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要素探索
2021-01-10黎杰梁祥连
黎杰 梁祥连
摘要: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我国拥有十分广阔的种植范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创新研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总产量在不断增加,同时种植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为更好的解决我国的粮食供需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稻具有多个品种,并且种植地区不同,其对应的种植技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要不断创新水稻种植技术,完善每道流程的管理工作,以此大幅度提高种植质量及产量,最终促进种植效益的进一步增长。鉴于此,本文就水稻栽培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分析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策略
1 前言
我国的水稻种植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领先地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在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各地区的水稻种植人员必须要严格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准确抓住种植技术要点,并且还需要不断的优化种植技术,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种植技术的科学性,为种植产量提供保障,促进种植效益的显著提高,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完善水稻栽培技术
2.1 选种及育秧技术
水稻种植水平深受选种工作的影响,因此种植户必须要对选种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掌握,从而科学的选择出最佳的种子。在选种工作中,种植户应该采用高抗病性、高抗倒伏性的种子,从而实现种植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还能促进种植风险的有效减少,保证经济收益。此外,种植户还需要提高育秧工作的科学性,以此推动育秧水平的提高。育秧工作主要由以下几项内容组成:第一,充分应用旱育秧半旱育秧、硬盘育秧等技术,使得水稻秧苗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的环境;第二,选择土地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田块作苗床,为水稻秧苗的良好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第三,科学用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667m2大田秧畦需用壮秧剂1kg和复合肥1kg拌匀,均匀措施在平整的畦面上,再播种,播种后轻轻压种,使种子与泥土充分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出苗率的提升。除此之外,种植户还应该在秧畦上用农膜盖成小拱棚,从而有效防止低温、外界環境等因素对秧苗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2.2 控苗技术
育秧期,种植人员需要不断完善水稻控苗技术,全面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促进秧苗成活率的进一步提升。在水稻育秧期,种植户应该依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方法管理幼苗,严格做好施肥、控水和除草等工作,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水稻秧苗的生长需求,并且还应当及时查看其生长状态,科学调整管控方案,同时还需要进行精细化施肥,为秧苗的健康成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在秧苗时期,由于此阶段是水稻生长的关键一环,所以种植户一定要科学运用控苗技术,进一步强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动秧苗的良好生长。
2.3 施肥技术
施肥有利于提升水稻的种植产量与质量,因此增强施肥工作的科学性及精准性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施肥时,大部分种植户都会依据传统的种植经验去确定肥料的品种,并明确肥料的数量,同时参考幼苗的生长态势展开施肥工作,此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水稻产量的提升,然而整体施肥效果却并不显著,施肥工作不够精准,不利于全面发挥出肥料的应有价值,所以种植户必须要对施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大幅度提高施肥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细化程度,进而为更好的发挥出肥料的辅助作用提供保障。以施加氮肥为例,首先种植户需要细致检测土壤的实际情况,明确土壤的具体肥力,并根据水稻的长势制定施肥时间及数量,同时通过漫灌的方法展开施肥。施加氮肥的数量随着水稻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前期要求控制在60%左右,而中后期的施加量要求保持在40%,以此保证充足的养分,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发挥积极的影响。
采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氮肥利用率低、稻米安全受威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达到高产稳产、省肥省药、节本增效的水稻高效安全施肥新技术。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控制基蘖肥施氮量,控制苗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通过控制苗峰,增加水稻群体通透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农药用量,提升稻米品质和种植效益。
2.4 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种植中难免会发生病虫害,如果种植户没有及时有效的展开解决,会大幅度降低种植产量与质量,进而导致经济收益的减少。所以,种植户应该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控工作,认真分析病虫害的具体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将病虫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第一,农户需要通过科学配方施肥、适时露晒田等管控技术,通过合理的管控来压缩水稻基部时间,使得水稻茎秆生长更加粗壮,保证根部的良好长势,从而促进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还有利于防治倒伏问题;第二,做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农户要了解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保障,提高水稻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5 叶龄优化技术
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中,叶龄优化技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全程管控水稻的生长。种植人员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水稻的生长情况,归纳各个阶段的叶片特点,查找其中的问题,同时据此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规划,全面提高种植管理的精准程度,实现产量与质量的显著提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种植户应该在田块间安装监测点,从而全天实时观察水稻的长势情况,明确水稻叶龄的改变,同时对叶龄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判,最终为更好的完成田间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此外,种植人员必须要以水稻品种为依据科学的设置监测点,同时在叶面上进行合理标记,以便更加准确的把握水稻叶面的变化情况,为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保证。
2.6 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管理涵盖了排水、除草以及保温等多项内容,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第一,如果是晴天,种植户应该确保田间具有充足的水分,当处于阴雨天时,这需要排除多余的积水,留有一半即可;第二,注意要及时铲除各个类型的杂草,继而确保田间地沟内的水量不受影响。清理杂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人工除草、化学除草,需要注意的是,除草的过程中不得损坏水稻的根部。采用化学除草的形式,则应该把握好药量;第三,以天气的变化情况为基础,科学进行保温以及防涝工作,从而为水稻的良好生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种植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3 增加种植效益的科学策略
3.1 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
对于水稻种植而言,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发生势必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所以,种植人员必须要及时运用科学的措施解决病虫害,积极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并在防治过程中进行全面贯彻。此外,种植户应当尽量使用生物防治措施,以此有效防止农药损害水稻的质量,促进水稻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2 不断优化施肥方法
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水稻,其所需的肥料类型与施加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鉴于此,种植户一定要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做好施肥工作,从而推动水稻的良好生长。针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稻,种植人员应该科学选用對应的肥料,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控好肥料的施加量。一般来说,可以将无机肥,氮、磷、钾肥结合起来使用,并且还应该注意把握好施肥时间,以此提高施肥效果。除此之外,在正式开始施肥之前,种植户必须要将杂草处理干净,从而有效防止出现杂草疯长的情况。
3.3 政府的策略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全面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对水稻种植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管控。第一,相对来说,山区种植户的资金比较短缺,因此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从而为其有序开展种植工作提供帮助,促进山区水稻种植水平的有效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为了有效解决山区水稻田基础设施的问题,政府应当追加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资金的投入,从而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的水平,推动山区水稻的顺利种植;第二,积极组建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并安排这些专业人才走进田间地头,对当地的水稻种植户进行科学的指导,致使种植人员能够学习到专业先进的种植知识,并进一步丰富管理经验,为水稻的增产增质提供保证;第三,严格管控好灌溉管理工作,推动水稻的健康生长。政府需要设置水利灌溉管理小组,掌握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的真实情况,明确当地的天气情况,同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灌溉工作展开合理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水稻是国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故此,不断的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种植水平和产量,还可以实现种植收益的显著增加。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种植户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好水稻种植的每个环节,从而为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种植收益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校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189-190.
[2] 胡春艳.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6):151.
[3] 谢会群.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4):10.
[4] 胡蓉.简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9):74.
[5] 刘芳.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6):36-37.
[6] 文德明.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19(28).94-95.