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钝挫伤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01-11李波涛雷运臻金琴花

山东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外伤抗凝胸部

李波涛,雷运臻,金琴花

1 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贵州遵义563099;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胸钝挫伤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胸部钝挫伤后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且心电图动态演变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改变符合AMI 的演变过程,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受累,患者既往多体健或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胸部外伤后心肌挫伤的发病率为5%~50%,严重者可致AMI,但其发病率未见有文献报道。1949 年,有研究对创伤后死亡尸体进行解剖,提出创伤性冠状动脉损伤致血栓形成,最后导致AMI 的可能[1]。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车祸外伤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已有多篇关于胸钝挫伤致AMI的报道,但大多是个案报道。目前医院多设有胸痛中心,对于典型的AMI 患者能及时诊断及治疗;而胸钝挫伤致AMI 患者由于原发胸钝挫伤的存在,且患者既往多健康或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AMI 症状易被掩盖,在急诊救治时多重视外伤救治,易忽视心脏及冠状动脉病变,因此可能导致漏诊及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2-3]。胸钝挫伤致AMI 治疗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血管再通,但目前无相关救治指南。本研究对胸钝挫伤致AMI 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1 胸钝挫伤致AMI的发病机制

胸钝挫伤致AMI 的前提是胸部钝挫伤,外伤导致冠状动脉损伤,由此引发AMI,是多种因素或者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胸钝挫伤致AMI 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①胸部钝挫伤的冲击力可改变冠状动脉血管管腔内的压力,使血流压力突然骤升,冲击内皮细胞以及内皮下弹力纤维肌组织,使其遭受物理性损伤,导致胶原暴露;同时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逐渐致血栓形成,如遇到冠状动脉管腔变小或闭塞则会引起AMI,血栓脱落亦可引起冠状动脉远端血管闭塞,上述情况在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时更易发生[4-5]。②胸部钝挫伤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内膜,致其撕裂,导致动脉夹层或内膜下出血,从而诱发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者AMI 的发生[6]。③胸部钝挫伤作用于心脏,挫裂伤引起心肌组织出血,继发心肌组织间血肿形成,血肿形成或出血量增多,则机械性压迫冠状动脉,致管腔减小或者闭赛,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或者坏死[7]。④胸部钝挫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蓝斑(LC)—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强烈兴奋,分泌儿茶酚胺增加;血液里儿茶酚胺升高易使血管发生痉挛,特别是冠状动脉,由此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心肌细胞缺血;当患者既往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更容易发生心肌细胞缺血或坏死[8-10]。⑤当患者既往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胸部钝挫伤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其机制与冠心病AMI 相同,在斑块破裂基础上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逐渐导致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11]。⑥胸部钝挫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机体释放促凝物质入血,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力增强,同时凝血因子活性增强、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凝血功能增强;基于上述相关机制,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AMI;血液黏度的低剪切率亦是促使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可使血液黏度增高,促进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亦可促进血栓形成[12-13]。⑦左冠状动脉发自左主动脉窦,经肺动脉起始部和左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前方走行后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向前下方向走形于左、右心室之间的室间沟,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大部及室间隔前2/3,主要供应心脏前壁的血液;当外力作用于前胸壁时,左前降支最容易受累及;其次冠状动脉分支垂直深入心肌内,当心脏收缩时,冠状动脉内压力和心室内压力发生变化,心内膜供血受影响,当胸钝挫伤发生时影响更明显,可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发生AMI[14-15]。

2 胸钝挫伤致AMI的诊断

胸钝挫伤后心脏损伤的发生率难以统计,且损伤形式多样,临床表现不一。心脏创伤大多表现为心肌的挫伤,而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亦被忽视。胸部钝挫伤致AMI 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有胸部钝挫伤外伤史[16]。②既往多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明确冠心病病史,无胸闷、胸痛病史。③外伤后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学改变符合典型的AMI诊断[17]。④大多冠状动脉前降支受累[18]。⑤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胸部钝挫伤致AMI 需与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急性心肌损伤、闭合性骨折、肺挫伤、严重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等疾病相鉴别[19]。

3 胸钝挫伤致AMI的治疗

对于胸部钝挫伤致AMI 的治疗,根据其外伤程度及并发症,需给予迅速分类管理治疗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

3.1 对症支持治疗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吸氧、血流动力学监测、镇静、预防心律失常、扩冠、营养心肌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20-21]。

3.2 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不同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所致AMI,由于外伤原因,胸部钝挫伤致AMI 需预防心肌出血的发生,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一般成为相对禁忌,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首先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相关风险;若患者轻度外伤,无明显骨折和内脏损伤,且处于溶栓时间窗及无溶栓禁忌证,评估溶栓带来的益处大于患者承担的风险,则应该选择溶栓治疗方案,选择能特异性使血栓内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的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从而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与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相比,此类药物能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特别是导管内溶栓治疗,能提高溶栓成功率和减少出血风险。若患者属于重度外伤,合并多处骨折和严重内脏损伤等,可能需要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22-23]。

3.3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是首选介入治疗方法,由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过程中需要肝素化及术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因此对于胸部钝挫伤致AMI 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时应更严格地掌握适应证[24-26]。

3.4 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目前较成熟的治疗方案。对于严重复合伤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急诊开胸探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7]。

3.5 其他治疗 当病情严重,出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时,可对患者给予肺动脉插管,以判断心搏出量。 同时可以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OM)、Impella、Tandem-Heart 等治疗,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直至心脏功能改善[28]。

综上所述,胸钝挫伤患者多出现胸痛、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由于胸钝挫伤的存在,上述症状易被掩盖,出现漏诊及误诊,故应在临床工作中提高警惕,不仅需评估外伤的严重程度,还需排除内脏有无进一步损伤。当患者出现胸部不适等症状时,应尽早行心电图、心肌酶或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心肌、冠状动脉有无损伤,以免延误胸钝挫伤致AMI 的诊断及最佳治疗时机。笔者认为,对于胸钝挫伤致AMI 的诊断,需要急诊医师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较快的应变能力,明确诊断胸钝挫伤致AMI 后,需与各科相关人员做好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抢救工作井然有序,从而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由于胸钝挫伤致AMI 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所致AMI的发病机制不同,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反面,需要权衡出血利弊,为患者指定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目前,针对胸钝挫伤致AMI 临床并无相关诊断和治疗指南,患者病情轻重不一,治疗方案不同,因此亟需相关医学组织制定相关损伤评分量化表,为临床医师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指导意见,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外伤抗凝胸部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