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研究
2021-01-10白仓金
白仓金
【摘要】高考备考共同体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新高考要求而产生,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形成共同体教研团队,推进教学教研改革交流,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文章拟通过对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的研究,进一步理解新课程和新高考要求,有效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地理教学教研向纵深发展,打造更加团结、融洽和高效的地理备考团队。
【关键词】高考备考;地理;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3—0124—03
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或组织。”其本质上都是发展共同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共同体”理论延伸到教育领域,“共同体”思想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诞生了各种类型的教育“共同体”,如“学校学习共同体”“区域教学教研共同体”“教师共同体”等。本文所研究的“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是根据庆阳市高中地理学科在当地教研室指导下,由高中地理教研中心协调统筹和牵头组织,着眼于学科教学能力及备考要求共同发展而形成的合作交流备考团体。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是:提升各校地理学科备考水平,促进备考高质量发展,最终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一、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的必然性
(一)备考共同体建设是高考改革的主体要求
高考改革的主体要求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包括高考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明确“一核”“四层”“四翼”的概念及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内涵。要求高考备考必须明确“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1]。高考备考要求必须遵循高考改革要求,突破闭门造车式的单纯为高考而备考的传统备考思维,缺乏先进备考理念和校级之间合作交流的策略,因此,根据新高考要求必须完善备考体系,更新备考理念,加强校级之间的合作交流是适应高考改革的主体要求。
(二)备考共同体建设符合不同区域备考的现实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庆阳市大部分学校存在备考质量不高,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而且校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是备考策略落后所导致。因此,构建地理备考共同体是地理中心教研组提出的要打破“一年高考一年备”的思维模式,汇总提炼出“一年高考三年备,三年备考一体化”。坚持“课标是方向标、评价体系是试金石、高考真题是样板本、课本是参考书、课堂是主阵地、教学过程是实施手段”的初步备考体系[2]。执行“一年高考三年备,三年备考一体化”,构建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的备考新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备考共同体建设是提升教师高考备考能力的有力抓手
高考备考共同体伴随新课程实施和新高考要求而产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研教改交流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考备考共同体可以促进高考备考由原来的以本校为单位的“小备考”研讨交流向校际间的“大备考”转变,整合校际间教学教研资源,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克服一些学校和教师高考备考工作进入到“高原期”,表现为备考整体工作缺少精心策划,形式單一,训练针对性不强,收效不佳等。通过对庆阳市高考备考共同体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新课程和新高考要求,有效促进老师备考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转变,形成高效、务实的地理备考团队。
二、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内容
高考备考表面看好像是一个老师、一个年级或者说是一个学校备考战略的实施,实际并非如此,纵观一些高考成绩显著的地区和学校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对高考备考策略的研究和借鉴,他们重视校际之间备考经验的交流和策略的优化,重视资源共享。构建地理高考共同体成为优化备考策略,提升地理备考水平的迫切需求,备考共同体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教研网络建设和实践活动机制建设。
(一)制度建设
高考地理备考共同体建设要做到科学备考和规范备考,就必须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备考的常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落实既定的备考策略。
1.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副局长为组长,市教研室主任、招生办主任、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副主任、业务主办为成员的高考备考共同体管理小组。制定备考共同体管理制度,明确相应工作职责,全面协调相关工作,共同推动全市备考工作的有序推进。
2.成立由市教研室牵头,联合各县区教研室和中心教研组组成备考共同体的执行团队,制定详细的备考执行制度。市教研室采取菜单式服务方式,接受管理小组提出的备考要求,召开各县区教研室主任、备考学校校长、教务主任、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加强各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准确诊断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切实有效保障备考工作有序推进。
3.建立健全备考共同体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市教研室作为备考共同体的执行者,应该在备考计划制订、实施过程和备考反馈中,对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的学校、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激励他们不断改进备考策略,同时做好对县区教研室、中心教研组、备考牵头学校的相关备考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有效评价,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上报市局予以表彰奖励。
(二)教研网络建设
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县,而应以市教育局为中心,构建“高考备考+”的备考教研网络,形成一个以教研室为经线,备考学校为纬线,备考教师为中心的备考教研网络,同时加强该备考网络同周边市县的交流合作,及时进行共享资源。为此形成一个市教研室——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县教研室——县级学科教研组——协作学校教研组——学校学科备考组的教研网络[3]。
市教研室充分发挥其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职能,变活动的组织者、评判者为活动的引领者,努力将先进的备考理念、优质的备考资源引入到备考共同体中。中心教研组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整合学校骨干教师,深入课堂教学一线,针对备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共性问题,提交市教研室具体研究解决。县教研室加强同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承担备考研讨会的召开。县级学科教研组根据县教研室的安排开展教学诊断,掌握本县区各学校地理高考备考教学的实际情况。协作学校主要是以教学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学为主,配合县教研室和中心教研组组织、实施相关备考工作。地理学科教研组主要是制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符合学生学习现状的高考备考计划,以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和教师备考中存在的问题为立足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听课、观课、议课、磨课为途径,围绕备考共同体提出和关注的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堂实践探究[4]。
(三)实践活动机制建设
通过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形成了备考管理、执行和教研网络机制后,具体的备考执行实践活动要有效开展,就要确立实践活动主题:分析备考共同体学校备考现状、总结归纳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召开备考研讨会。高考备考要求精准高效,这不仅对备考老师的备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备考资料的选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备考不难发现,备考资料满天飞,各种检测卷、押题卷、绝密卷、黑白卷等名目繁多,让备考老师和学生深陷题海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当然有书商的利益驱使,但主要还是备考一线的老师缺少资料选取的主动权和对高考命题方向的精准把握。其实我们都知道,高考备考最好的资料是课本和历年高考真题。所以,针对目前备考中出现的困境,作为市县级教研部门,在备考实践活动中要协调所辖区域学校,构建高效备考团队,准确把握高考动向,科学选取备考资料和试题,统一制订备考策略,定时模考和网上阅卷,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各学校在备考中存在的短板,并及时对症下药,及时改进,更好地促进高考成绩的提升。
总之,通过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建设的有效建设,由市教研室牵头,中心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执行,名优学校、城市重点中学与乡村薄弱学校有效组合从而形成备考共同体,充分发挥名优重点中学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帮助农村薄弱学校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备考能力提升,实现城乡教学差距缩小,校级互动,从而加强区域教学备考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双赢。同时通过地理高考备考共同体的建设,以此为平台,有效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技能的培训模式,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把获得的新资源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相互补充,特色发展,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涵,莫雷.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02.
[2]卞桂富.构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教研共同体模型[J].江蘇教育,2019(10):66-67.
[3]贲新文.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J].创新时代,2016(05):12-13.
[4]白忠明,李晓梅.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宁夏教育,2016(06):26-28.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