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外伤所致的男性创伤性尿道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2021-01-11赵长颖
赵长颖
(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32 )
创伤导致的尿道损伤在泌尿外科创伤性疾病中是最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尿道损伤多见于男性患者,发生部位多为男性尿道的球部及膜部[1]。尿道球部位于前尿道,多由于患者的骑跨伤所导致,患者可有明显的阴部出血,严重者出现剧痛,排尿困难[2]。而尿道膜部损伤属于后尿道损伤,多由于骨盆挤压伤导致,患者出血量较多易导致休克发生,危及患者生命[3]。针对尿道损伤患者轻症可进行非手术治疗,不适宜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行尿道复位修补或断端吻合术(损伤72小时内),膀胱造瘘或尿道会师术(损伤72小时以上)。虽然手术治疗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好,但若术后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没有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导致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尿道狭窄或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4]。预见性护理依据护理人员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及对患者的病情评估,预测出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风险而采取的预防风险发生的护理措施[5]。因此,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尿道损伤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效控制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的创伤性病因所致的尿道损伤男性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干预。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 研究方法: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干预,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药物治疗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的全方位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接诊患者立即快速评估患者,进行预见性的动态心电监护及术前准备,以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休克早期症状及医生诊断后的手术迅速开展。立即准备导尿物品,如患者插入导尿管比较顺利,尿液引流通畅,损伤多为尿道挫伤或尿道的部分断裂,若出现导尿管插入困难且无尿液引出,应停止插管,且不可反复进行导尿操作,避免因插管导致的尿道损伤加重。创伤患者多因突发疾病,且症状显著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情绪烦躁且紧张,恐惧,因此,在为患者进行操作的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激励患者正性情绪对待手术治疗,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确定手术后将准备好的患者送入手术室。(2)术后护理。①引流管及造瘘管的预见性护理:患者术后留置耻骨后引流管及膀胱造瘘管。耻骨后引流管应密切观察,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同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数量。由于引流管的管径细小,留置期间可能会出现堵塞,应及时观察引流管内是否有血块或脓块,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防止引流管堵塞。若患者有耻骨后感染的症状,应经引流管注入过氧化氢进行冲洗,避免尿液外渗导致患者出现局部感染的发生。针对进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患者,应确保膀胱造瘘管的固定方式,避免造瘘管的脱落发生,同时观察造瘘管引流尿液的性状及颜色数量并记录。②术后感染预见性护理: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尤其是造瘘口周围的皮肤,保持敷料的干燥避免潮湿;观察引流管及造瘘管,避免管路的堵塞、折曲及扭转;对膀胱造瘘管定期进行生理盐水冲洗,针对短暂造瘘的患者可保留瘘管1-2周后进行拔管前的训练,夹闭造瘘管观察患者是否可以自行排尿,若患者自行排尿成功,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拔管,若患者不能自行排尿,需要继续长期保留造瘘管的应进行更换瘘管,瘘管更换一般为2周更换1次,更换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发生。针对放置腹膜外橡皮引流管并连接接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应随时观察膀胱周围是否有残留的尿液与分泌物,如果有应间断或持续的吸出,并在患者术后3-4 天拔除引流管。③术后负性情绪的预见性护理:患者术后疼痛及活动受限,尤其是具有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要求术后绝对卧床时期比较长,另外患者担心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导致患者负性情绪增加,焦虑恐惧,不愿与人交流等。护士应进行预见性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顾虑,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④术后尿失禁的预见性护理:由于手术及患者的尿管牵引术时间过久及牵引力过重,导致患者的尿道外括约肌受损松弛而出现尿失禁,因此为避免尿失禁的发生,护理过行程中应依据患者病情避免牵引时间过长及牵引力量过重,并给予患者避免尿失禁发生的康复指导,提肛训练可提高尿道膜部的括约肌强度,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每天200-300 次的提肛训练,预防发生尿失禁。⑤防止肌肉萎缩的预见性护理:针对具有合并伤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依据患者病情进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由床上到床下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动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功能康复。
3 评价指标:评价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以探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意义。
5 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分别为勃起功能障碍并发症8例,尿失禁并发症4例,尿道狭窄并发症3例,其中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有3例治疗无效,其余12例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均康复出院;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分别为勃起功能障碍并发症2例,尿失禁并发症1例,尿道狭窄并发症1例,4例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全部治愈。2组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创伤性尿道损伤是男性患者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以尿道挫伤、尿道撕裂伤及尿道断裂伤等创伤程度进行分类,但病情严重具有合并伤发生时会导致严重后果,如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等[6]。因此,准确及时的伤情评估及术前准备是抢救的关键。
男性创伤性尿道损伤轻症患者可进行非手术疗法,对于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依据患者发生创伤的时间及病情进行手术疗法,患者术后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针对术后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对患者实施避免引流管及造瘘管的堵塞及预防感染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评估并进行积极地防治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的提肛训练防止患者发生尿失禁,对引流口及造瘘口进行清洁护理,避免了感染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具有骨盆骨折等合并症患者进行肢体的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疾病康复。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预见性护理应用在外伤所致的男性创伤性尿道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减低了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保障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率,可在临床术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