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育肥猪日常饲养管理要点

2021-01-11

饲料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猪只猪舍猪场

李 红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100)

2021年春节前,由于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进口冻猪肉增加以及季节性需求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到6月中旬,生猪价格已跌至三级预警区间。为减少生猪养殖场的损失,需要加强生猪的日常管理,以降低养猪成本、增加出栏率以及健壮率。

1 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1 防风

在寒冷的季节,冷风侵入猪舍会引发猪只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发生,所以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易于排水的地方;为维持猪舍内的温度相对恒定,猪舍的窗户以及通风孔应距离地面1 m以上;在冬季来临前要密封猪舍门窗缝隙,窗户加装塑料薄膜、门口吊挂门帘,以防冷风侵入降低猪舍内的温度。有条件的养猪场可以供暖,提高猪舍内的温度,给猪只提供温暖舒适、卫生干燥的生活环境,以利猪只健康地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1.2 垫料

寒冷的冬季,在猪床上铺20 cm 厚的软干草、软秸秆等松软干燥卫生的垫草,能够起到吸湿、除潮、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猪床温度等作用,所铺的垫草应勤换,防止潮湿、发霉变质产生氨气,给猪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也可以在猪圈内铺垫10 cm左右的木屑,能够明显提高猪舍温度,木屑也需要勤换,以防发霉变质,危害猪只健康生长。

1.3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到了寒冷的冬季可以将分散饲养的猪进行合群饲养,合理地增加饲养密度,猪多了,自身散发的热量也会增加,能够提高猪舍内的温度。同时,猪多了晚上紧挨着睡觉,不仅能提高舍温,还能抱团取暖,以利共同抗寒。冬季一般比夏季增加40%的饲养密度。

1.4 饲喂高能量饲料

在寒冷的冬季,在设计猪的全价配合料配方时,应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原料的比例,提高饲料中的能量,以抵御外界寒冷。同时,应给猪只提供室温水,不要给猪只饮用冷水,更不要饮用冰碴水。饲料供给要充足,白天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以促进猪只多采食,夜间12:00左右再饲喂1次,以利于猪只抵御寒冷和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1]。

1.5 供暖保温

有条件的育肥猪场,可以安装煤炉、暖气、暖风机、热风炉等供暖设备,以便在寒冷季节给猪舍供应热气,提高舍内温度,使育肥猪在温暖舒适、干燥卫生、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中生长发育;可以用电热板、红外线灯等加热设备为仔猪保育箱提供外热源,以提高仔猪生活环境的温度,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

在使用热风炉、煤炉等供暖设备时,要增强生产一线职工工作责任心,勤巡视猪群,仔细观察猪只,防止出现煤气中毒和火灾等事故。

1.6 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猪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太高,会诱发呼吸道等疾病,所以每天应在外界气温较高时间段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排出猪舍内的污浊空气,换入舍外清新空气,以利于猪只健康地生长发育。

1.7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

在寒冷的季节,猪舍湿度越大猪只体感温度越低,这样就容易出现猪扎推取暖的情况,在生产实践中,容易发生挤伤、压伤,甚至出现死亡的不良事件;同时,猪舍内湿度大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引起猪群发病。

猪舍干燥是保障猪只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保证猪舍干燥,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猪舍的地面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使猪舍内的水、尿等液体容易排出到舍外;第二,要做好猪舍屋顶防漏工作,不让雨水、雪等漏入猪舍;第三,要勤换猪舍内的垫草、垫料,保证其干燥卫生;第四,在仔猪时训练其定点排粪便的习惯,既能保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干燥舒适,又方便饲养人员清除粪便;第五,饲养管理人员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以保证猪舍内的湿度;第六,当猪舍内的湿度较大时,可以用草木灰、生石灰、煤灰等吸水性强的物质进行吸水,以降低猪舍内的湿度[2]。

2 育肥猪日常饲养管理要点

2.1 圈舍建造

应根据养猪场的经济实力来决定猪舍的建设标准,不论建什么样的猪舍,最好都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以便每次转群后全面彻底地消杀猪舍内的饲槽、饮水等设备设施以及猪舍围栏、墙壁,猪舍在清洗消毒后大约空闲1个月,以利猪舍干净卫生,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为下批猪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选购仔猪

应从非疫区、无特定传染病的正规种猪场选购健康仔猪,并经过检验检疫合格才能进入本养猪场进行隔离饲养,等隔离期结束后再次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混入大群集中饲养管理。仔猪引进后1周内合理饲喂,严禁过量采食,等仔猪适应新环境后安排去势、驱虫、免疫接种等工作。育肥猪场最好不从集贸市场等处购买仔猪,因为这些猪品种来源不易了解、仔猪健康状况以及免疫接种情况较难掌握,给育肥猪以后的饲养管理带来不便,不利育肥猪场安排生产计划以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经生产实践证明,二元杂交猪日增重比纯种猪高约20%,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日增重高5%。在我国通常采用长大杂交母猪与杜洛克、汉普夏或皮特兰等公猪进行繁殖后代,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使育肥猪在生长速度、瘦肉率以及屠宰率、出肉率等方面得到最优,以满足养猪业的育肥需要,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猪肉。

3 适度规模

养猪场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确定本场合适的饲养量,使资金和养殖规模匹配,充分利用流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留弱不留强”和“夜合昼不合”的转群原则,即在转圈时应转多不转少,转大留小,留弱不留强,防止因转猪舍带来的应激以及大欺小、强欺弱等现象发生,可以有效地预防转群后猪只出现打架现象。

同时,应按照猪只来源、品种、体质、体重合理分群合圈,一般每圈养饲喂20 头左右,并执行“夜合昼不合”的合群原则进行合圈饲养管理,以利于提高猪舍温度,减轻、减少冷应激对猪只的影响,充分发挥育肥猪是生产性能,增加育肥猪场的饲养效益、经济效益。

4 优质饲料

根据育肥猪不同品种、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粮,以满足育肥猪是生长发育。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不仅要满足量的需要,还要考虑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以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比例合适,才能保证育肥猪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同时,各种饲料原料必须符合标准,不能有发霉变质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存在,以免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引发育肥猪发生疾病甚至是死亡等恶性情况的出现。

5 加强管理

育肥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6~22 ℃,相对湿度为65%左右[3],猪舍内的空气应清洁、清新、干燥,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浓度不超标准,有条件的育肥猪场要安装暖气、热风炉、风机等养猪设施设备,以便改善育肥猪舍的生活环境;管理应精心、精细,遵循“稳、准、轻、净、静”的饲养管理原则,给育肥猪提供温暖舒适、卫生干燥、空气新鲜、圈舍安静的生活环境,以利育肥猪生长发育、充分发挥生产性能[4-6]。

猜你喜欢

猪只猪舍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