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激素类药物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21-01-11朱臻怡魏云计何正和
朱臻怡,魏云计,何正和
[淮安海关,国家饲料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淮安),江苏淮安 223001]
激素类药物是指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饲料是动物养殖过程中重要投入品之一,为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产量,激素被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使畜牧业在初期得到迅猛发展。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养殖业违规使用或滥用激素类药物,一些药物会引起动物自身生理特征变化,还会残留蓄积在动物组织里,通过食物链或环境释放进入人体。动物源性食品的激素类药物残留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1],它会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扰乱激素平衡,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甚至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造成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负面影响,具有致癌作用和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危害[2]。“饲料安全等于食品安全”的观念已形成世界范围的共识,保证食品安全应从源头抓起,控制和禁止激素在养殖业中的使用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国及美国、欧盟等国家已相继颁布一系列法律,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对其添加量加以限制[3]。饲料是各种畜禽动物外源性激素的主要来源,因此检测饲料中激素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饲料中激素的检测主要有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等,由于激素类药物种类繁多且饲料基质相对复杂,选择适当高效的检测手段同样重要。
笔者就饲料中常见的激素类药物种类、使用情况、健康危害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饲料和食品行业及检测人员,在掌控饲料和食品中激素类药物残留信息,以及采用适合的检测技术方面提供参考。
1 饲料中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及其危害
1.1 饲料中激素类药物的分类及使用状况
激素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1)含氮激素,主要包括肽类和蛋白质激素及胺类激素等;(2)类固醇(甾体)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按化学结构大致分为4类:(1)典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的类固醇;(2)包括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的氨基酸衍生物;(3)结构为肽与蛋白质的垂体激素、胰岛素、胃肠激素等;(4)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通常饲料中激素类药物按药物类别划分,大致有5 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性激素类、甲状腺激素类、胰岛素类和垂体前叶激素类。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是畜牧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其中性激素根据化学结构和来源分为内源性激素、人工合成类固醇激素和人工合成的非类固醇激素3 类。
合理的使用激素添加剂可以适当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滥用激素添加剂则会造成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进而危害人类健康,激素类药物残留还会影响我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国际市场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发生。我国政府一直把健全饲料法律法规、禁止在饲料中滥用激素等作为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4]。国务院于1999 年5 月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生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不得添加激素类药品。”分别于2002 年2 月、4 月和2010 年12 月农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 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3 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519 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明确禁用涉及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性激素和具激素作用物质,这3 类中共34 种激素类药物。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加强饲料中激素类药物残留的监管是必要手段之一,而研究使用无毒无害、低残留、无污染药物添加剂的安全饲料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1.2 常用的饲料激素类药物及其危害
1.2.1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肾上腺素受体或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而产生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相似的效应[2],按其对受体选择性分为α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激动剂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我国饲料中主要违禁添加药物四大类之一,共有15 种,均为β-受体激动剂,又称β-兴奋剂。β-兴奋剂作用类似于生长激素,其中应用最典型的是克伦特罗。近年来,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西马特罗、特布他林等应用也较为广泛,这些药物俗称“瘦肉精”,是一类平喘药,具有机体能量重分配的作用,能促进动物机体蛋白质沉积,抑制脂肪沉积,有效提高动物胴体瘦肉率,还能促进动物生长,改善饲料效率[5]。研究表明,β-兴奋剂在动物组织形成的高浓度残留会以其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人食用了高残留量的“瘦肉精”动物产品后,会出现诸如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中毒症状,还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产生蓄积[6],从而造成危害。
目前,世界上较多国家将此类药物列为禁用药物,我国严禁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各种β-兴奋剂类药物并将畜禽产品中的“瘦肉精”列为食品安全日常主要监控项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在牛、马等动物靶组织或产品中的残留限量,限量值分别在0.05~0.6 μg/kg 和10~450 μg/kg 之间[7];根据2001 年美国允许使用兽药名单,盐酸克伦特罗仍作为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使用。
1.2.2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一种生长促进剂和胴体品质改良剂,具有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潜力。近年来在畜牧业主要应用的是猪生长激素(PST)和牛生长激素(BST),研究表明生长激素会增加动物热应激的发生率,BST 会导致奶牛乳房炎,还具有直接性致酮病的作用。对于这两类激素的应用仍有争议,部分国家认为对人类健康无不良影响,并批准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而欧盟认为含生长激素的牛肉对人体健康不安全,因而禁止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进口牛肉已达10 多年,我国已禁止其在饲料添加剂中 使用。
1.2.3 性激素
性激素是主要由性腺(睾丸和卵巢)产生和分泌的甾体激素,肾上腺皮质也能少量分泌甾体激素。其在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种类有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最常见的品种有己烯雌酚、雌二醇、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药物,诺龙、睾酮、雄烯二酮等雄激素类药物,黄体酮、炔诺酮、醋酸氯地孕酮等孕激素类药物以及绒促性素、促卵泡生长激素等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性激素应用于畜禽生产和水产养殖中可促进蛋白合成、增重和骨骼钙化,并能减少饲料消耗。大量研究证实,这类药物易在动物组织中积累,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发育异常,致性早熟,对人类繁衍子孙后代造成不良后果。世界上较多国家将性激素列为饲料中禁用或违禁药物,我国和日本、美国以及欧盟将己烯雌酚、甲基睾酮、醋酸甲羟基孕酮作为动物源性食品禁用 兽药。
1.2.4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3]。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短效激素,强的松、强的松龙等中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长效激素[8],这类药物在养殖业中具有使畜禽增重和脂肪再分配的作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糖皮质激素残留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诱发或加重感染、引发消化系统并发症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造成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神经精神异常,易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因此作为生长促进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已被各国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使用;我国和欧盟针对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规定了最大限量,均分布为0.3~2 μg/kg 和0.75~2 μg/kg,欧盟还对甲基波尼松龙的最大限量做出了10 μg/kg 的规定。
1.2.5 其它
蛋白同化激素是指同化类固醇即由雄激素衍生出的一系列人工合成类固醇,雄性化作用显著减弱,而蛋白同化作用增强[9]。这类药物在畜牧业养殖中经常使用,起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应用最广泛的为我国已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碘化酪蛋白和苯丙酸诺龙,农业部还规定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甲睾酮、群勃龙等蛋白同化激素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为氨基酸衍生物,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其对水产品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够加快鱼类生长、调控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10],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有害作用尚在研究探讨中。具激素样作用物质典型如玉米赤霉醇和碘化酪蛋白亦属于我国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违禁药物类别,目前我国非法使用这类药物于畜禽、水产养殖的情况时有发生,如若食入含有这类药物残留的产品,则可能干扰人的激素功能,影响生育能力、导致儿童的性早熟等[11]。
2 饲料中激素类药物的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技术
2.1 样品前处理技术
饲料样品组成复杂、组分浓度低、干扰物质多、易受环境影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需要经过一定的前处理过程才能进行分析测定。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提取净化是关键,直接影响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重现性。目前,快速、高效、简便、绿色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应用于饲料安全检测领域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2.1.1 提取和纯化
激素类药物残留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溶剂有甲醇、乙腈、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等,基于溶剂自身特性和样品基质来说,甲醇、乙腈和丙酮易与样品结合、提取速度快,乙醚和乙酸乙酯适于提取脂溶性化合物。
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加入变性剂、有机溶剂和中性盐等能有效去除蛋白质,三氯乙酸是常用的蛋白质沉淀剂,它能使蛋白质变性或脱水沉淀;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腈、丙酮和乙醇等;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和磷酸盐等[12]。通常采用的除脂方法有冷冻凝固后离心、磺化或皂化法以及利用有机溶剂溶解等。
2.1.2 净化和浓缩
饲料样品的净化和浓缩常用的有液-液萃取技术(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固相萃取技术(Soild Phase Extraction, SPE)、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技 术(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MSPD)、QuEChERS 技 术(Quick、Easy、Cheap、Effective, Rugged, Safe)、固 相 微 萃 取 技 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等,选择合适且有效的净化浓缩方法对饲料中激素类药物含量的检测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LLE 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至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Muñiz-Valencia R等[13]采用该方法对饲料中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提取净化,方法简单易操作。LLE 的不足之处在于选择性较差,样品多次转移浓缩造成操作耗时较长,分析误差较大、回收率相对较低,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溶剂浪费、溶剂大量挥发对实验人员的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SPE 是利用固相吸附剂吸附待测化合物,分离样品基体和干扰物,再用洗脱液洗脱,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14],一般包括活化、上样、淋洗和洗脱4 个步骤。它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提高样品处理通量的同时减少了溶剂的消耗,可有效降低样品基质效应,回收率高、重现性好,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有报道称使用该方法对于饲料中类固醇激素[15-17]、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8]等回收率为75.9%~112.08%,精密度为5.11%~22.74%(n=5),均能达到检测要求。SPE 的不足之处在于过程繁琐,且洗脱溶剂的选择、活化时间、洗脱体积、流量和过滤等较多因素影响萃取 效果。
MSPD 是一种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是在SPE 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的,不同之处在于填料是采用涂渍有C18等多种聚合物的担体固相萃取材料与样品一起研磨而得的半干状态混合物。MSPD 适用于多种药物的残留分析,如吕建霞等[19]运用分散固相萃取的方法净化测定饲料中人工合成的3 种非甾类雌激素,平均回收率为93.1%~121.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1%(n=3);应永飞[20]采用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结合的方式测定饲料中11种β-受体激动剂,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7%(n=3);罗辉泰等[21]建立了饲料中包括17 种β-受体激动剂在内的87 种兽药同时测定的方法,其中前处理采用了Bondesil-PSA吸附剂以分散固相萃取方式快速净化技术,87 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3.7%~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3.5%~15.2%(n=6),以上方法回收率、重现性和灵敏度均满足检测要求。MSPD 萃取过程简单,减少了样品的损失,溶剂用量少,但最显著的缺点在于取样量小,检测限相对较高。
QuEChERS 是利用吸附剂填料与基质中的杂质相互作用,吸附杂质从而达到除杂净化目的的一种前处理方法。只要是待测目标物的回收率满足要求,去除杂质的基质背景满足检测的需求,则可以采用该方法净化,因此应用广泛。郑玲等[22]采用了QuEChERS 方法检测饲料中18 种β-兴奋剂,结果显示,加入C18和PSA 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基质效应低、回收率高,平均回收率为78.4%~107.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12.3%(n=6),溶剂用量小、操作简单快速。在实际应用中发现,QuEChERS 方法对含水量低或者脂肪含量高的样品净化效果不理想,提取效率低、净化过程损失大。
SPME 是针对SPE 存在的问题,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吸附而发展的微萃取技术,可以实现高沸点化合物的快速进样、操作简单、富集程度自动化程度高[23],它的优点在于排除了基质对样品的影响能力,便于使用以及减少溶剂消耗或无溶剂消耗。SFE 是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CO2,超临界流体没有表面张力极易穿进样品基质中,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能提取极性或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有3 种收集方法:溶剂捕集法、吸附剂吸附捕集法和固体表面冷冻捕集法,具有速度快、萃取效率高、准确性好、节省溶剂等特点。亚临界流体萃取与SFE原理相似,利用物质在亚临界状态下对溶质的高溶解能力且在低于亚临界状态下对溶质的低溶解能力这一特性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提取和分离,马勒川[24]利用亚临界R134a 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对水产品中激素残留检测进行了研究,表明亚临界R134a相比超临界CO2对油脂的分离更有效,具有更好的溶剂性能、较高的提取效率和较高的回收率,因此应用亚临界萃取技术对饲料激素残留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 分析测定技术
2.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相较于液相色谱法运用了颗粒极细、规则均匀的固定相提高分离效率,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缩短分析时间,使用高灵敏检测器提高了检测灵敏度[25]。HPLC 广泛应用于饲料激素残留检测领域,邸万山[2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动物饲料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回收率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 别 为97.8%~99.2% 和0.13%(n=3);张 素 霞等[27]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饲料中的莱克多巴胺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9.8%和2.16%(n=6),方法检测限为0.48 mg/kg;刘红菊等[28]采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10 种性激素进行测定,10 种性激素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5.32%~10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n=5);李兰等[2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检测饲料中的5 种糖皮质激素,回收率大于66.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6%(n=3);祝曙华[30]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中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倍氯米松、氟氢可的松、醋酸可的松5 种糖皮质激素,回收率为83.83%~94.04%,检测限为0.03~0.05 mg/kg。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速度快、检测效率高、重现性好,7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国家或行业标准中也有采用HPLC 的,如农业部1068 号公告-2-2008 《饲料中5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1.0 mg/kg,能满足日常检测需求。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均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
2.2.2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检出限、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建立的生物化学分析法,分为荧光免疫法、发光免疫法、免疫法及电化学免疫法等非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31]。用于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地塞米松、双氟米松、倍他米松、曲安西龙、泼尼松龙等药物残留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商品化试剂盒已被研发出来。有报道完全竞争酶联免疫法检测商业饲料中的重组牛生长激素,在20~500 μg/g 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8,添加回收率为105%[32]。李瑞园等[33]采用ELISA 检测饲料中己烯雌酚,结果显示己烯雌酚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6.0%~94.2%。免疫分析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样品纯度要求不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筛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检测。其缺点在于操作过程稍繁琐,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待提高。
2.2.3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是一个分析速度快和分离效率高的分析方法,基于激素高沸点、低挥发性的特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激素样品一般需要进行硅烷化、酰化和肟化等衍生化过程。气相色谱-质谱法包括气相质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方法集聚了色谱的高效分离及质谱在检测和确证化合物方面的优点,成为激素残留检测中常用的技术。林小莉等[1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饲料中6 种雌激素类药物,检出限为3~8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5.9%~96.3%;董艳峰等[34]用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了饲料中两种雌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和17β-雌二醇),样品检出限为5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100%。由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相对较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假阳性率低的优点,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饲料中激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标准方法:NY438-2001 《饲料中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NY/T1030-2006 《饲料中沙丁胺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NY/T1033-2006 《饲料中西马特罗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农业部1063 号公告-7-2008 《饲料中8 种β-受体激动剂的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法》等。
2.2.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基于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功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饲料中激素类药物检测,大量文献报道了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饲料中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类固醇激素等多种激素类药物残 留[35-47],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能达到10-9级别,样品加标回收率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要求,其中β-受体激动剂类回收率为60%~10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8%(n=6);糖皮质激素类回收率为55.1%~88.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19.1%(n=6);性激素和类固醇类回收率为61.7%~114.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6)。相较于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的应用不受沸点的限制并能对热稳定性差的待测物进行分离、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样品前处理不需要进行衍生化;相较于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尤其适用于痕量药物残留分析的要求并能较好地对分析物进行定性确认。LC-MS/MS 法的选择性好、分辨率高、能用于多种药物的筛查,并可进行化合物结构剖析和蛋白质序列测定,因此常常被作为确证方法使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饲料中激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标准方法均采用LC-MS/MS 测定:农业部1068 号公告-3-2008 《饲料中10 种蛋白同化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配合饲料中大力补、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睾酮、诺龙、丙酸诺龙、勃地龙、群勃龙、脱氢异雄酮、黄体酮等10 种蛋白同化激素含量的测定;农业部1063 号公告-5-2008 《饲料中9 种糖皮质激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中泼尼松龙、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倍氯米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醋酸氟氢可的松和醋酸可的松的测定;农业部1063 号公告-6-2008 《饲料中13 种β-受体激动剂的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饲料中克伦特罗、西马特罗、西布特罗、氯丙那林、马布特罗、特布他林、沙丁胺醇、齐帕特罗、班布特罗、莱克多巴胺、溴布特罗、克仑普罗和妥布特罗的 测定。
2.3 饲料激素类药物检测存在问题与研究进展
目前应用于饲料中的激素类药物品种繁多、性质多样,而有针对性的分析检测方法发展相当迅速,以应对日趋重要的饲料中激素类药物使用安全性问题。在实际检测中,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实验室仪器设备、分析场合、分析目的、人员配备等各不相同;现有的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检测方法标准前处理过程、方法灵敏度和精确度、方法的定性限和定量限等各不相同。因此,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快速准确的测定饲料激素类药物残留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涌现出较多饲料激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新方法,如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一种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蔡春平等[48]和陈红青[49]利用此法对饲料中的盐酸克仑特罗和沙丁胺醇进行检测,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HPCE 与质谱的联用技术在饲料激素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在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中应用较多,对激素类药物检测有较为广阔的前景[50-51]。超临界流体色谱联用技术(SFC)因超临界流体具有气体和液体双重性质的特点,可与大部分GC 和HPLC的检测器相连,因此极大地拓宽了应用范围,Jones D C 等[52]用超临界流体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仪对克伦特罗等β-受体激动剂进行了分离和测定,重复性好,检测限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是一种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仪测定反应产物中荧光强度的新型的体外超微量分析技术,何明祥[53]采用包被二抗间接竞争法建立解离增强模式的荧光免疫分析体系检测沙丁胺醇,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这些新型分离纯化技术正逐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黄怡等[54]建立了基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方法,检出限达到0.1 m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复杂饲料基质中莱克多巴胺检测的效果优于相关标准分析方法。
3 结语
迄今为止,养殖业中违规使用和滥用激素类药物的现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依然是被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加强饲料中激素类药物残留的监管是必要手段之一。而饲料中激素类药物的残留分析在覆盖药物种类和检测方法多样性、普适性方面仍需完善,给分析测试工作者带来的技术难点较多,如何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如何研发新技术新手段同时测定更多种激素类药物残留,如何做到定性定量更准确精密度更高等,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针对饲料激素类药物残留分析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