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介绍

2021-01-11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黑龙江黑龙江省实验室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黑龙江大学生物研究所,1996年成立生物工程系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1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学院以建设理工科一流学院为目标,以生物产业发展为契机,按照“产业牵引、学科支撑”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协同创新、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具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拥有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该中心为依托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生物学”“生态学”两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和“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微生物学”校级重点学科,“生物学”“生态学”两个学科被列为黑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寒区植物基因工程与生物发酵和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两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生物工程研发中心;黑龙江大学安泰生物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能够授予博士、硕士及学士的多层次、多学科、多专业、成规模的办学局面。

2006年学院获批建设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立足东北三省、面向全国,根据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以提升农业微生物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先后成立了山东、广西、河北合作研究基地。2018年9月,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评估,评估得分在全国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在2020年度全国博士后工作站综合评估中,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获评优秀等级,这也是黑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次获评优秀。

学院在努力推进学科建设、拓宽专业领域的同时,坚持走产教、科教融合道路,实现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办学,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优势互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办学新路,与企业共建成立了多个研究所,在服务龙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2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44人,其中有博士后经历的27人,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5%,大多数教师毕业于国内外的重点高校。学院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称号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支持计划3人、黑龙江省高校长江后备支持计划1人、龙江学者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省级教学新秀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委员1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4人。学院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y J. Klee、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巴维尔·卢卡扬诺夫教授等在内的2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客座(兼职)教授。

3 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

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为“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分别获批2019年、2020年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向着专业内涵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4个本科专业优势互补、相依共进。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学院4个本科专业、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以及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等的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2017年与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建高中生物竞赛培训基地,学生在全国高中生生物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工程实验室为黑龙江大学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项目首批资助实验室。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理念,围绕产学研协同、本硕博一体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获得了一大批省、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2项、二等奖4项,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学校独树一帜的生物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撑;获批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形成了基础及应用微生物学校级教学团队。学院先后建立了包括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4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生命学科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综合创新、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提供了稳定的场所。

在校本科生人数1 159人,研究生在校人数194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考研率近30%,考取的学校大部分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厦门大学等。还有部分学生考取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丹麦、日本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学院积极进行研究生导师队伍团队建设,在团队中,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注重对研究生的道德品质、学术潜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积极发挥安泰生物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作用,突出立德树人成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在生命科学类相关学科的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4 科研成果及转化

近5年,学院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1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项,科研经费累3 834万元。发表高水平科研学术论文437篇,其中SCI收录125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授权专利84项;科研获奖12项,其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寒区植物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创新团队”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道路,在努力发展学科建设、拓宽专业领域的同时,实现了与企业联合办学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探索了一条优势互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

与企业共建成立了黑龙江大学丰源食品研究所、黑龙江大学成福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富裕老窖研究所、黑龙江大学舜泰微生物有机肥料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天通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勃利食用菌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东宁黑木耳研究中心,这些共建企业或地方政府每年向学院研究所或课题研究团队提供一定的研发经费,为生物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为学院本科教学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

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10年通过教育部验收,2018年通过教育部评估,位于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工程中心拥有实验室面积4 500 m2和仪器设备900多台套,总资产价值2000多万元。中心现有农业微生物发酵与酶技术、农业土壤生态修复、农业微生物食品与生物制品以及植物抗病育种与生物防治4个主要研究方向,搭建了微生物育种与细胞培养、分析检测试验研究、发酵与分离纯化中试试验、制剂中试实验研究等4个工程化技术创新平台,为农业微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进一步强化开放型、前沿性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近5年,学院成功举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6次,邀请专家学术讲座90次。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与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共同组建成立“中美蛋白质组学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中俄联合生物活性物质实验室”,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大学共建了“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台湾宜兰大学等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作为法人单位成立了“黑龙江省蛋白质组学学会”,成立了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赵勤实植物化学工作室。

6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学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学院构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全方位联动”的三全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形成了以学院主管领导牵头,以专家学者启蒙教育为引领、以各教学、科研实验室、课题组为依托,以专业课教师、学业导师、辅导员为实施主体、以学生创业协会为沟通渠道开展活动、以所有本科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创新教育体系,并成为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黑龙江赛区创新创业类赛道秘书长单位。“生命杯”系列科技竞赛已成为学院品牌,至今举办系列竞赛16届,进入决赛的选手均可获得创业学分。

学院重视本科生科研立项、学院各级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教师通过创新实验室课题研究,吸纳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提升科研素养。创新训练项目和创新实验室项目的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学、生态学两大学科,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主要从微生物菌剂、生物农药、农产品加工转化等方面开展研究,成果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训练项目和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赛等,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近5年,在全国“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互联网+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5项、省级80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7项、省级25项;本科生参与学术创新活动600人次;本科学生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环境科学研究》、《病毒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

建院20年来,学院共培养了近4 500名毕业生,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研发、酒业、药业、乳制品业、食品深加工等领域中教学科研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充分发挥校友力量,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学生教育、创业实习、院企合作等方面助力学院高质量快速发展。

学院工会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及学院发展建设建功立业。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理科组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综合奖二等奖2人、综合三等奖1人;优秀课程设计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优秀板书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有3名女教师荣获学校“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生命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黑龙江黑龙江省实验室
行书张光藻《入黑龙江境》(53cm×36cm)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