录的又一次被刷新,而几乎每一个世界冠军背后都有一个科技团队在为其保驾护航,这个科技团队的成功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运动员能否在赛场一举夺魁,以此点来看,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比拼上实际上也是奥运赛场下各国体育科技实力的比拼,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那些科技欠发达国家运动员的竞争劣势,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掺杂了一些不公平因素,但只要这些科技始终是为人服务,奥运赛场始终以人为第一性的,这种缺点就有被弥补的空间。但,近年来奥运赛场上诸如鲨鱼泳衣、兴奋剂等事物的兴起似乎又模糊了科技和竞技体育的这种界限,这就不免引发人们对于竞技体育和科技二者关系的重新审视,竞技体育的本质为何?科技在竞技体育中应该充当何种职能?

科技不应是竞技体育的本质。一百多年前,国际奥委会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竞技体育的本质问题,即通过体育来鼓励人类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从而达到促进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催生社会变革的同时,也促使着观念的变迁,每个时代的声音不尽相同,以当下之意并不能完全解释一百多年前的奥林匹克格言。而这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以格言字面之意,当今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实现体育运动的更快、更高、更强,谁能突破前人记录、做到全人类第一,谁就配得上人们心目中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体育运动员,故而为了这个目标,运动员们不惜动用各种能使自身运动成绩得以突破的手段,科技化时代到来给予他们这个契机,依靠科技的力量他们完成了突破成功地刷新了一项又一项奥运记录,他们成功了,而这种成功带来的则是后继来者的不断效仿和竞技体育精神的不断弱化。

如果说运动成绩是竞技体育的最终意义,笔者以为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因为,单纯的运动成绩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可言,更为人类做不了任何贡献。一百多年前,顾拜旦对“更快、更高、更强”作出了精辟的解释[10]“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可见,相比于更好的成绩,人类拼搏奋进、永不放弃的精神显得更为重要,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更加注重物质世界的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变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使得人们以一种更实利化的视角去看待这样一场以精神为主导的奥林匹克运动,其结果必然是与当初顾拜旦先生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相违背的。

3.4 奥林匹克运动职业化趋势助长了“唯金牌论”的观念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员训练体系的完善,要求运动员的训练必须以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为基础才能有望达到个人竞技水平的巅峰,进而问鼎奥运冠军,这样的一个训练阶段一般贯穿了运动员的幼年和少年时期,达到了近10年的训练时长,在此期间,夺取奥运金牌、为国争光成为他们坚持常年艰苦训练的根本信念,而现代社会赋予奥运金牌的各种象征意义及其附带福利也解决了许多运动员荣光之外不能获取却又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一些东西,这就更加提高一枚奥运金牌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在此背景下,“唯金牌论”观点应运而生,把获得金牌当作是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这是当今许多运动员的共识。而这种观点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与近年来奥林匹克运动职业化趋势相关。

竞技体育职业化是以职业运动员的出现为标志的,而职业运动员就是指以从事竞技体育作为主要工作的运动员[11]。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之初,基本是都是以业余化为主导,参赛的运动员并非专门从事竞技体育工作,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世界局势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不再只是一场全球体育运动会,它被赋予了更多时代意义和价值,由此便诞生了职业化这个概念,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奥林匹克运动是职业化还是业余化的观点始终处于争辩之中,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奥委会对职业运动员进入奥运会的许可,竞技体育职业化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在运动员以竞技体育为职业时,一场比赛便不再只是一场比赛,它夹杂了金钱、荣誉、家庭、职业发展等众多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得运动员失败的成本变大,而更加渴望获得比赛的胜利。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运动员更加努力地训练,从而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职业化趋势也必然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参赛动机,从而形成一种以金牌为导向的竞技体育价值观。这显然是与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价值观相违背的。

综上所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曲折性,且他们大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前进状态,一种新的理论、方法、思想必须经过历史的一次次筛选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12]。奥林匹克运动亦是如此,作为一场全人类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其精神内核必然是要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更团结”并非时代新词,它诞生于现代奥林匹克之初,起先是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着的,但一百多年来它的意义似乎也就仅限于此,人们对它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更团结”能以奥林匹克格言的形式出现在奥林匹克精神体系中,一方面是偶然,因为这是一百多年前的人们想不到的,另一方面又是必然,因为它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核所在。

4 结语

国际奥委会当初设立格言是为了表达体育运动的卓越含义,100多年后的这次更新,是为了完善国际奥委会的目标,即围绕体育的价值观,通过体育来鼓励全球更加团结。当今时代的确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但世间万物皆有利弊,有时我们更需要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新生事物,“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因为在这种精神的带动下未来的人类社会势必会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但又不能完全说它是一件好事,因为“更团结”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它带有政治色彩,若奥林匹克精神被这种社会需求完全占据,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定然会失去原有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世界各国互相献媚建立外交的手段,而所谓“更快、更高、更强”之奥林匹克精神内核也终将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格言奥林匹克
格言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格言
格言
格言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